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2.
王以军 《新疆教育》2012,(21):90-90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基于主体性人格的确立,社会发展的水准与未来趋势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承认学生具有创新本能但又存在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人文道德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以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要标准的现行高校学生评价制度,严重制约了全新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建立起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对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人格做出科学评价,才能使创新人才的培养得到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辉 《教育探索》2001,(12):24-25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源泉,而创新人才则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作为提供知识、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已不仅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一、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完善大学生的创新知识结构,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心环节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开发,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的。因而高等学校要通过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教学的各个路径,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有利条件。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知识、能力、素…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教育界目前研究重要课题。本文以数学建模课程为依托,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认为:传统的教学关注的是继承式的知识传输与应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建立数学模型来培养学生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构建能力,这是创新的基本要素。研究并以棋子教学设计了数学建模,并阐述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知识经济将在下个世纪居于主导地位,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的要素。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教育的模式,全面实施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应由简单的文化传承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转变,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具备相应的新知识和能力,从而成为创新型人才。处在教育前沿的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因此,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薪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视角,以做学结合、参与课题研究为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坚持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加强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视角,以做学结合、参与课题研究为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坚持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加强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造就创新人才振兴国运已被人们所共识。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创新人格(个性)。有创新人格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才会积极地、自主地树立创新意识、提出创新要求,才会以持久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造。化学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应积极渗透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以下是笔者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以化学实验为落脚点,谈发展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机电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高职的培养方案要以职业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群)来确定,以实际的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确定机电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性学习产生的背景 杜威早就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当前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知识经济对创造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因素是人才,是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对于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创新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性学习的大力推广,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多  崔静 《青年教师》2004,(12):42-43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出全新的人才,这就必须改变以往的以传统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培养获取创新知识,传播和运用知识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出的人才不仅拥有一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独立的创新开拓能力、灵活的应用能力、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范围科学技术的激烈竞争,高等学校无疑要承担起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能力为知识插上翅膀,以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的需要,赢得未来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7.
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赋予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培养学生高效的专家思维能力、优异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是精英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推行以引领知识、创新未来为使命,树立独立思想、勇于批判的学习态度,以客观认知为基础,实施博雅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专家思维、主观能动性是精英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建立资源共享的学院制与专业交叉制,推行本科导师制和以专家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传授,构建以小组、分工、交流为主的学习氛围和以激励、提升为导向的评价体制等,是实现精英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任。文章就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立足“职业技术”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出发点;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加强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综合与创新是未来社会及其人才的基本特征 ,实现知识、智能、素质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创造性人才的基本要求。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 ,不仅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 ,而且必须努力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知识、智能、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十分必要。本文以工科院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应培养分析执行型人才为前提,具体阐述了分析执行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对如何形成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约分析执行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