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赏析两道“浮力”探究性实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一: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需要的器材:(2)实验步骤:(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解析:(1)需要的器材为:实验桌、弹簧测力计、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2)实验步骤:①…  相似文献   

2.
正在浙教版(课改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教材安排了一个分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教材给予以下器材:铁架台、弹簧秤、圆柱体、接水杯、量筒、溢水杯和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探究。一、原实验步骤1.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接水小烧杯放在溢水杯的出水口下方。2.将圆柱体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3.将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读出弹  相似文献   

3.
我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可帮助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现介绍如下: 器材:两端开口的试管(孔径不宜过小),透明的大塑料杯2个(可用塑料的大可乐瓶制作),彩色橡皮膜2块(比试管口略大),水,线,手帕,火柴和酒精灯.  相似文献   

4.
1 教师演示实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实验器材:量筒、弹簧秤、金属块、装有水的烧杯。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金属块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怎样知道金属块浸入水的体积(即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3)怎样计算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边启发学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边演示实验,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测浮力时金属块不能与容器底、壁接触。然后,将称量法求浮力的公式F_浮=G-G′(G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V_排=V_2-V_1(V_1是未浸金属块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_2是浸入金属块时水面到达的刻度);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的计算公式:G_(排液)=ρ_液gV_排写在黑板上。接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阿基米德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_浮=ρ_液gV_排,说明浮力的大小跟ρ_液和V_排有关,而与ρ_物和h无关。我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铁架台横杆上固定一把刻度尺和一根下端带指针的弹簧,弹簧的下端用细线吊着一个金属块。实验过程是: (1)下端不吊金属块时,指针指在O点,吊着金属块时,弹簧伸长,指针指在A点。 (2)使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缩短,指针指在B点,表明它受到了水施给的浮力的作用。 (3)去掉垫物,水杯下移,使金属块部份浸入水中,弹簧又伸长一些,指针指在C点。表明受到浮力减小,  相似文献   

6.
在“水的浮力”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儿童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根据这一认知特点,我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教学: 师:(将带小钩的形状大小一样的小铁块、小胶块、塑料块、小木块依次放入水槽中的水里)你们看到什么现象了? 生:塑料块和小木块浮在水上,胶木块和小铁块沉到水底了。 师:有的沉,有的浮。(沉思状)这种  相似文献   

7.
测定浮力的大小,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如图1所示装置.在弹簧下面挂一个金属筒,筒下面吊一个金属块,记下弹簧伸长后到达的位置.另取一个水槽.槽里的水到溢水管口.把金属块慢慢没入水槽的水中,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弹簧缩短,被金属块排开的水从溢水管流到小杯里.然后把小杯里的水倒进金属筒.这时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鼍.这说明.金属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力.这个实验装置涉及器材较多.经过三次称量对比.过程较繁.  相似文献   

8.
在浮力教学中不少老师在讲解浮力产生原因时,为强调浮力是液体对浸入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常做这样一个实验:如图1,使石蜡块底部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将水缓缓倒入容器中,水不能进入石蜡块底部,不能产生向上的压力,即无浮力,石蜡块不上浮;用棒轻拨石蜡块,水浸入石蜡块底部,产生向上的压力,石蜡块受到浮力浮起.这个实验能很好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但往往也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物体与容器底只要紧密接触,则不受浮力.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器材白色长颈玻璃瓶 1个 (去底 ) ,乒乓球 1个 ,铁架台 1套 ,软木塞 1个 ,大烧杯 1个 ,水。二、实验方法1.将长颈瓶口朝下放在烧瓶架的圆环里固定 ,往瓶内放入一个乒乓球。2 .用烧杯向瓶内加水 ,乒乓球静止不向上浮起 ,如图 (1)。说明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 ,不产生浮力。球与瓶内壁之间有小隙 ,瓶口有水滴下。3.用软木塞塞住瓶口 ,瓶颈处积水逐渐增加 ,如图 (2 )。当水积满瓶颈 ,球立即浮起。说明当水对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时 ,水对乒乓球产生了浮力 ,浮力即此压力差。  三、实验的优点本实验取材简便 ,过程明了 ,直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验证猜想”类考题.下面列举两例,并略加分析. 例1 农业生产中,人们常用盐水选种.吴明同学根据选种时空瘪的种子漂浮在水面,饱满的种子沉在水底这一现象,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重力大小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或数据的分析论证等),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是由自身重力决定的. 解析:本题答案是开放的.可以从春在相同重力条件下比较浮力或在相同浮力情况下比较重力等角度进行实验,选择的器材应与设计的方案吻合.如:选择橡皮泥、盛水…  相似文献   

11.
钱旭东 《物理教师》2002,23(9):3-3,6
1 设计思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学生对浮力本质的理解比较模糊 ,本实验能直观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 1所示 ,本实验主要采用一个大容器A(用于装水 )、一个密图 1度大于水的底座B(要求上表面水平光滑 )、一个底面光滑的物块C(要求密度小于水 ) .在A中盛一定量的水 ,当C与B之间只有油层相连时 ,可以看到 ,C并不上浮 ,但如果用木棍缓慢水平移动C使其移至B的边缘并伸出一部分 ,达到水对C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与C的重力之和时 ,C就开始向上浮起 .2 结构说明如图 1 ,A为一上端开口的方形玻璃容器 (3 0cm×1 7cm× 1 6…  相似文献   

12.
“浮力”是初二物理教学重点之一.这一章的教学难点是“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方法1]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 ,有关浮力的测量都是采用的间接测量法 ,即通过弹簧秤或量筒(量杯 )以及其它辅助器材进行测量。为此 ,我设计并自制了一种实用、简易的浮力测量器。1 制作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即F浮 =G排 =ρ液 gv排2 所需器材 :大烧杯 ,标签 ,细线 ,水3 制作方法 :如图 1图 1  在烧杯外壁贴一透明标签 ,往杯中装适量的水 ,在水面所在位置的标签上画一刻线 ,记为 0 ;将一体积为 1cm3的某金属块用线拴住放入水中 ,使之完全浸入 ,在上升的水面所在位置画一刻线 ,在刻线左侧记为 1 ,据F浮=ρ水 gv排 算得F浮 =0 98N ,就在刻…  相似文献   

14.
指导思想: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认识水对物体的浮力,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规律,概括物体的浮沉原理。 课前准备:弹簧秤、水桶、干木块和较干木块轻的铁块各一个,大小一样的方砖块、方泥块、方橡皮泥块、方蜡块、方干木块、方泡沫塑料块各一个和用铝(铁)皮制成的容积和上述方砖块等大小一样的方盒子一个。 方法与步骤: 一、提出问题讨论。(一)学生汇报。要求学生汇报在家中的实验情况(课前布置学生做课本54页上的两个实验)。并启发学生结合平时游泳或在浴池里洗澡时的感受来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二)形成争论。让学生看完课本55页上第一节后,教师问:在水里上浮的物体无疑是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在水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水的浮力作用呢?(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会受到水的浮力,另一种认为不会受到水的浮力。让他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15.
测量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之一.测量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方法.现从2004年各地中考试卷中选几道有代表性的试题,帮同学们分析.一、量筒的非常规使用例1小雄学会了测量铁块的密度后,问老师:“能不能测出冰糖块的密度呢?”老师说:“我相信你一定能探究出来!”于是老师给了小雄下列器材:①天平(配有砝码);②量筒;③水;④细线;⑤面粉;⑥白纸;⑦保鲜膜;⑧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冰糖.请你想想,如何选用上述器材,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只需简单写出实验步骤)(广东省)解析: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的一般方法是将物体放入量筒后…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让学生初步学会做水的浮力的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任何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 ,并知道浮力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水的浮力的实验 ,通过实验理解水有浮力。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沉到水底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 :水槽、弹簧秤、砝码、乒乓球、泡沫塑料块、录像带。学具 :水槽、弹簧秤、砝码、玩具潜水艇、乒乓球泡沫塑料块、铁块、小石块、钥匙块。四、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 ,引入新课。让学…  相似文献   

17.
阿基米德原理是计算浮力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内容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为 F=ρ液 g V排 .现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下面的选择题 :在一个盛有 15 0 N水的容器中放入一物块 ,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应为A.大于 15 0 N    B.小于 15 0 NC.等于 15 0 N    D.以上答案都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选项 B,理由是 :由阿基米德原理 F=G排 =ρ液 g V排 可知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而由题意知 ,物块排开的那部分液体只是…  相似文献   

18.
浮力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往往理解不够容易出错。为大家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些典型浮力题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走出误区。例1将一个体积为2am3重量为9.8N的物块,放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9.8×2×10-3N=19.6N。正解ρ物=G/gV=9.8/9.8×2×10-3kg/m3=0.5×103kg/m3。因为ρ物<ρ水,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因此F浮=G物=9.8N。错误原因当题目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不知道时,机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 ,浮力一章的习题有这样一个问题 :“1N重的水最多能产生 1N的浮力”。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其理由是只有 1N水无论怎样做 ,都只能把所有的水排开 ,所以最大只能产生 1N的浮力。对于这个问题 ,教师要费很大的力气 ,还要浪费很多时间 ,举许多例子去说明 ,然而效果不佳 ,并不能使学生从错误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为此 ,我在教学中 ,巧妙的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 ,演示后学生晃然大悟。实验器材 :5 0 0mL量筒一只 ,圆柱体一个(高度大于或等于量筒高度 ,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内径稍小于量筒内径 )…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学习浮力知识的时候,为了能让同学们搞清浮力的本质,我们经常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长方体蜡块.放在平底水槽中.使蜡块与水槽底面紧密接触。向水槽中缓慢注水,可以看到水没过蜡块以后,蜡块并不浮起。当用细棍轻轻拨动蜡块,使水进入蜡块与水槽相接触的底部表面之间时,蜡块立即上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