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在“问题解决”目标中,除了继续提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之外,又强调还应重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本文以一道试题为例指出:加强学生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第八次课改正在向纵深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要求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标,从"两能"到"四能"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要有技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然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是一个看似简单,也容易形成共识,却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把"提出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目标,2011年的"修订稿"将课程目标延伸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年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四能",即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主要就如何提高学生"四能"进行阐述。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激活学生"四能"发展的内在需求,搭建实践平台,扎实培养学生"四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四能"中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有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目标,让学生更多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经历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深刻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问题1:如何理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验,人们对数学教育与数学课程问题,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10个核心概念.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实验教材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内容进行了认真的修订.对实验教材中初次引入的估算问题进行了完善性处理.例如,对估算教学的处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如,对如何体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为培养“四能”提供合适的素材、清晰的线索和有效的途径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把"问题解决"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其内涵包括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合作交流,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舍费尔德(A.Schoenfeld)通过实验观察,提出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四个构成要素——认知的资源、发现式解题策略、控制和信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过去数学教学一贯注重"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显然是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从"两能"到"四能",《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缘何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样的改变究竟意味着什么?我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其中一个方面加以阐述。其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解读"问题解决"的目标,寓策略学  相似文献   

12.
谈《课标》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  相似文献   

13.
王银 《小学生》2013,(12):58-5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都指出:"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谓的"问题"是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或尚待解决(弄不明白)的事。它表现为学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95):70-7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精神。"标准中特别注重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画图"的策略,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它以线段图或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表达了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数学建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探微问题解决的"可视化"与"深思考"。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在"问题解决"中提出:"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解决问题教学承载着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反思能力的发展等多重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能量"。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自觉地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自我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就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  相似文献   

19.
潘忠良 《小学生》2012,(9):40-40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也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修订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修订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内容而提出,是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数学课程对时代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适应性。"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