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游牧民定居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依据大量的献,考察了新疆地区关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演变和政策演变对游牧民定居以及定居后生产和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作指出,使牧民从游牧变为定居,就成为政府力求改变牧区生产落后与牧民生活艰苦的一贯不变的政策,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只是实施速度与程度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5,(8):75-80
牧民定居后实现有效的再社会化是牧民定居工程能顺利推进的关键。然而在定居工程推进过程中,牧民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知识和农耕技术,分配的土地大多只作为家庭畜牧业的附属资源,导致牧民难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定居形式和土地的区位特点,引入多种土地经营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定居牧民家庭经济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牧民定居工程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政府的鼓励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哈萨克族牧民逐步从游牧走向了定居.定居改变了哈萨克族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持续增收难、防疫工作难、适应定居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牧民定居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生态已显脆弱的草原,也旨在为生产生活水平相对滞后的牧民走上脱贫致富开辟道路。国家投入巨资实施牧民搬迁定居的效果究竟如何,这是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关键所在。笔者通过对新疆和静县X村定居牧民的定居生产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探究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效益,并试图就此提出牧民定居的建议,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5.
丰杰 《考试周刊》2011,(65):32-33
2008年起四川省启动牧民定居计划。计划启动之后.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媒体在牧民定居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作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走访的形式对牧民定居计划中的一个自然村进行调查,分析电视在其中的作用,并对这次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自国家开展我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我国游牧民定居工程改善和解决游牧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等实际问题.可以这样说,在高原,在藏族聚居区,我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已经真正深入民心.就群众体育而言,以往住得很远的藏区民众,交流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受到地域上的限制,而牧民定居后,交流变得相对集中和方便,本文通过研究牧民定居后四川藏区群众体育...  相似文献   

7.
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章依据作近10年来对新疆北部草原地区牧民定居状况所估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提出游牧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化变迁过程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游牧民定居事实上是一个与他们传统社会化存在着重大差异的再社会化过程,游牧民在定居过程中面对和必然经历再社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法与文献法对藏区牧区定居示范村江巴村体育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藏牧民定居是江巴村体育环境改善的有力支撑,但牧民定居与体育环境构建尚处于低层次阶段,要实现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体育组织管理,依托旅游业推动体育社会化,转变体育观念、意识,提升牧民的生存能力与社会生活水平,为实现体育对藏区牧民定居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后的体育文化生活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结论:牧民定居,体现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从分散到集中的变化,是推动藏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活性因子。研究藏区牧民定居后的体育文化生活,从封闭到开放、单一到多元一体、随意到规范、内到外,宗教体育从神秘走向世俗之变,既是对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也是牧民群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定居和旅游开发是引发少数民族牧民生存环境变迁的重要外部力量。文章以新疆天山天池和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为实证点,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研究牧民适应的五个变量。在对可能影响牧民适应的牧民属性特征和五个适应变量采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初选后,借用累积logistic模型对初选的因素开展回归分析,对参与旅游业发展定居牧民变迁环境适应影响因素的种类、影响程度、重要度顺序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五个变量是影响牧民变迁环境适应的主要因素;其重要度自高至低依次是生产经营因子、社会文化因子、生活与交往因子、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生产经营适应程度高的牧民,其对定居生活感到适应的发生比为其他人的1.44倍。  相似文献   

11.
身份是个体联结社会结构的关键纽带,也是个体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体现,身份作为对自我进行阐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定居是牧民面对日益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定居后牧民子女的身份选择体现了牧民子代群体对传统生计方式变革的适应现状,而探析其成因则是推动其群体适应社会发展现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退牧还草政策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搬迁到县城,同时,他们的子女也跟随而来,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以我校为例,我们学校现在就读的外来牧民及民工子女就已经占到了在校学生的近50%。由于大多数的农牧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从事的工作没有固定时间.很多人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好好照顾孩子,所以,在这些农牧民子女...  相似文献   

13.
鲁琳 《甘肃教育》2021,(6):58-59
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一步步实施,许多牧民走出草原,走向城市寻求发展,致使农牧区也产生了一些留守儿童。天祝县城关小学留守儿童已占到了相当的比重,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且不一样的阶段,对儿童的性格养成和生活习惯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摸索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农牧区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宋哲 《华章》2011,(27)
本文通过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三年的跟踪调研,归纳总结出定居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根据新疆定居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国家提出游牧民定居政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作为四川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之一的牧民定居行动的持续推进,藏区农牧民对社会保障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审视和界定藏区社会保障问题,对于维护藏区和谐稳定和实现"三个甘孜"的建设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镇住房、城镇公共服务与农村土地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在失业、年老遭受各种意外风险时在城镇中的生存能力,进而影响其定居重点镇的意愿。本文以在福州13个市级以上试点镇中随机选取的390名农业转移人口为问卷调查对象,实证分析了住房、社会保障与农村土地等关键因素对其定居重点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定居重点镇意愿与能力,实现其城镇融入。  相似文献   

17.
定居月球     
到月球定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吃住行的问题,没有水人类将无以生存。自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它的“月球探测者”在月球上发现冰以后,人们对在月球上生活就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最近,澳大利亚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昆士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学院、恒泰集团在北京举行了澳大利亚—中国双向投资、定居、商务合作说明会,昆州畜牧业专家彼得先生、经济策划师吴楠先生等人就中国企业及商务人员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投资、定居、商务合作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2010年,达累斯萨拉姆市近80%的人口生活在非正式定居区。达累斯萨拉姆的非正式定居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同步,由来已久。和一般非正式定居比,其独特性在于居民居住权相对有保障,房屋建造材料以永久性为主,居民属性非常多样等。城市化、传统部族土地制仍然存在以及坦桑尼亚国家和达累斯萨拉姆市政府的态度,是非正式定居产生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相关调查数据,研究职业类型、住房类型以及居住成本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体制内单位就业、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强;拥有产权类住房、租住公租房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强,居住在单位宿舍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相对住房价格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形”趋势;不同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的定居意愿具有明显差异,职业地位、住房类型对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具有稳定性,相对房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城市差异。可见,“乐业”和“安居”是影响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关键因素,城市政府要把保障青年的稳定居住权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既要让外来青年人才“有房住”,又要让他们“住得起”,也要让他们“住得稳定”,还要让他们“住得安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