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市报如何跃上新台阶,走向二十一世纪?多年的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强化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管理意识,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一、强化市场意识,视读者为上帝,开发自费征订群体,牢固占领本地市场。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报纸是办给群众看的、读者看的,办得好不好,要看群众爱不爱看,读者喜欢不喜欢。广大读者的需要是我们办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县市报,其市场定位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视读者为上帝,一切围绕读者转。 新闻贵在创新。县市报人办报观念创新就是“换脑汤”…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新闻报》经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报纸企业化经营的开端 近代报纸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它不仅为新闻的传播媒介,而且是蕴含民主意识的舆论工具。在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心目中,“小民无知,不宜与闻国事”,连一般消息尚且要对民:众封锁,报纸这种宣传武器,怎可能让老百姓来掌握。可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不完全是清朝政府的一统天下,不光外国人办报无权过问,甚至对在租界办报的中国人也鞭长莫及。然而,在租界办报也不容易,由于经济文化落后,读者寥寥,更得不到广告的支持。中国报业犹如先天不足的早产儿,生存环境恶劣,起步艰难。  相似文献   

3.
办报办出了个“周末版”,不能不说是出了新。新在哪儿?新在观念上。以前办报,口头上也讲贴近读者,但实际上贴得并不那么近,大报小报,都是一样地搞“新闻灌输”,读者爱不爱看我不管,反正报纸是照样出。“周末版”何以会一呼百应,并且越来越受到读者青睐呢?“我以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具有了空前强烈的读者意识。读者是报纸生存的唯一空间,这个简单的常识,我们走了很多弯路,花费了很大代价才慢慢弄懂了它。“周末版”源于读者的需求,自然为读者所容纳。那么,“周末版”的社会效应会怎么样呢?让我们看看“周末版效应”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4.
办报要发挥记者、通讯员的主动性,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报纸的编辑除了认真严肃地坚守岗位,把好报纸的宣传质量关外,还必须具备特殊的主动意识,因为主动意识是编辑创造精神的前提,创造精神是编辑优化新闻的重要手段。编辑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报纸精品才多,报纸整体质量才高。首先,编辑的办报指导思想要有主动意识。谁都知道,编辑是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办报方针来把关的。但是把关有主动积极与被动消极之别。一个好的编辑应自觉主动地站在党的立场上,高瞻远瞩,力求不让任何错误漏网。但又不能以当“铁门”为满足,还应该主动“进攻”,运用各种武器千方百计使报纸宣传取得最佳效果。其次,编辑应当根据当前的报道思想,从大量的稿件中进行相互比较,权衡其轻重缓急,“抠”出具体体现办报指导思想的内容,努力做到突出重要内  相似文献   

5.
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已经喊了多年,但收效不大,“长官”意识在报纸上依然体现得淋漓尽致。办报者无可奈何,读者怨声裁道,领导期望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报纸要让读者爱看,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追求。比起其他一些社会类报纸、文化类报纸,企业报在让读者喜欢上或许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认为,企业报是给企业职工看的,增强企业报的“平民意识”,是让职工喜欢我们报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尤其是编采人员,都应很好地研究读者的心理,多向读者作些调查。读者在某一个时期关心什么事,爱看什么文章,编采人员要心中有数。只有摸准这个底,报纸才会拥有最广泛、最稳定的读者,收到最佳宣传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报纸办得更加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使其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伟大目标,作为特殊商品的报纸也必然要进入市场,接受竞争的洗礼,让读者在报刊如林的市场上自主选择、自愿订阅自己真正喜爱的报刊,那种单纯靠“红头文件”为发行保驾护航的作法将成为过去,党报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编采人员认真研究读者心理就更有必要。就我们天门报看,大部分编采人员是半路出家的,在长期计划经济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的报纸与读者究竟是什么关系?传统观点: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后,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意见:报纸也是商品,读者便是上帝。问题是否就这样简单,答案是否就这么泾渭分明,值得讨论。研究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实质就是研究报纸与读者之间依靠什么维持其联系。回顾一下历史,分析一下现状,也许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稳定的认识。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前,为什么要办报,毛泽东回答得很干脆:“为了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认  相似文献   

9.
读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而报纸质量是生命线,是报纸成败兴衰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才能赢得广泛的读者,报纸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笔者从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提高报纸质量,除了要从办报宗旨、版面设计、栏目设置、标题制作以及报道思路、表现形式等方面考虑读者的需求外,其根本是从微观到宏观都要有一种服务意识,从细微之处着手,为读者做好细致而周到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每年报纸进入征订时期,有的要登启事,有的则专发通知,以阐述或申明征订自家报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实上,除了与报纸有关联的机关、团体要按规定订阅外,那些不受条文制约的社会广大读者,则“货比三家”,他们在为自己征订有限的报纸之前,总是动一番脑筋,看这份报纸的价格;看这份报纸的可读性、指导性;看这份报纸与自己生活工作联系是否密切。如此说来,报纸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必须注重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以达到宣传的目的。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大致包括两个  相似文献   

11.
地方报纸究竟怎样进行理论宣传?如何把理论宣传同其他宣传一样进一步搞活?这是我们在办报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值得研究、探讨. (一) 如何看待省报的理论宣传?近几年来,有的同志认为,报纸是为人们提供新闻信息,评论代表办报者的声音,理论文章似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也有的认为,理论文章读者少,“票房价值”不高,意思不大.读者也确实对我们某些理论文章反应淡漠.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省报便压缩了理论宣传的版  相似文献   

12.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知心大姐像一个小宝库,很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知心大姐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天不见心中就会失望好大一阵子。” 透过群众对《知心大姐》专栏的赞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办好报纸,编采人员必须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真正让“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在头脑中扎根。下面是我编辑《知心大姐》专栏的体会。 摸着群众的脉搏搞报道 所谓“摸着群众的脉搏报道”,就是说她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一些办报的人曾作过这样的描述:报社卖的是报纸和读者。不错,一张报纸拥有的读者数量直接决定着它的广告份额,也就决定它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读者,被视为办报人的“上帝”。那么如何把“上帝”的目光留住,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呢?依笔者之见,以下“四招”不妨可参考一下。  相似文献   

14.
读者是报纸存在的前提。为什么要研究读者?简单的答案是,以往的报纸在处理同读者的关系上存在着重大缺陷——脱离读者。这种缺陷既源于我们传统的办报思想的先天不足,又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建立起密切联系读者的机制有关。因此,增强读者意识应是新闻改革需要确立的一个重要观念。  相似文献   

15.
话说"入目"     
言微 《新闻记者》2001,(2):40-41
搞 宣传工作的同志都应该知道“入耳、入目、入脑”的说法 ,就是指宣传内容要让人喜欢听 ,宣传的文字、演出要使人乐于看 ,也唯有如此 ,才能让所宣传的道理深入接受者的脑子里 ,达到宣传的目的。比如现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刊物都在讲究改版、扩版 ,其中固然有向新世纪“亮相” ,有吸引更多听众、观众、读者的目的 ,但总的还是为了让要宣传的内容更加入耳、入目以达入脑的要求。这里单讲报纸。它的特质在于要让人入脑 ,争取读者的办法就是引人入胜 ,从“入目”这个切入口上下功夫。具体说来也有两个方面 ,一 ,丰富内容写好文章 ,增…  相似文献   

16.
徐文耀 《军事记者》2006,(12):41-42
《共产党员心语》是解放军报《生活与修养》专刊上的一个小栏目。2005年3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宣传过程中,理论部李卫星副主任提出开办这个栏目的设想,并交给我来具体策划。这个栏目自开办以来,至今已刊发40余期,多次受到报社领导的表扬,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还受到中宣部的表扬。这样一个小栏目,产生的反响却出乎我们的预料,总结和思考这个栏目的创办经历,它给我的启示是:思想理论宣传也可以生动活泼,宣传中多一些读者意识,就能赢得更多的读者。启示之一:读者是最挑剔的“上帝”,要让读者乐于接受你的宣传,就要多一些“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7.
版面意识是报纸从业人员对版面的认知程度,包括对版面的内容、形式、栏目等的认识和理解。一般来讲,编辑的版面意识强于记者,文字记者的版面意识又强于摄影记者,这在一些地市报尤为明显。实际上,报纸版面形成的过程,是采编人员的版面意识由隐性走向显性的过程,版面意识越早趋于显性越有利于版面处理。在读图时代,地市报摄影记者“前移”版面意识已是刻不容缓。“前移”版面意识是地市报摄影记者的必修课一、从版面需要看“前移”版面意识的必要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办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也是地市报的办报优势。身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读者的多寡是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不由自主地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接受读者的挑选。所以,报纸要想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提高自身在读者心目中的威望和地位,办报人就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读者,在心理上了解读者,在工作上贴近读者,也就是说要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19.
报纸要有正确的导向,这是中央对媒体的严肃要求,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办报必须讲可读性,这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媒体对读者应负的责任。明明白白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常常让人感到困扰。强调导向,强调指导性,往往夸大了其宣传功能,把媒体当成指挥工作的工具。逢会必报,今天一个典型,明天一个经验,尤其是领导活动、讲话,几乎成了要闻版的“常客”。这种状态的报纸,读者不愿看,看都不看的报纸自然就使  相似文献   

20.
陆应铸 《新闻界》2001,(2):48-49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许多地市级报纸每年都要在如何调整版面的问题上大动脑筋。一张报纸既然要想通过版面调整来争取更多读者、赢得更大市场,办报者就首先必须认真搞好有关读者(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掌握来自读者和市场的真实情况,才能避免改版或者说办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潜意识里的优越感,我们习惯上所搞的那种读者调查往往并不能使我们真正掌握到读者和市场的需求。我们通常所搞的读者调查是设计一些选择、填空或问答题,刊登在报上,内容多为对“本报”某版面、某栏目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