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史记》人物传记体现着司马迁“立主脑”的结构意志,在选材和情节的安排上主要为突出主题服务。由于人物传记有独传、合传之分,因而其传记的结构形式常常显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多的重复无疑会使文章显得平弱无奇,难以卒读。特别是叙事性文章,情节的重复会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和厌烦之感,乃为文之大忌。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安排事件、描写场面和人物语言时,却有意无意地多次重复,但读者却毫无厌烦之感。这是因为他的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求得变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使得读者如徐行于盘山道上,  相似文献   

3.
《项链》的形式美表现为曲折之美和起伏之美。《项链》的曲折之美首先体现在情节设计上。《项链》全文不过四千字,却写得变化莫测,让你不时感到有意外的别有洞天的发现,其原因之一是情节安排曲折。情节曲折是小说引人入胜的必由之路。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对“曲折”孜孜以求。金代大诗人元遗山和清代诗论家袁子才,都主张诗文宜曲不宜直。评批《西厢记》的金圣叹和评批《红楼梦》的脂砚斋,都说到“文章之妙无  相似文献   

4.
马刘 《考试周刊》2012,(11):17-18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写得十分出色的一个片断,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司马迁用其如椽巨笔精妙绝伦地书写了一幅关于楚汉战争的惊心动魄的艺术画卷.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令人难以忘怀,这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作者精心着笔氛围描写,揭露了尖锐复杂的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了人物个性。情节安排紧凑完整,起伏跌宕.把人物形象的刻画置于曲折的情节之中.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语言朴实与文采兼备,许多成语广为流传,终成“史家之绝唱”“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相似文献   

5.
最近,王俊清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观其文章,想见人德》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司马迁所遭的“李陵之祸”.王俊清同志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祸受刑,这是历史上一件冤狱.”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这是因为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是有其原因和理由的”.司马迁“与李陵俱官‘侍中’”,“对李陵之为人还是深有了解的”,李陵“‘事亲孝,与士  相似文献   

6.
万明华 《江西教育》2007,(10):12-13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正如一部部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都是由情节和细节组成,通过情节和细节来感染人一样.课堂教学的结构主要也表现在情节的组织安排和细节的处理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堂课的节奏一定要起伏跌宕,这样的课才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二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要求翻译《周亚夫军细柳》中“将以下骑送迎”这个句子。后来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将领和属下们都骑着马迎接和送行”。乍一看去,这样译情通理顺,但仔细推敲,却觉得于情理捍格难通。首先,这样译曲解了司马迁的原意。司马迁写汉文帝驾临霸上、棘门军时“将以下骑送迎”的情节,是为了与后文周亚夫以军礼相见构成对比的。通过两相对比,才更显得周亚夫治军有方、细柳营戒备森严,以至汉文帝于事后“称善者久之”。倘若霸上、棘门军确曾“骑马”送迎,那么,在马上迎接皇帝的亚夫又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从“黄老之学”到“小国寡民”──再论司马迁的悲剧田启霖司马迁“‘遭李陵之祸’,既有当时的历史因素,又有个人因素,就其个人因素来讲,有他对反击匈奴战争的态度问题,又有他‘石问’所对触犯刑律的问题。”这是我在《评“遭李陵之祸”》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根看法。如...  相似文献   

9.
一部《史记》之所以饮誉中国古典文学之林 ,是因为司马迁深谙艺术辩证法 ,在“不虚美 ,不隐恶” ,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 ,通过对史料的精心选择、恰当的概括和独具匠心的巧妙安排 ,创造了一个个性格不同、面貌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这丰富多采的人物形象中 ,不仅有功勋卓著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 ,而且还有一大群性格迥异、面貌独特的妇女。正如白寿彝先生在《〈史记〉新论》中所说 :“在写妇女历史方面 ,司马迁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一、勇于揭露、贬斥那些阴狠毒辣 ,灵魂丑恶的上层妇女。由于史书性质 ,司马迁无法像文学创作那样…  相似文献   

10.
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对于“刑不上大夫”这句话,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没有注释,教学参考书上的翻译为:“《礼记》中说:‘对大夫不能用刑。’这是说士人不可不保持自己的节操。”  相似文献   

11.
《鸿门宴》中记载了樊哙闯营,项羽命令赐其“彘肩”,最后却“与一生彘肩”的离奇情节。其中,对“生”的注解,历来多有争论。如果我们跳出传统语义训诂的狭隘路径,立足《项羽本纪》全篇,重新审视“生彘肩”这一问题,则可以发现司马迁这一看似闲笔的安排,却在不经意间将《鸿门宴》前后刘邦、项羽政治集团间斗争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实乃生花妙笔。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一位堪称巨擘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六经之后,惟有此作”的巨著--《史记》,沾溉后人,泽流无极。可是,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曾因“李陵之祸”蒙受宫刑,终身垢耻。这“李陵之祸”,到底是司马迁咎由自取,还是无辜被刑?弄清这个问题,将有  相似文献   

13.
人物性格刻划与故事情节安排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艺术课题。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中,从重“事”不重“人”,到“人”、“事”并举,是一大进步。《水浒》等名著的问世,则是标志这一巨大进步的里程碑。《水浒》中,每一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过程,都是生动曲折的情节,而这情节又恰恰是性格的历史。这种性格与情节的和谐统一,即是《水浒》独步古人的贡献。本文仅就《水浒》性格与情节关系的艺术处理,说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韩兆琦教授这样评价:“《史记》是一座大山,永远耸立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林;《史记》是一曲悲歌,永远回响在中国与世界的历史长河上。”执教以来,对于《史记》的阅读教学,经验是很少的。在指导学生学习了《(史记〉选读》后,感觉首先要有整体认识:了解司马迁;了解《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它体现了司马迁的价值观、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和进步的历史观,带有其鲜明的感情色彩。对待不同人物,他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可以借助《报任安书》一文来了解司马迁“隐忍苟活”,以生践志,从创作《史记》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生命价值,从自比古圣先贤中获得安慰与自我肯定的心路历程。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抓住表现情感的语言来分析司马迁的情感倾向。当然,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也不可偏重一家之言,可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以时代的视角解读历史,观照现实。  相似文献   

15.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多的重复无疑会使文章显得平弱无奇,难以卒读。特别是叙事性文章,情节的重复会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和厌烦之感,乃为文之大忌。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  相似文献   

16.
变通是司马迁最具特色的史学思想。其来源,历代学者都有研究,但分歧较大。笔者认为,司马迁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周易》。《周易》的变通思想是很突出的。《系辞》说:“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是治道上的“通”与“变”。无平不坡,无往不复”,“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是天地  相似文献   

17.
《史记》曾以“实录”著称,司马迁的思想、人品也为世人所称颂不绝,但却很少有人系统地谈及司马迁和《史记》的另一面,本文试从《循吏列传》入手,对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作一点挑剔。一、《循吏列传》并非“实录”司马迁作史,主观色彩极浓,陈仁锡曾说;“子长作一传,必有一主宰,如李广传以‘不遇时’三字为主,卫育传以‘天幸’二字为主……”(引自优川资言《史记会往考证》)。这样的人物传记只是写作时有明确的立意,只涉及材料的取舍问题,终属于“实录”范围。而象个泊夷列传》就不同了,传文所载伯夷叔齐之事迹均不可信,梁玉绳《…  相似文献   

18.
油画《春之祭》是画家王剑宏同志被选入第七届全国美展的一幅主题性绘画。发表在1989年第9期《美术》杂志上。作品主要是想通过一群中国农村少女,被日寇轮奸致死的惨状描绘,达到对侵略者兽性的控诉与挞伐的目的。为了深化这一构思,作者经心安排了“少女的性被摧残”这一关键性情节的逼真描绘。为了进一步升华主题的内涵,作者在正题之外还特意加上附题:“和平不能忘记战争”。如果这一作品表现得十分成功的话,真可算得上十分感人的“力作”。但得提出来商榷的问题是:作者在进行主题深化的同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处理手法。由于作者在处理“性被摧残”这一情节上  相似文献   

19.
自古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历史上许多杰出的史学家往往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如司马迁、班固、欧阳修、司马光等,不胜枚举。史书同样有着巨大的文学价值,《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都证明文学与历史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不能分割。这也决定了在中学历史教学要积极的运用文学资源,这样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中学生文学修养毕竟不深,这为教师更广泛的使用文学资源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呢?  相似文献   

20.
于勒是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他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倾轧的一个受害者和失败者。在小说中,于勒首先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变化的人物,是一条线索。于勒的命运构成了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围绕“于勒”这条线索,作者安排了四个情节发展的过程: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样使文章条分缕析,一线贯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