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物权行为的研究中,着重讨论物权行为是公示要件是成立要件还是生效要件。对物权行为的概念、成立要件和生效要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公示要件的性质应当类型化之建议。公示要件本身就可类型化分为动产交付和不动产登记。两者性质上有重大不同。  相似文献   

2.
合同形式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效力主要在于对合同成立或效力的影响力。合同形式的效力问题理论界存在成立要件说、生效要件说、区分说和同一说,各说中又有不同的认识。文章对各说或其中的不同认识进行了评析,归纳各说的合理内容,并结合现行立法和实践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保障意志自由、完善民法体系、更大范围解释物权变动现象等理由,应该承认我国立法上采取了独立的物权行为。在这一背景下,登记不仅仅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而且是包含物权合意的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是一事实行为。  相似文献   

4.
撤销权是债的扩张,是一种实体权,其成立要件即为实体要件,具体成立要件因不同情况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处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产生不同的法律约束力。合同成立对当事人具有程序上的法律约束力,即当事人不得擅自实施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行为;而合同生效则具有合同本身的法律约束力,即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对是否共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这对范畴的争议。订约主体就当事人约定的主要条款达成的合意即为合同成立,而合同生效是拢已经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合同成立与生效各有其所应具备的要件,合同法对此作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规定。区分合同成立与生铲进而区分合同不成立与无效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物权变动与债权行为的生效要件应严格区分,各自独立。将物权变动要件作为债权行为的生效依据或者相反均有违物权法理论。我国目前有关规定存在的缺陷应予纠正,并在未来物权立法中坚持两者严格区分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的正当合法行为;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是对不法侵害者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正当防卫要件的科学设立是防卫行为获得社会认同并取得正当性的前提。其要件包含起因要件、对象要件、主观要件、限度要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公证作为生效要件的效力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公证的法律效力分类入手,引出公证作为生效要件的效力话题,重点剖析了此效力的三种类型--法定公证、约定公证作为生效要件、国际法律规范的必须公证规定.通过对比我国和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法定公证制度的规定,得出我国的实体法律规定应扩大关于法定公证事项的规定;通过分析约定公证作为生效要件的价值所在,得出这种事前的约定公证应被充分重视和扩大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取消以营利为目的与违法所得数额或情节,是学界对侵犯著作权罪之成立要件较为一致的重构意见.借鉴他国立法经验,须立足本土环境.基于我国的国情、法律体系和刑法理论,我国侵犯著作权罪之成立要件不必也不应重构.对极少数应受刑罚处罚行为无罪可定的情形,可参照盗窃罪的立法模式以司法解释形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法律行为附加停止条件,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体现,与法律应否承认该法律行为从而赋予其强制力没有必然联系。停止条件的法律意义不在于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产生,而在于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内容。就是说停止条件不应该是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而应该被看作是决定法律行为中特定之履行或者执行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合同的上位概念民事法律行为及其在我国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逻辑位置的考察,并结合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说明,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相混淆的原因是由于上位概念没有澄清。因此,我国民法应采“法律行为”概念而非“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以便从根本上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  相似文献   

13.
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取决于合同承诺的方式,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保险人在投保单上核保签章、保险人或其代理人接受投保人交付的保险费及其他足以表明承诺意思的行为均构成承诺。一经承诺合同成立旦不必然生效,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除须具备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外,还受“零时起保制”的约束。另外,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交纳保险费或第一期保险费当为合同生效的要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抵押权公示原则采折衷主义,由此导致部分未经登记之动产抵押权在性质上趋向模糊化,在重复抵押中的实行顺序不甚清晰。而且也不利于促进所担保债权的流转。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折衷主义、成立要件主义和对抗要件主义三种公示原则,认为我国应改采成立要件主义,以此完善我国抵押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婚约,在中国传统婚姻礼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当今的婚姻立法和实践仍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研究中国传统婚律中的婚约,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更具有现实的意义.而研究中国传统婚约,最核心的是研究中国传统婚约的法律要件.  相似文献   

16.
把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引入民事侵权责任构成理论,采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递进式侵权责任成立要件,使违法阻却事由纳入“违法性”和“有责性”中进行讨论,不再游离于侵权责任成立要件之外。  相似文献   

17.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合同法》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起始时间不同;效力范围不同;构成要件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律责任也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完善婚前财产协议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以后,现实中婚前财产协议的订立日益增多,由于相关立法没有明确规定,从而产生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现有法规中关于夫妻约定财产的规定,对婚前财产协议生效要件的主体、主观方面、约定的内容和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婚前财产协议的生效要件、协议的公示、变更与对外效力等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自首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本文浅析了自首的含义、意义及种类,着重论述了自首的成立要件及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7,(1):115-120
激愤杀人作为一种特殊样态的杀人行为,古已有之。成立激愤杀人应当同时满足起因要件、主观要件、时间要件以及结果要件。作为司法中的酌定量刑情节,激愤杀人的法定化既存在着深刻的理论根据,也面临着真切的现实呼唤。将激愤杀人纳入现行刑法,宜依循条文修改结合立法解释的路径,对故意杀人罪的条文作适当调整,并通过立法解释规范激愤杀人行为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