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志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师已有15年的历史,广告是家长和学生给做的: 家长们相互报信:“有孩子送胡老师班,淘气的孩子会变好,好的学生会学得更好。” 学生们说:“您是我们见到的最好的老师!”“永远不会忘记您慈母般的呵护!…‘让我们喊您一声妈妈!” “无论是职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要永远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胡志华的英语课,有两个特点:“第一,英语课堂异常活跃:有  相似文献   

2.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3.
某幼儿园大班即将结业,却发现一个问题:“这几个孩子能进小学一年级吗?”这些孩子虽然很乖,可是木木的,教师的话好像多半(?)听明白,一般六岁孩子应有的知识,都没掌握,问他们什么问题也答不上来。教师跟家长一谈,他们也在耽心:“孩子进一年级会不会跟不上?”最后决定:再留在幼儿园一年。听到这件事,我忍不住说:“做得对!”人的智慧好比花蕾,有的早开,有的迟开。迟开的未必是弱智。教师、家长只能用各种方法诱导、启发,而不能简单行事,否则只会损伤他们。在一般的常规教育法不见显著效果的时候,“等待”也是教育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邻居家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小男孩儿有一次天真地问他退休的爷爷:“爷爷,我什么时候退休啊?”伴之而来的是大人们的一笑了之。然而,这句看似戏言的话带给我的是极大的震撼。一个如此天真活泼的小男孩儿说出这样的话,这是多么值得家长朋友们深思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负担太重了!“玩儿是孩子的天性。”这句话家长们都知道,然而迫于各种社会压力,不少家长已经把孩子爱玩儿的天性当成了“大敌”去对待。有的家长甚至公开说“:必须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占领’,不能让他玩物丧志,毁了前途!”于是,孩子中午、晚上的时间全部被“占领”了,双休日的时间更…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口头上主张用“打”来教育孩子的人为数不多了,然而日常生活中家长打孩子的事却时有发生。这中间有没有封建家长制的思想残余在作祟?街坊孩子调皮气人,有人慨叹:“就欠给他一巴掌!”孩子在幼儿园打闹,有的教师说气话:“如是我的孩子我就揍他一顿!”当然也不会真的去打。而对待自家的孩子则不同,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望子成龙心切,不少教师和家长常常用挖苦、讽刺、揭短的方式对待孩子。如果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就会骂道:“你真是一头蠢猪,以后考不上大学就去拉板车。”孩子若取得了好成绩,又训道:“别自鸣得意,这点成绩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某某比你强多了。”这些家长和教师认为,我又没有打孩子,说重一点是让孩子长个记性,还不是为了孩子好!有了这些借口,便理直气壮地对学生“口诛语罚”。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8.
美欣:你好!我现在有一件特别烦恼的事,想请教你:我的孩子特别“不会说话”,常常在人多的地方因为说错话而让我难堪。拜托了,告诉我一个解决的方法,好吗?山东济南王昕孩子咿呀学语是家长朋友们最高兴的时候吧?每当听到孩子说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话家长朋友们都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吧?可是家长们在高兴之余是否想过怎样让你的孩子责“会”说话呢?现在的孩子做事、说话随心所欲,常常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久而久之,会失去好多朋友。说话,是一个孩子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那么怎样才能让您的孩子学“会”说话呢?首先,要训练孩子的反应、理解能力,有时孩…  相似文献   

9.
父亲过生日,全家人济济一堂,长幼分成两桌,美酒佳肴很是丰盛。长辈们的一桌已经开宴了,这一桌上其他孩子也已动筷了,只有我的小侄女姗姗端坐着。有人问:“姗姗,怎么不吃呀?”姗姗眨眨眼睛说:“我等姑姑和妈妈呢!”大人们纷纷说:“别等了,你快吃吧!”姗姗说:“不,幼儿园老师说,吃饭的时候要等着和大人一起吃!”我弟媳一听,走过来搡了孩子一把,说:“就是你事儿多!哪来这些毛病!”姗姗委屈得哭了,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老师说,好孩子要懂礼貌……”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我常常听到幼儿园老师诉苦:给小朋友正音,教孩子说普通话,有的家长却说孩子“拿腔做调”,教小朋友  相似文献   

10.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11.
曾经不少次听到过“享受快乐”、“享受生活”;而“享受孩子”,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几个字让我的心灵为之震颤!一个教师能做到“享受孩子”的时候,岂止是成功了一半! 我以前的理想是做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因为种种原因,理想与我擦肩而过。在流了许多委屈的泪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与小不点们为伴。  相似文献   

12.
女儿不足四岁,却不乐意做“小孩子”。每当大人们怜爱地说:“这孩子,多可爱!”她就会把手背在身后,唬起小脸、踮起脚尖、昂头挺胸,义正辞严地:“你们是大人,我是小人!”  相似文献   

13.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有点意识人来不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来人了,孩子就无所顾忌地成为中心,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都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我也不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但我会在客人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女儿:“对不起,妈妈有客人,自己玩会儿好吗?”女儿也会悄悄地说:“好吧。”而且由于我们使用说悄悄话的形式,当女儿真有事要说时,她也会悄悄地告诉我:“妈妈,我想……”客人走后,我就及时表扬女儿安静。我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是一个能说、善说、爱说的妈妈,这既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毛病。一个多嘴多舌的人,难免会为此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5.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16.
家教荟萃     
家长何必做“陪写”者有很多家长电视可以不看,其他事情可以放下不做,但却把陪孩子写作业当成头等大事。孩子写作业需多长时间,他们就陪写多长时间,绝对一陪到底,而且积极参与,遇到有孩子解答不出的难题时他们就会挺身而出帮孩子解答,甚至替孩子代写。我理解家长们的苦心,可我认为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于孩子无利有弊。首先,“陪写”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强迫感、压抑感。写作业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写作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上动脑筋,而不应该在监督、督促之类上下工夫。人都有自尊,小小的孩子也一样,要是每次写作业都由家…  相似文献   

17.
当你听到别人称赞你的孩子时,你该怎么回答? “是的,他蛮棒的……”如果这么说的话,你会觉得有点自夸,所以你就回答说:“哪里,我那孩子不行!”或“唉!他功课糟透了……”等等。你如果这么说,会打击到你孩子的自信心,使他自暴自弃,而真的变成笨孩子或坏孩子。举个实例:曾经有位家长来和我探讨过他那五年级的孩子成绩不好的问题,后来我就是找那个学生来谈话,令我吃惊的是,那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反正我记忆力不好”,我觉得很奇怪,便去问他的母亲,原来是他母亲常在别人面前自谦说这孩子记忆力不好。  相似文献   

18.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9.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是一首陪伴着很多人成长起来的歌曲。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小朋友唱完这首歌后经常会问:“小朋友,捡到东西应该怎么办啊?”“还给别人!”孩子们异口同声。在回家的路上,奇奇看到地上有一个一毛钱的硬币,正当他要去捡的时候,妈妈却对他说:“不要捡,脏!”奇奇只能作罢。一毛两毛钱的确是个很小的数目,除了那些天真的孩子,成人大概都不屑于将它们从地上捡起来。所以孩子捡钱的举动非但得不到成人的赞许,反而会引来批评。当然,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不要捡,脏!”禁止的不仅仅是孩子去捡钱这一…  相似文献   

20.
给一年级孩子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读着读着,我被这只大兔子感动了。感动于大兔子尊重孩子。 你看,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但他还是拉着大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很多家长和老师恐怕没这份耐心,会对小兔子说:“行啦行啦,快睡觉吧!”于是,失去的不止是孩子表达爱心的机会,还有孩子跟家长或教师沟通的意愿。小兔子们可能从此再也不愿意和你交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