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初中学生的化学作业负担过重,没有实现教学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应改变化学作业的形式,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做到作业内容多样化、作业选择自主化.初中化学教师应优化化学作业设计,创设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实践作业、探究作业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内化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检验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有效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传统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以书面形式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业的功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设计多样化、生活化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陈燕利 《考试周刊》2014,(19):141-143
本文主要从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要求、作业时间、作业角色、作业评价等方面,对化学多元化作业进行创新和实践,把作业设计充分地与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从激"趣"、激"思"、激"活"、激"情"、激"动"、激"能"等方面,全面挖掘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智商和情商,使化学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学而"生",为学生的学而"设"。  相似文献   

4.
对化学作业的交流功能进行界定,阐述了研究化学作业交流功能的意义,分析了当前作业交流功能存在的问题.以苏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共价键原子晶体”第一课时校本作业设计为例,介绍了校本作业中增进作业交流功能的栏目设置、优点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好这些栏目.最后构建了教师整合信息、反馈信息流程图,就作业批改后教师如何将交流功能反馈到教学中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孩子性格差异的必然要求,以创意型作业为评价载体能实现评价的功能.创意型作业评价的特点诸如趣味性、激励性、发展性、人文性等,要求教师在评价中尊重差异性、注重实践性、体现开放性、强化研究性,首先改教师"布置"作业为师生"设计"作业;其次改教师"批阅"作业为师生"评阅"作业.总之,让每个学生在创意型作业评价活动中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能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教学实施分层作业,如阶梯型作业、针对型作业和开放型作业等,可充分调动学生化学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化学作业潜能。  相似文献   

7.
一、检讨:传统作业的痼弊1.作业布置的专制性传统的作业布置,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执行和完成的义务,没有自主和选择的权利。教师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强令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忽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齐步走"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在同一  相似文献   

8.
作业是组织学习、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传统的以纸笔训练为主的作业存在着众多的弊端。化学"新生态"作业在继承传统作业精华的基础上,突出其趣味性、层次性及多样性的特点,全面落实化学三维目标,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何批 《华章》2010,(15)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后,相比较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下作业这个领域的变革显得有些冷清,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拟从传统化学作业设计的继承与创新入手,结合自身在新课标指导下化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探讨优化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一、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要注重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内容与身边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处处离不开化学,且天天都在用化学,那么,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所以我们在化学作业设计中,也要注重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作业问题。比如,教学《化学1》中"思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化学作业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化学作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寻找对策正确合理地布置化学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而化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正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 ,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列策划活动。一、化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设…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现代教学》2016,(Z1):143-144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延续和补充,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活动形式。传统的化学作业以教师为主导,重知识、重结果、重教师主导、重群体考察,轻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高中生都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潜能,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品质等,都可能通过学习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潜能。改善作业设计,以学生为本,创设生活化作业、思维型作业、探究性作业、主题式作业等多种作业类型,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4.
韩兴茹 《学周刊C版》2011,(7):186-187
化学作业作为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化学作业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寻找对策正确合理地布置化学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一项师生课后具有目的性的互动学习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担负着提高教学效果、评价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指导并修正教师教学行为的功能.为了打破目前"量大、效差"的作业困境,本文着力以作业设计为抓手,尝试操作性作业、生活性作业、自主性作业、整合性作业的设计,并进行合理记录与反馈,着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作业以"师主型作业"为主,这种作业存在控制性、低效性等种种弊端。作业改革呼唤"生主型作业":明确"教权"与"学权"的边界;以研究课程标准以及中高考的变化特点为基础,确定作业标准;由求量到求质,改"狂轰滥炸型"作业为"精确打击型"作业;加强作业指导,为学生高效作业提供技术与制度支持;推行"阳光作业",加强学校对作业的管理;建立"作业超市",由学生自选作业。  相似文献   

17.
倪珍珠 《考试周刊》2008,(18):221-222
作业是学生学习、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性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只注重知识的落实,陷入机械重复、封闭单调的误区,使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严重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标下<科学>作业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尊重学生选择,包括选择难易、选择完成时间、选择作业数量等,作业内容选材要从以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设计的题目要考虑学生是否需要、学生是否可能、学生是否乐意等因素,作业设计的主体要从单一教师向教师、学生或家长共同参与转变.因此,优化作业设计,赋予作业新的生命,已成为新课标<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本课题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作业为切入口,采用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开展实效性研究,架起了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作业之间的桥梁.课题通过单元练习、课堂渗透、课外延伸来实施科学作业设计,着力于自由开放的环境布置、丰富多样的内容设计、适合自我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在"作业要求层次性"、"作业内容层次性"、"作业类型层次性"三个层面构成的作业模式中体验和传承素质教育,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一、化学学科作业的现状分析1.形式单一。长期以来,化学作业主要以书面形式体现,主要以习题、测试等面貌出现,并且封闭性强,开放性少,题型也以选择、填空、实验、计算等题型为主。这样的作业在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训练和思维训练上有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很好达成培养学生能力和丰富学科内涵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76):110-112
学科核心素养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体现了学生从课程知识的学习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品格和能力的转变。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化学作业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作业的设计主要强调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教师布置作业大多以文本型作业为主,缺乏实践型和开放型的活动性作业。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只是机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他们对于知识背后的应用价值缺乏深入的探究和理解,这与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相背而驰的。文章以高中化学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概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当前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了探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围绕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