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编辑日历     
本刊创刊时就曾发刊过“编辑日历”,并获得读者欢迎。由于那时读者面很窄,加之已过去4年,应一些读者要求,从上期开始,“编辑日历”再次与读者见面。当然,我们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希望它对记者和编辑制定选题、安排采访,外宣干部计划宣传内容时,能有所帮助,并希望读者帮助补遗纠错。  相似文献   

2.
编辑日历     
记者、编辑在制定选题、安排采访时,常常要考虑节日、纪念日和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刊出编辑日历,供大家参考。由于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若有遗漏或差错,请及时纠正。亦望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编辑日历条目。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3.
感谢信     
《职业圈》2006,(5):64
近日杂志社收到一封重庆读者的来信,信中表示创业信息帮助读者改善生活现状,为其指引了创业的方向并建立了信心。身为编辑的我们读后感到很高兴和欣慰,感谢读者对我们工作的信任与支持,特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重视通联工作是我们社的优良传统。自1952年创刊起,社里就充分意识到读者的意见反馈对于改进工作、提高杂志针对性的重要作用,并对通联工作定下了“来信必复”的原则。总编室还根据各语文部门提供的来信,编辑“读者信箱”栏目,在各文版刊登。这个栏目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在工作中认识到,通联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历来一些水平很高的编辑、翻译都曾直接做过通联工作,其中包括邱茉莉(爱泼斯坦已故夫人)、顾淑型等资深外国专家,甚至我刊创办人宋庆龄同志也经常亲自给读者复信,定期向部分读者寄赠杂志,增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外国记者蜂拥而入,国内外文杂志不断涌现。相对过去,我们在编辑工作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可外国读者仍抱怨我们“内容不够丰富”。今天,要按中央指示把《北京周报》办成一份世界级新闻周刊,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看  相似文献   

6.
《职业圈》2008,(19):102-102
本书剖析了宗庆后的管理理念和经营哲学,既全面揭秘构建“娃哈哈传奇”的“宗氏兵法”,也重点研究了娃哈哈成功的普遍意义。不仅希望读者能从娃哈哈的战略、营销、管理案例中有所借鉴,更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传是我国外交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各刊物的编辑方针,包括读者对象、内容构成以及风格、特点,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制定或明确指示的。作为总编辑或副总编辑的职责,主要是把中央明确的方针政策、宣传意图通过我们的理解、消化,针对读者的需要,变为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达到我们的宣  相似文献   

8.
书刊宣传的针对性是实现编辑方针的一种手段,它是为我们的宣传目的服务的。所以,加强针对性不是单纯去迎合读者,而是把读者的需要和我们的编辑方针结合起来。那种片面强调读者的口味,脱离“以我为主”的原则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针对性。怎样做到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呢?选题的针对性我们做宣传工作的就是为党和国家说话,说读者想要听的话。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对外宣传选题的针对性。因此,吃透中央的精神、方针和政策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而了解读者、分析读者的需要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出发点。根据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选题的针对性大概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你想让人家了解的。从总体来说,宣传中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5,(1):F003-F003
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林戊荪:《对外大传播》改版后有明显进步,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针对性和说服力更强,编排更现代化。对2005年的编辑工作,有两点建议:办杂志的第一要务是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建议增设“编者与读者”或“读者来信”栏,使读者,特别是外宣战线的广大新兵,有机会提出问题、评议稿件。台湾问题事关大局。西方人对台湾问题的渊源并不清楚,面对台独等敌对势力的各类歪曲,我们有必要开展正本清源的工作。因此,在跟踪最新发展的同时,请多多介绍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新华社对外新闻的日常编辑工作中,经常会见到在“枪毙”国内分社来稿时编辑同志所加的一种批语:“太内向”或“国内角度”,或“缺乏对外针对性”等等。据粗略估计,因此种原因而被“枪毙”的稿件,大约要占分社来稿“不用”稿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1.
读者是刊物生存的基础。如何贴近读者,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同时,并不完全等同于消费类刊物的是,《中国画报》肩负着国家对外宣传的责任,它的编辑方针要求我们“以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客观报道真实的中国”。怎样将外宣使命与读者需求两者更紧密地结合,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数十位中国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学者、编辑们已经为“中国文化与文明”这套规模空前的丛书付出了7年的努力。这套丛书尽观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并将其介绍给东西方读者,其目的是为了抓住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质。这是一项  相似文献   

13.
张明敏 《文化学刊》2024,(3):201-204
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载体,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沟通工具,以“表演式”朗诵为例,因其表现形式更具张力、呈现手段更加丰富,使得其在青少年朗诵训练中被广泛运用。本文简述了朗诵源起变迁中的“表演性”特征,基于对“表演式”朗诵的特点的分析,从内部技巧和情感体会、外部技巧和文字生发两个角度介绍了青少年“表演式”朗诵的语言呈现特征,阐述了青少年“表演式”朗诵的创作路径,包括角色认知的设立、外向化的声音展现两点内容,希望能够为丰富当代青少年有声语言表达内容、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李林平 《职业圈》2013,(23):75-76
企业内刊靠准确的定位赢得读者的青睐,企业内刊的内容属于战术范畴,解决的是“怎么做”,企业内刊定位则属于战略范畴,解决的是“做什么”。办刊必须先有正确的行业定位。其次才是在此基础上选载的适合特定读者的内容,因为定位决定了企业内刊的内容、全局、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以来,中国网“非典”疫情和抗击“非典”内容的报道及时准确、针对性强,特别是各外文版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编译的大量稿件,视角独特、内容丰富、语言精确,被国内外多家网站转载,并放在首页头条位置,而且在 GOOGLE 等全球著名的搜索引擎上,一直名列前茅,积极有效地宣传了中国抗击“非典”的斗争,起到了引导国际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又见李约瑟     
吴伟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实施人之一,一直以来她站在中国对外传播的前沿,积极寻找和把握着与世界名流对话的机会,并写下一些短文,记下一些有关读书和出书方面的随感,本刊予以选栽,希望读者从“读世界”这个小窗口,感受不断变化的世界出版业脉搏的跳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7日到9日,第四届国际出版选题策划会在中国外文局举办。来自国外的多位专家与外文局多家出版社的编辑面对面探讨针对国外读者出版图书的选题、内容、版式和设计等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新闻是我国新闻对外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掌握不好外国读者兴趣和阅读习惯、目标受众针对性不强、写作手法平淡,地方新闻往往流于内容空泛、主题零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达不到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标准。如何以全球视野挖掘地方新闻资源,从具体、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中反映中国的社会生活真实状况,“以小见大”吸引和打动读者?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网站文章《面对危机,东莞并未放弃希望》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臧志红 《职业圈》2013,(25):84-85
党的十八大决定,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职工群众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对工会组织的殷切希望,是新形势新情况对工会组织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华全国总工会明确提卅“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服务职工在基层,这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在大局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优势和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按照全总、自治区总工会和内蒙古电力工会的工作安排,包头供电局认真实践“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突出“走访帮”三措并举,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使活动取得了实效。下面就结合包头供电局活动开展情况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困境之一在于酒香却怕巷子深。因为中西方语境不同,文化差异及编辑记者观察新闻事件的出发点和角度不一,西方读者还是倾向于阅读外媒稿件而错过中国记者调研扎实,拥有众多独家消息的全方位报道。如何才能让中国声音为外界听到?研究外媒涉华报道,我们发现许多报道都以小口径切入,为了解释受众觉得晦涩难懂或是从未接触到的内容而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增强画面感,帮助受众设置问题,然后循序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