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创新研究从创新系统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历程、现状和问题,考察了目前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框架和模型,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栖息性与生长性,进而考虑了建设和完善创新生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摘 要:面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数字技术重塑了服务生态系统主体间的互动方式,为实现从微观主体到宏观系统的价值共创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文选择上海“五五购物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价值共创因素-价值共创过程(主体-互动-资源)-价值共创结果”的理论框架,探索了数字化环境下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贯穿价值共创过程发挥关键作用。在宏观层面,数字技术连接多元主体以复杂的异质互动实现资源协同;在中观层面,数字技术跨越组织边界以合作、赋能的互动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在微观层面,数字技术发挥主体间的触达作用,以合作、赋能的互动关系实现资源重构。(2)制度和市场是影响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重要因素。在“由下至上”的数字顾客导向、数字消费升级和数字需求态势的市场拉动下,制度“自上而下”地发挥合法性、协调性和服务性作用。(3)在数字技术、制度和市场的共同跨层次作用下,服务生态系统实现了个人价值、组织价值和系统价值的融合。本文为探讨数字化环境下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洞见,为疫情后恢复经济、拉动消费带来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潘教峰  张凤  鲁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226-1234
文章分析国内外智库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智库研究需要实现"六个转变"——从经验式向科学化转变,从零散式向系统性转变,从随机式向规范性转变,从偏学术型向学术实践型转变,从静态向稳态转变,从学科单一向融合贯通转变。文章深入阐释了如何以智库双螺旋法为基本理论方法范式,促进智库研究实现"六个转变",并进一步揭示了智库双螺旋法在推动智库研究科学化发展上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动力学产业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综述了产业生态系统和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徐州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对仿真模型的调控找出了产业生态系统演变的限制因子,提出了调控的策略加快其向高级形态系统演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研究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实现的机理,为政府部门把握工作重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价值实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数据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出发归纳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结论]综合价值实现过程及影响因素而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反映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实现系统运行规律,政府开放数据的数量与质量、价值实现的利益相关者以及环境因素均影响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把"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才能实现档案价值,档案工作才能发挥其存在意义。文章阐述了档案"思想库"概念,分析了当前档案馆从"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的现实条件以及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越科技评价的“马拉河”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评价问题成为久攻不破的堡垒,学界、政府和社会不断争议和探索,正如百万迁徙角马在跨越马拉河前的徘徊与尝试。文章分析提出我国科技评价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厘清政府与科学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没有赋予处于学术高地机构以特殊政策和自主权,使之发挥"领头角马"的作用,率先实现从"此岸"到"彼岸"的跨越,构建起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导向的评价体系。由此,文章尝试提出科技评价改革的"领头角马"理论,即发挥好"领头角马"的作用是科技评价改革的突破口之所在,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系统节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涛 《内江科技》2011,32(1):16-16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和生产经营等工作也进入了多学科齐头并进的高复杂阶段.如何在吨油成本上升过快的情况下,向管理要效益,“系统节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提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优化系统节点,分解具体管理指标,加大指标控制力度,提供管理效率的好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论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世界生态系统退化和中国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角度,阐述了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生态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问题的风险逐渐加大,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环境危机、以及控制其风险加剧等问题的途径,即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它是以生物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地球健康"系统和以生命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人类健康"系统的有机结合."地球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生物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要求,生态建设是维护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探求生态资产开发市场化途径,即实现"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双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体制,对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建立融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为一体的"新资本论"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生态系统,面临从竞争优势构建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挑战。已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独特动态能力及其对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研究通过分析来自浙江省的三个智慧城市案例,剖析了案例城市如何发展动态能力、组合使用动态能力以实现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识别了三组智慧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能力,分别是生态系统感知能力、生态系统捕获能力和生态系统重新配置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生态主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和制度公平的统一价值主张,协同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多元参与机制,协同数据开放和数据保护的数字治理机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动态能力的作用边界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创新生态系统,将动态能力的后果分析从竞争力构建转向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动态能力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为智慧城市的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思考”在有效授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翠兰 《大众科技》2006,(5):166-167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方法,然而授权的有效性却一直受到很多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怀疑.文章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出发,在阐述了"系统思考"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授权前、中、后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对授权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ERP系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认为ERP系统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对ERP系统的顺利实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ERP系统实施中会计的核算职能、监督职能、管理职能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现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以实现ERP系统应用目标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初,"创新生态"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创新研究范式的一次转变和深化,中小企业问题成为"创新生态"分析框架的核心。本文在简要论述"创新生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以日本中小企业为例,重点从风险资本、产业结构和政府政策定位分析了日本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缺陷,试图对20世纪末日本从"成功追赶"陷入"失落十年"提供一个分析视角和解释路径,以期对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新时期下,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生态监测系统的总体思路与技术框架,即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多要素数据的采集,利用ZigBee、蓝牙、3G,无线微波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传输,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布监测结果,最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智能监测。  相似文献   

15.
从经典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引起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世界观的转变主要包括五方面:从"构成论"到"生成论",从"存在论"到"演化论",从"实体论"到"关系论",从"简单论"到"复杂论",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戴上系统科学范式的有色眼镜,世界将变得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效率,实现"智慧环保"的重大跨越发展,对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智慧环保"出现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而其中对于环境数据的感知又是上层应用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主要就"智能环保"中的感知系统进行研究,尝试构建感知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创新链视角,从政策过程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该框架从“政策制定—政策组合设计—政策网络与子系统—政策扩散与演进”维度刻画政策过程,从“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知识反馈”维度刻画不同政策主体、客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适应关系,并基于此来分析不同政策过程中各组成成分如何支持全创新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地,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的评估框架。该框架从系统的活动出发识别政策过程系统与企业创新过程系统功能,指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复杂协同具备完备性、协调性、连贯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最后提出评估分析框架对上述系统内与系统间的功能进行测度以实现对系统有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实物资源是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hinese National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NERN)的宝贵财富,对于开展联网观测、实验、研究具有广泛的用途及重大的价值。研究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相关问题,探索运行服务阶段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模式,对实现实物资源服务从服务科研创新向全面服务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CNERN实物资源服务的内涵、特点、服务内容,并提出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实物资源服务模式,为"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系统"的实物资源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模式,也期望为相关部门开展实物资源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为探究"互联网+"创新如何驱动制造业发展,从"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途径等方面,提出"创新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创新元"的概念,深入研究"互联网+"创新驱动制造业的演化发展。"互联网+"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创新模式,变革制造业的组织模式,驱动制造业关键技术跨越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系统间耦合衍生的复合生态型理念及其运行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耦合的思想和方法论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管理系统、社会巨系统耦合衍生出一系列复合的生态理念体系,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影响、约束和指导人类的行为.因此,立足系统耦合角度,梳理生态系统与经济、管理、社会巨系统耦合形成的生态型理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将推进生态型理念研究深度层面从浅层环境问题转向深层生态问题;研究跨度上由单一系统、单一学科转向多系统、跨学科领域;广度上覆盖经济、管理、社会、文化及其操作运行等多维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