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但他的艺术风格又是多样的,特别是他的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小令,写得绵丽蕴蓄,活泼多姿。这正如他的朋友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评论辛词时说的,“其间有清丽丽,婉而妩媚,此又坡词之所无,而公词之所独也。”(见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附录》)细读他的《清平乐·村居》,就体会出其清丽妩媚、活泼引人的特色,表现了辛弃疾笔墨的多样性。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似文献   

2.
做人与作文,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前者决定后者,南宋词评家范开说过:“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得意必远”(《稼轩词序》),鲁迅也说过:“作家固然需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随感录·四十三》),都是强调了作者的思想、人格对写作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反  相似文献   

3.
宋末爱国词人刘辰翁的《辛稼轩词序》(下称《词序》),是一篇系统研究苏辛豪放派词风的重要词论。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虽然肯定了它“在推广辛词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但长期以来,《词序》从理论上对豪放派进行的初步总结以及这一总结对后代词坛的积极影响,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因此,评析《词序》,对古代词论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一《词序》第一次把苏辛词当作一个发展过程来阐述,当作一个艺术流派来研究,并对苏辛豪放词派作了高度的评价。《词序》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 ,其词作“大声镗革塔小声铿钅訇。”而其“禾农织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刘克庄《后村集·辛稼轩集序》)正所谓一体万殊 ,风格多样。但无可否认稼轩词的主要成就还在其抒发报国激情 ,表达抗金斗志 ,感叹英雄失路的豪杰之词中。王国维曾说 :“苏旷辛豪” ,以一“豪”字来概括辛词的风格 ,可谓得之矣。本文拟就辛词之豪试做论述。翻开稼轩词集便可感到一种昂扬悲壮、发扬奋历之气 ,这便是王氏所称之“豪”。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说 :“稼轩词龙腾虎掷。”“稼轩豪杰之词也。”纵观稼轩词集 ,我们可…  相似文献   

5.
读稼轩词,词中“气吞万里如虎”、“看试手、补天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袖里珍奇光五色,它年要补天西北”之句,《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章,使我们不能不为稼轩词慷慨激昂的情怀,雄壮豪放的风格而击节赞赏,故自宋以来,人皆视稼轩词为豪放。但是,豪放并不是稼轩词的全部。稼轩词是多姿多彩的。除豪放外,还有委婉清丽者、纤绵密者、诙谐幽默者,故从诗歌审美来看,豪放仅为稼轩词审美内涵的一部分,将稼轩词仅视之为豪放,未能充分发掘稼轩词  相似文献   

6.
在两宋词史上,辛弃疾的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很高,就内容、境界表现方法而言辛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辛词中思想内容最能体现其人格操守的当属爱国词,具有“干青云而直上”的豪气,“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于词”(黄梨庄《词苑丛论》引),这首《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正深切地反映了他的那种抑郁愤懑之情。这首词的空量很大,抒发的感情涉及很广,有济世救民之志,有游子故国之思,有知音难求之哀,有壮志难酬之痛,有英雄白发之悲,更有九死不悔之意。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元的情感世界,这决定了《稼轩词》具有多元的艺术风格。辛词沉郁悲慨中不乏蕴藉曲折之细美,相反而适以相成。辛词之柔表面上看好像是技巧层面的摧刚为柔,而实际上根植于他歌儿舞女、金屋藏娇的情感体验。辛词之庄重与俳谐、运典人词与即目直寻亦有相反相成之妙。  相似文献   

8.
在教材第十册“积累·运用八”中,我们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他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总计六百多首,内容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爱国词、乡村词、闲放词、爱情词。其中爱国词和乡村词是两项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既承继了稼轩词一贯的豪放词风,又于磅礴大气之中透出几许苍凉沉郁、悲愤难平,细腻之处深切动人,激烈之时又可闻杀伐之声。通过赏析词作的艺术风格,以一窥稼轩词之特色。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以其一生精力心血所创作的词,雄深雅健,光耀千古,历来论者甚多。但是,他的诗并不象词那样有龙腾虎跃之势,所以鲜为人所重视。正如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后集》中论稼轩《送别湖南部曲》这首诗时所说:“悲状雄遒,惜为长短句所掩”。不过刘克庄的评论多是片言只语。  相似文献   

11.
豪放词,自苏东坡开创之后,继者寥寥,至南宋辛稼轩,始将其发展创新,蔚为大观。《稼轩词》今存凡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堪称两宋之冠。词之豪放,历来以苏辛并称;其实两家则是同中有异,异多于同的。苏词豪放而归于高旷,这与其仕途多舛,兼纳儒道佛思想有关;辛词豪放而转入悲郁,所谓“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  相似文献   

12.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也许是“诗余”;稼轩之诗,却是“词余”。平心而论,无论数量或质量,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多一份哲理与平和,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与稼轩词一样,稼轩之诗,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赖聊以诗呜。”(《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13.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P197)在整个中国词坛上,李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其词哀婉深切,震撼人心,远远超过了文字本身。如泣如诉的"亡国之音"在他的小词中倾泻,仿佛一幅泼墨写意将人生之悲渲染得酣畅淋漓。"深衷浅貌,短流长情",(《古诗十九首初探.集评》)他的愁恨在长短不齐的词句间奔突流走,词,成为他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悲哀是其词的底色,凄凉是其词的基调。词,已渗入到他的血液,幻化成他的生命,悲情之词中蕴含着悲情人生。读他的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词,是宋代词人中作品最多的词人。他的词自宋代以来便开始广泛流传。《稼轩词》的序、跋、校、记记载了《稼轩词》图书版本的流传概况。介绍这些概况为的是对研究辛弃疾词的人们提供一些重要的资料线索。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与苏轼齐名,合称"苏辛"。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曾历任湖北、江西、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他对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作为一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大力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政治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其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辛弃疾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工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辑有《稼轩长短句》。  相似文献   

16.
这是大赛上高唱的一曲“大风歌”!老师高亢的、具有穿透力的男高音,余音绕梁,至今依然回响在耳际。辛弃疾是用典高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几乎全词用典。历来评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岳珂(岳飞之孙)在《桯史·稼轩论词》中说,他批评《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这则词话至少说明了:一、稼轩词用典多,是他自己也认识到的“痼疾”;二、稼轩过而能改,“日数十易”,创作态度认真严谨;三、“累月犹未竟”,以辛弃疾这样的度词大师,而“累月”改动不了一字,…  相似文献   

17.
用典小议     
关于用典,在《程史稼轩论词》中曾经有这么一段记载:据说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每次举行宴会,一定要歌女唱他所作的词.有一次,他写好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置  相似文献   

18.
王芳 《语文天地》2011,(18):37-38
王安石并不以词著称,词作数量也不多,今存约二十余首,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艺术性很高。前人评价其《桂枝香·金陵怀古》足堪"颉颃清真、稼轩"(《艺蘅馆词选》),《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叙史论史、以史托今,《千秋岁引(别馆寒砧)》"意致清迥"(《蓼园词选》)。这三首词不仅艺术价值高,且真切地反映了北宋当时的社会现状,更鲜明地展示出王安石不同时期的人生抱负与命运。  相似文献   

19.
遗山词辨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元好问作为亡金旧臣,与其他金朝官员一起,被羁管于山东聊城。这年10月,他亲自编定了自己的词集,并在《自题乐府引》的结尾部分写道:“岁甲午,予所录《遗山新乐府》成。客有谓予者云:‘子故言宋人诗大概不及后,而乐府歌词过之。此论亦然。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此论亦然。东坡、稼轩即不论,且问道山得意时,自视秦、晁、贺、晏诸人为如何?予大笑,村容背云:‘那知许事,且、毗蛤州。’客亦关而去。”可见遗山于词是以苏、辛为最高范式。对清新旷逸、沉雄悲慨的词风十分赞赏,所…  相似文献   

20.
英雄感怆 大声镗镗——论稼轩词的崇高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悲情与壮怀是迷缠辛弃疾一生的两个本质因素,他对它们的逃避是无法实现的。辛弃疾人生的悲剧意味由此而来,其词的崇高美风貌亦由此而来。意象恢奇雄丽,境界阔大高远,是稼轩词崇高美的外在特征。探求稼轩词崇高美的成因需要联系辛氏生活的悲剧时代,他的“英雄情结”和他对和谐美的缺失性体验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