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神是民间年画最早也是最常见的题材,起源于古代的祀门,主要有捉鬼门神、武将门神、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四大类型,具有手工版印、印画结合和同类门神年画形象相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门神神荼和郁垒是两兄弟,因为近年人间不再关注神仙,神界经济萧条,门神、土地爷、八仙等小神们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于是,门神郁垒决定去人间,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证明门神的价值。郁垒和神荼先后来到人间,遇到了小镇上的单亲母女小英和雨儿,之后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门神信仰的由来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神”信仰是中国古代民间传播最广,影响最大且最具生命力的信仰之一,本文从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角度探讨“门神”信仰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文章认为门神源于我国古代的桃符,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门神最终脱离桃符而独立。在其演变过程中,门神大致经历了由神怪门神→捉鬼门神→武将门神几个阶段,但其驱鬼避邪,象征吉祥的基本功能却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4.
门神画是民间美术形式之一,它起源于商周时代,流传至今已经历千年。门神不是一层不变的民间艺术,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起源于民间、生长于民间,它的造型变化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探讨门神造型的演变过程,具有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间的门神年画是人民大众十分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实际是我国木刻最先的创作。在我开始学习木刻的时候,也非常喜欢这种民间艺术,而且收集了很多河南朱仙镇的年画,并将它送给鲁迅先生。这些年画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不少。鲁迅先生对这种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绘画形式很是珍爱,他认为任何艺术都应该在吸收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创新。在他给我的信中,曾写道:……河南门神一类的东西,先前我的家乡一绍兴一也有,也贴在厨门和墙壁  相似文献   

6.
春联、门神是春节文化符号中源远流长、寓意丰富的民俗事项。过年贴春联、门神在我国已经是一项历史悠久且必不可少的仪式。春联也叫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春联源于桃符,桃符上的门神是用来驱鬼辟邪的,门神和春联配套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门神主要用于营造喜庆祈年的氛围。春联、门神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活的状况,而且还蕴含着民族精神发展历程,同时在有意无意间成为当代人们亲近传统文化的纽带。春联、门神作为春节仪式中民俗事项的典型表征,相辅相成、寓意丰富,构成一道亮丽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刘武安 《考试周刊》2009,(10):46-47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门神造像起源地。门神—左为秦琼,一为尉迟敬德。本文分析了秦、尉迟二人成为门神的原因,并对秦、尉迟二人的门神造像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新春话年画     
刘家弟 《学子》2004,(12):67-68
一、年画的起源与发展我国的民间年画的历史很久远。年画的起源据《淮南子》曰:“炎帝于火而死为灶”(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祀于灶神)。《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周礼·祭法》:“(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据古籍中记载,灶与户是同时出现。“户”即门神,“灶”即灶君。灶君有了图像后逐渐变为“独坐灶王”、“双坐灶王”、“三头灶王”,“绿头灶王”这是满族供奉的。门神演变到今天,有了武门神、文官门神,还有鸡与猫门神。早期的有战国墓湖北曾经己墓的门神河南密县汉…  相似文献   

9.
民间美术作品是指那些“最生动”、“最丰富”也是“最单纯”的植根于农村或乡镇生活的美术作品。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满足生活实际需要、表达思想感情、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作为美术欣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以“威严的门神”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道教的神仙里面,有很多都是被追认而"升仙"的。这些神仙在人世间做凡人的时候,身份各不相同,既有帝后王孙、也有官员富翁,乞丐贫妇更是常见,由此看来,中国人的天宫真可谓是众生平等。在出身帝王之家的神仙里,有一位失意的王子,他就是著名的"升仙太子",民间一般称他为"王子晋"。王子晋本人并不姓王,他姓姬名晋,字子乔,曾经是东周王朝的太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建筑中,“门”作为建筑部件之一,同时具有实用的功能和象征的功能,门的构成及装饰一方面受中国古代礼制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建筑等级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与民间的门神崇拜相关。门神崇拜从秦汉时期“镇鬼驱邪”逐步发展为“祈福迎祥”,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也使门的装饰不断丰富、完美。  相似文献   

12.
说门神     
<正>门神老爷是民间传说中守卫门户的神。门神来源于鬼神信仰,是鬼神世界中的小神之一。这些小神与天地祖先之神不同,它们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礼记.祭法》郑玄注说:"……此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遣告尔。"又引《乐记》说:"幽则有鬼神,是幽暗之处有细小之鬼神。"这  相似文献   

13.
神仙思想和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深深地扎根在民间,在民间文化中直接体现出来,又向艺术创作渗透。神仙思想给中国文化提供想象,供知识分子高蹈扬励。儒、道、释在此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神仙系统中,最受老百姓宠爱和喜欢的神仙莫过于财神了,直到今天,财神在我国民间仍然是最为吃香的,天下之大,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每一个地方都有他的雕像和寺庙。财神实在可算做是神仙中的偶像派人物。财神,原是我国道教中的神仙,相传财神大人姓赵名公明,或者是姓赵,名朗,字公明。所以江湖人称为"赵公元帅",赵公明是如何走向神仙之路的,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至少有三个版本。第一个是写实版,据说赵公明是秦朝人,  相似文献   

15.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 ,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 ,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 ,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 ,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 ,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6.
李金贵 《考试周刊》2011,(72):42-43
版画在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延伸,版画在历史长河中记录和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后来它变成了中国老百姓逢年过节家中必不可少之物,如年画、门神、财神和灶神等。民间版画传承着积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不同的年代民间版画扮演的角色不同,如今的民间版画喜忧参半。本文主要论述了民间版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说中,"年"是魑魅猛兽,每到冬尽春来,它就出来伤人,所以,有了过"年"一说.为对付凶猛的"年",老百姓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张贴门神.歌剧<白毛女>中,就这样提到过门神:"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相似文献   

18.
"门神"画,是历史最悠久、覆盖面最广、对公众最有影响力的年画。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它由远古"桃符"演变而来,经历了汉唐文化,兴于北宋市井,经过元、明、清的发展丰富,至今还沿续着。数千年来,"门神"画充当了年文化的载体,广泛地渗透了民众的生活,是民众的情感寄托。它充分体现了传统的民间信仰、民俗文化、民间教化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20.
伍家沟故事中描述了多方面的民间信仰,主要有鬼魂信仰、神仙信仰、精怪信仰、巫术信仰等,可谓一部民间信仰的百科全书,伍家沟故事通过民间信仰的描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增强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理想和愿望及某些心态,影射和讽刺了封建官府的黑暗和腐败,也有少量故事宣扬了封建迷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