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未来的生活     
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也许在今天,也许在明年,这个谜底就会揭(jiē)开。当你走到家门口的时候,防(fáng)盗门就会说:“您好,请输(shū)入密码(mǎ)。”输入密码后,小屏(píng)幕上会有3种选择:指纹、图像、声音,只有这些都被确认是主人的,防盗门才会自动打开。如果陌生人来了怎么办?不用急,门上的监(jiān)视器会扫描出他的模样,然后自动传给公安人员,看是否有犯罪记录,如果有犯罪记录防盗门会自动袭(xí)击犯罪分子。早上起来的时候,随着太阳的升起,自动窗帘会慢慢拉开。空气换鲜机开始工…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老师     
9月20日 星期三 “啪,啪,啪,啪……,”机器人老师又迈着麻利的步子走到了教室门前,喧闹的教室霎时问变得鸦雀无声。这可不是她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了,她是已经陪了我们3年的美术老师,我们亲切地叫她机老师。  相似文献   

3.
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也许会不以为然,“拜拜”不就是“再见”吗?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一下,会感到二者有细微的不同。这正是语言神秘之所在,趣味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每到元宵佳节就要去“偷青”。“偷青”就是去菜地里偷人家的菜。如果菜地主人发现,骂偷菜人的话,主人就会倒大霉;而白菜也好,油麻菜也罢,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品读是导读、精读、研读的关键。品读的过程和目的在于体味形象、体味内涵、体味情感,提升品读“主人”的人格素养与品位。如果失去了“三读”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学习,就会像猪八戒吞了人参果——“品”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6.
《驿路梨花》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悬念美的风采。当深山月夜 ,我们正为无处落脚而焦急不安之时 ,却意外地看到梨树林旁出现了一座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小茅屋 :竹篾泥墙 ,房门反扣 ,白木门板上用炭黑写着“请进”两个字 ,然而“屋里漆黑 ,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这一设问 ,恰是读者的疑团 ,领起全文的第一个悬念就自然产生了。“我”和老余水足饭饱之后 ,怀着满意和愉悦的心情猜测主人也许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时 ,一个须眉花白 ,手提明火枪 ,肩扛一袋米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了。“我们”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 ,而老…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如果问你:“糖水里加糖为什么会变甜?”你也许会笑着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但如果请你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加以解释,也许你就觉得不那么简单了。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您会感到奇怪“:一堆垃圾”会有什么故事?即使有垃圾,为什么不及时扫掉?老师有没有看到?看到之后是怎样处理的……别急,请您先看这样一篇学生作文。教室门前的一堆垃圾星期一早晨,我们正在读书,校长来到我们班,找了几位同学下楼打扫卫生,又请李爱华和阚美华把楼梯和教室门前扫干净。不知不觉,十多分钟过去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教室门前的一堆垃圾没有清扫。我发现了,打算下课之后去处理一下,可转念又想:哼,她们两个女生扫地也太不负责,让她们等着挨批评吧。再说,我是个男生,如果去扫了,说不定其他同学还会笑话我,我…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该是给学生兔子,还是给学生猎枪?如果给学生兔子,也许不久就会吃完;如果给学生猎枪,也许兔子就会取之不尽。当然,这里的兔子和猎枪只是个比喻,讲的无非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道理,强调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性。写作教学也一样,对学生而言,掌握写作方法远比掌握一篇现成的文章来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图说新技术     
认识主人的机器人日本本田公司发明的机器人,名叫“阿西姆”。它相当聪明,人指到哪里,它就走到哪里。它还能辨貌叫人,和主人流利地对话。消防机器人我国发明的机器人———“消防大兵”。它会行走、爬坡、越障、喷射灭火,还能到达人不能到达的地方进行侦察、灭火、救援。两人一起用的笔记本电脑这种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被分割成两部分。把右边的屏幕转身,接上键盘和鼠标,就宛如两台电脑了。两个人可以面对面地各自上网冲浪、读写电子邮件……如果是你独自使用,那么这两个屏幕一个可用于显示网页,而另一个可用来存文件资料,犹如一人…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     
会捉贼的智能衬衣比利时研制出一种“有智商”的特殊衬衣:衣领和衣袖处装有热能传感器和微型话筒。智能衬衣的穿着者出门时如果忘了带钥匙,它就会发出响亮的警报声提醒主人注意;在人群中如果有小偷光顾智能衬衣的主人,也会被这个聪明的“小保姆”及时发现并报告主人。  相似文献   

12.
安民告示 “小弟,明天不许闯祸;小妹,明天不准鸡蛋里挑骨头.如果你们不听话,可别怪我铁面无情.一切都要听从我的调遣,我的话就是金口玉言,你们要惟命是从.明白吗?”我滔滔不绝地发表完睡前演说,英姿飒爽地走到卧室门前,留给小弟、小妹一个“秦始皇”式的背影.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值日本上偷偷抹掉自己的名字,可谓弄虚作假,班干部帮违纪学生隐瞒“罪行”,可谓徇私舞弊……学生的这些做法,我们往往会视之为严重的违纪行为,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一把尺子衡量,“违纪”也许可以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4.
牛蜗     
也许一切早已注定,也许一切只是巧合……如果那天我没有出门,我就不会走到河边,就没有机会看到那只蜗牛。我的生命就会从此在糊里糊涂浑浑噩噩中消逝殆尽,就会在自以为是天下最悲惨的痛苦、最莫大的不幸中沉沦,就会成为一堆名副其实的社会垃圾,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敢于直面社会和人生……(本段第二句话太长了,而且把自己写得很差劲。看了这段文字,大家会以为作者是个街头小混混,而不是新时代的中学生了。男同学的习作常常会有很好的灵感和语言冲击力,但他们往往也会犯“言过其实”的毛病,会说过头话。这是男同学们应该注意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李时珍是什么人吗?也许你会把小嘴一噘,嗔怪地说:“李时珍是我国明代的大医药学家,他著有《本草纲目》。这谁不知道呀!”对啦,对啦!李时珍是我国的医药学家。可是,关于李时珍小时候的故事,你就不一定晓得了,还是听我们说说吧!1518年,也就是明朝正德13年,李时珍出生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东门外的瓦硝坝。他家世代都是行医的,太远的不说,反正他爷爷和爸爸都是有名的医生。李时珍的家并不富裕,家里没有什么家具摆设,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中草药,什么白藏啦、郁金香啦、麦冬门啦……一进他家的门,就会闻到一股…  相似文献   

16.
读《游园不值》这首诗,我们知道诗人原是想去游园看花的,却没能入园。园子的主人是谁?也许是诗人的朋友,也许跟诗人并不相识,大概也是位高雅之士吧。人数社《教师教学用书》中说是因为“主人不在”,但后面解释诗句时却说“大概是园子的主人爱惜苍苔,  相似文献   

17.
使用辞别语应区分对象和场合。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下,一般不宜使用“Bye-bye!”“Bye!”“so Iong!”等。当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得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并表示过得很愉快。也许主人会说些表示挽留的话,这是出于礼貌的客气话,客人不必太认真,托故告辞即可。  相似文献   

18.
《退学“礼物”》用一种纪录片的真实,向我们所有人展示了一个厌学生向下沉沦,从阳光、活泼到愤世、偏激的全过程。我们忍不住设想:如果在李小伟最初显露出厌学情绪时,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引导;如果在李小伟一次次做出融入集体的努力时,教师多一点欣赏和悦纳,结局也许会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初二时,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秋”的作文,大部分同学开头都是“树叶掉下来了,秋天到了”,或者是“稻子黄了,秋已来了”一类的套话。但有一个同学写的是:“……门前的小河日渐清撤,大雁从北方叫来了秋阿姨,大人小孩都换上了夹衣……”,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他知道河流、动物、人的服饰在不同时令中的特征,因此作文写得不落俗套。由此可见,只要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学问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司空见惯,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从我们身边悄悄地溜了过去。如果我们抓住了它,它也许有一天会出现在文章中,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什么?经典教科书上早已有定论,“科班”出身的从教者对此几乎能倒背如流。现实的教育如果总能在学术界定的范畴内沿着理想的轨道运行,教育的经典定义也许永远不会遭遇危机和面临挑战;然而,当今教育却越来越严重地误入“工具化”的歧途,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真正的教育,或者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