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而学法则是学生手中之"鱼竿",是获取知识之"鱼"的重要工具。学法指导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并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刘关军 《小学生》2010,(4):38-39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学生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渎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不是“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其中就表明了个体应该重视知识学习的方法获取,而非轻松地接受"拿来主义"。那么,这个学习方法的获取也就是"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呢?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徐根荣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课堂不是缺少教师的‘教’,而是缺少学生的‘学’。"谁能改变教学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谁就能取得有效教学的主动权。从"被学"到"让学"的转变就是在实现"授之以渔"。一、"被学"与"让学"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主导的  相似文献   

4.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句颇具哲理性的话明明白白地揭示了"教"的最终目的。如果把教学过程喻为"垂钓",那么教师的天职不是孜孜不倦地"钓鱼",而是千方百计地"授渔"。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钓道",便会乐于垂钓,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5.
<正>吕叔湘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祖先早已经高瞻远瞩地宣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倡导素质教育这么多年,我们的教师虽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但是主导课堂的依旧是或问答式——教师课前精心设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以教示范,教中授法  相似文献   

7.
刘丽素 《学苑教育》2012,(13):72-73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则考到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已昭然若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  相似文献   

8.
"鱼""渔"之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了语文教育界至高无上的理念.殊不知片面"授"学生以方法后直接导致令人深忧的后果:学生"求甚解"而"不好读书",许多所谓尖子生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是什么都不精的语文庸才;不少教师求方法而不求"内存",缺乏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教授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要转变一个教育观念,那就是变教法指导为学法指导。 教法指导是以“我怎样教授学生”为中心,而学法指导则以“我怎样指导学生学”为中心;前者是以教师怎么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而后者是以学生怎样学为主导,教师怎样引导为主轴;前者大体上是“授之以鱼”,而后者则是“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多元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策略逐渐被引进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很大的变化。但高耗低效仍然是语文学科教与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正确的教学观。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教师要具有深厚的语文素养。教师的学识影响教师对文  相似文献   

11.
余芳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4-15,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能力,即授之以"渔场"。在语文教学中。这个"渔场"也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娱"。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固然枯燥无味,但是如果告诉学生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就会感到学习是其乐无穷的。教师通过图解来教学课文,通过"作曲"来教唱古诗文,运用这些独到的妙趣方法,一定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另外教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写作时,就不会无米下炊了。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如何学的主体--学生如何学.  相似文献   

14.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的主体--学生如何学."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一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说,"会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应当是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能加以运用,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一、在互动对话中进行学法指导语文教学倡导对话,注重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学习平台中展开有效的对话。而在教学中的各种互动对话,都会或多或少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把语文课教"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既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才会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获得良好效果,不断推动教学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本书或者几本书。关键还是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阅读,能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老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很形象地说明了知识、方法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强调把握方法对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是水的天堂,一方水土育一方名师,苏式名家叶圣陶的教育主张历久弥新。"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细细品读叶老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理想的教学观当为:不教之教。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