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邻居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由于我镇是劳动力输出大镇,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我镇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镇的留守儿童已达178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顺江 《贵州教育》2009,(14):15-16
余庆县敖溪镇是一个有2万多人口的农业乡镇,全镇的经济来源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子女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管,2008年,仅就读于敖溪镇各学校的“留守儿童”就有556名,占全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总人数3252人的17.1%,这是一个很让人担忧的数字。  相似文献   

3.
樊俊 《甘肃教育》2008,(7):9-10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状况.我们对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这一劳务输出大镇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该镇共有人口2.02万,外出务工人员约有4600人。其中长年在外的有1400人,占务工人员的30.4%;季节性外出的有3200人,占务工人员的69.6%。该镇共有学生2748人,留守儿童609人(其中寄宿学生352人)。  相似文献   

4.
《农村教育》2006,(12):40-4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留守学生。青神县儿童3.2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5%;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4.7万人。留守儿童8118人,占全县儿童的24.9%。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662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总数的40.1%。因此,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管工作。既是教育和社会的责任,更是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构建和谐新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青神模式”。  相似文献   

5.
全国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8.29%。[1]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他们长期处于亲情缺失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子女交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邻居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由于我镇是劳动力输出大镇,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我镇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镇的留守儿童已达1782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以上.  相似文献   

7.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有的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目前2~6岁的“留守儿童”占幼儿园幼儿总人数的14%,其中,55.5%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6.5%的留守儿童是母亲外出,3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相似文献   

8.
张珺 《学苑教育》2012,(19):10-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一个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2011年民生热点不断,留守儿童成为关注焦点,这个高达5800万的群体牵动人心。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占总体的13.98%,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总体比例的25%,其中0-5周岁占...  相似文献   

9.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和城镇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学生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011年,宜都市松木坪中学在校学生662人,其中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打工的达598人,占学生总数的90%;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达357人,占学生总数的54%。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管理,部分学生还在校外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松木坪中学努力凝聚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力量,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易超 《新疆教育》2013,(9):131-131
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据调查统计,我校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居),现有人口约15000人。而每年外出务工得近5000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我校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645人。占在校儿童总数的93%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万人,近三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仅殷凤玲所在的毛坝乡中心小学就有78.4%是留守儿童,其中,父母双方均不在的“双留”儿童达到了40.6%。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对60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在6岁至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占91.5%,其中外出务工3年以上的占58.1%;42.9%的留守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才回家一次,74.6%的父母仅仅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农村“留守孩”在我国广大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最新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孩”人口约1000万。笔者在某市农村学校做过一次抽样调查。抽查11所中学的842名初中学生,其中“留守孩”451名,占抽查学生总数的53.6%;6所中心小学的420名学生,其中“留守孩”216名,占抽查学生总数的51.4%;5所小学的141名学生,有23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47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留守孩”比例占抽查学生总数的47%。  相似文献   

15.
唐生敏 《教师》2008,(13):94-95
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约有2000万人,占农村学龄儿童18—22%。2007年9月统计我学校在籍学生441人,留守儿童有243人,占55.1%。留守儿童是个社会问题,越是落后山区比例愈大。留守儿童的教育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外出务工者越来越多。可是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大多数务工人员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就我班的现状来说.43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2名.占全班总数的27%。这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摆出了新的难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分析和实践.我把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做出了一份总结.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易超 《新疆教育》2013,(11):191-191
留守少年儿童问题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据调查统计,我校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倨),现有人口约15000人。而每年外出务工得近5000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我校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645人,占在校儿童总数的93%以上。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缺失父母的监护和教育,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生活、学习、安全、品行教育和心理健康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已成为农村和谐发展的一个社会问题。下面就“5+2”家校联教教育管理模式探悉我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短波     
《湖南教育》2010,(6):21-21
1935名 “六一”儿童节前夕,苏仙区开展了以“为留守儿童寻找留守妈妈”的主题活动。苏仙区现有留守儿童1935人,占在校学生的9.7%。全区17个乡镇、7个社区、137所小学都为留守儿童建立了包括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父母打工所在地等在内的“留守儿童档案”,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每年春节刚过,一批批农民工浩浩荡荡离家而去。在这一群群的打工族中,他们有许多身为父亲,她们也有许多身为母亲,这些人中有的把儿童随身带走,可大部分都不得不“狠心”地把子女留在了家中,这些子女就成了本文所述说的农村留守儿童。一项调查取样为经济发展在江西省属中等水平的一个县级市的8所农村初中,其中“隔代监护”的农村初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由祖辈照看的儿童)837人,占全部初中学生的13.69%。[1]而本文的这些留守儿童范围更广,他们或与母亲留守在家,或与父亲留守在家,或者是双亲都外出而与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现状与特点,本文采用问卷法对农村普通中学的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双亲外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①单亲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朋友和环境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双亲外出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别;②对于单亲外出儿童来说,初一男生的家庭满意度高于女生,初二女生家庭满意度高于男生,初一儿童的环境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三儿童。③对于双亲外出儿童来说,女生的家庭和学校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初三年级的儿童自我满意度显著高于初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