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贾云 《云南档案》2008,(4):32-33
<正>在云南滇剧艺术界,王玉珍几乎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她是第一个将京剧艺术融进滇剧表演的演员;是云南省第一个梅花奖获得者;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出邮票的戏曲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2.
1983年春节前夕,我刚采访完京剧名演员胡芝风,接到中国音乐学院赴江苏演出队领队张力的电话,邀我采写王玉珍。一提起王玉珍,我耳边骤然响起了“洪湖水,浪打浪”的甜美歌声。这位中国英雄妇女形象韩英的扮演者,人民的歌手,如今已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还抽出时间来外地演出,足见她对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来到演出队驻地,张力说:王玉珍刚下火车不久,五点半就要化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学作品艺术插图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宝贵财富。本文通过对艺术插图缘起和发展的追溯,对古籍文学作品里璀璨夺目的艺术插图进行发掘和整理,并且总结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宫旭 《新闻传播》2007,(4):71-72
确切地说舞蹈是一门舞台艺术,而电视艺术是一门屏幕艺术,从表面上看来两者之间无法找到相互融合的交集,换句话来说,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实际上恰恰是在这两个独立艺术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电视舞蹈。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戏曲艺术浩如烟海,蕴藏着宝贵的财富,传播之广泛,流传之久远,令世人所瞩目。戏曲既是民族化历史发展的积淀,又是一个综合艺术的载体,直接受到民族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支配和影响。当前,戏曲艺术处在多种艺术竞争的时代,必须确立和调整自己的艺术走向,充分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唯有如此,才能在新世纪中再创新的辉煌。作为戏曲艺术家族一员的广播戏曲节目,为张扬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一番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各艺术单位的艺术生产、交流、研究、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了大量的艺术档案。这些档案是艺术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广大艺术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把这些档案认真地整理、集中妥善地保存起来,使其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中发挥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伟  魏玮  胡丹 《河北广播》2006,(5):72-74
广播谈话节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节目形态,在实际的运作中根据不同的形式、风格、内容,可以称作脱口秀(talkshow)、倾谈节目、访谈节目等。广播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广播的传媒产品,具有艺术性特质,也是一种艺术产品。但是这种艺术产品,不同于影视艺术、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属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影视艺术是人类古老的审美愿望与科技高度融合的结晶,它们共同开辟了迥异于传统艺术的现代艺术的新天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而广的影响。影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是以直观的画面影像表现事物运动的艺术,借助科学的手段,采用动态的画面与声音的组合使物质现实复原来反映生活,其艺术语言符号可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而影视艺术的现代性特质则在于以技术性的影像为媒介,实现与现实世界的审美联系,实现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教育与网络艺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萍 《新闻知识》2006,(12):69-70
网络艺术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已经存在的传统艺术作品通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进入互联网络,这被称作“网络艺术”,相当于传统本的数字化;一类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或称“首发”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计算机特殊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脑自动“创作”的小说、音乐、绘画等作品。由于网络艺术具有个人性、综合性、动态性、交互性、虚拟性、可下载性、可无限拷贝:等特性,因此,它天生具有较传统艺术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其艺术门类也就远非传统艺术所能涵盖,大杂烩式的艺术发展空间同时也给艺术消费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其艺术产业化的趋势十分看好。但在产业化的进程中,开始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分析表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受众媒介素养偏低,媒介素养教育不足有关,本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晶晶 《出版参考》2007,(9S):I0009-I0009
天天艺术的前身是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1997年成立北京天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艺术教育推广的商业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珺姬 《兰台世界》2007,(5S):57-58
艺术始终伴随着文明前进,从人类的洪荒时代起源,伴随人类一路走来,可以说,艺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及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更是人类争取理想生活的一种手段。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时间的尘埃无法掩埋灿烂艺术的涌现。考古的发展,让更多古代的艺术珍品重见天日,为那段历史画上华丽的色彩。今天,当人们走进博物馆,欣赏着件件瑰宝,不禁赞叹先人的造诣,陶醉于珍品的无限魅力,更对保存、整理、研究这些艺术品的人心存感激。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系统、真切的了解到这些艺术品的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将祖先的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档案,既有与广义上的档案一样的普遍性,又有具备其自身特点的特殊性。艺术教育档案的作用,其一就是它的备查考作用,第二是借鉴作用,第三是激励作用,第四是决策参谋作用,第五是情报作用。艺术教育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极大地促进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同属艺术范畴,二者既有外在的不同区别,又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它们既源于社会生活,又能同时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表现生活,进而产生更典型、更真实、更富有现实主义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一、积累艺术档案的意义艺术档案是人们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的记录,是广大艺术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晶。它产生于各艺术团体和艺术工作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包括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木偶、电影、电视等一切艺术形式。艺术档案是我国珍贵的民族化遗产.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因此,艺术档案在艺术活动中.可作为艺术工作进行再创造和提高艺术水平的借鉴。是研究艺术发展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也是继承和发展各个流派,开展艺术交流的必要条件,为艺术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形象教材。2001年化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指出,艺术档案是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化交流、社会化等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电视综艺节目,是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它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无论在什么样的电视综艺晚会上,舞蹈都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处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艺术形态。我们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都为当今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舞蹈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创作典范。应该指出,电视舞蹈节目,主要是指以各类舞蹈表演为基本框架,强调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对舞台化舞蹈的再创作,使其符合电视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民族的学艺术,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情和艺术技巧。就是外来的艺术形式,一旦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根,与中国的传统化相结合,也必然表现出中国特色,成为中国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9月中国,当代艺术界一派兴奋与忙乱。月初和月末,两个全国最大规模的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和上海呼应举办,串起了整个9月艺术市场的亢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06,(8S):39-39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国统计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我国第一部书籍装帧艺术的年鉴《中国装帧艺术年鉴-2005(历史卷)》,经过数年的策划编辑已于2005年11月出版发行。《年鉴》图文并茂,全面记录了新中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装帧艺术工作大事和各地的装帧工作;汇集了著名的老装帧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和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的获奖作品、全国美术作品获奖书籍装帧插图作品、历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获奖名单以及专家学术观点;选编了书籍装帧的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陈美玉 《兰台世界》2006,(1X):15-15
档案化是社会主义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档案是化艺术的基本载体,是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化交流、社会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是对国家和丰十会有保俘价值的各种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历史记录,是宝贵的化遗产。它记录了艺术家和演职人员历经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艺术劳动成果,记录了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一个地方悠久的历史化和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这些珍贵的历史财富,是进行艺术交流和学术研究以及考核演职人员成绩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方勇 《青年记者》2007,(12):98-98
电视美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学科,已显示出了自身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就视觉效果而言,它与一般视觉美术作品有很大差异。 1.电视美术展现给人们的是连续的画面艺术效果。在实际拍摄制作过程中,它属于立体化的造型艺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环境。因此,作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其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国唐代诗人似早有所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