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主题生成每当面对六年下学期的总复习,数学教师都感到很头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怎样将3-6年级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这不仅在时间利用上是个挑战,而且对开展教学的有效性也出现了疑惑:有的教师会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会"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科学地复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的复习课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顺着课本走一遍,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往往收效甚微。由于小学毕业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再加上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样往往会使教师、学生在复习时陷入种种误区,若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教学复习课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教师采用“练习一校对一再练习一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就...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到六年级下学期,有将近一半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和整理."复习课难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教师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前段时间,我市分两次举行了毕业班复习课展示活动,我有幸参与上课和听课,感触颇多.复习课,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不应该让情趣缺席.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接轨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注重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又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考试.因为学生的素质高低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够得以体现. 通过本人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目前的教育现状体会到在当今的小学复习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一、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 教师课前盲目地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做的每一道题都作为教学目标,有的学生觉得复习课没多大意思、都是学过的内容.所以,在教师引导他们复习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教师也认为要让学生记得牢固也就只有多做题,多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1.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成为练习课 复习课需要练习,但不应是为练习而练习.但一些教师使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角度依次变换,难度随之增加,让学生误认为会解答每一道复习题是教学的主要目标,练习→反馈→再练习→再反馈,如此循环.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课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爆炒冷饭";有的教师循环往复着"练习——矫正——再练习——再矫正"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题海苦战"……而学生却呈现"三不想"的状态——不想听、不想说、不想练,作为主体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复习课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正>复习课是学生唤起对旧知的回忆,头脑中呈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学生系统梳理和归纳知识点的重要途径。怎样上好复习课,让复习课真正起到巩固新知,深化提高,发展能力的作用。我们不能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进行简单的枯燥的重复练习,这样机械的周而复始的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这样的课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降低复习的效率。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本一阶段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分类、对比、提高、拓展。利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再提高、再学习。让复习课真正成为复习一个点就学会一个面,学会一个面就明白一个体的"思维体操课"。  相似文献   

9.
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复习课往往沦为旧知识的简单再现或机械重复。有的教师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有些教师上复习课时先是把教材提供的练习让学生做一做,然后再讲解、核对答案,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复习课并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和要求,还使教师教得劳心伤神,学生学得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到六年级下学期,有将近一半的教学内容是复习和整理。复习课难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教师采用练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中,有的教师以考卷代替复习,有的把教过的内容再呈现一遍,让学生简单练习一下。这种走极端的复习形式使复习课失去了巩固、拓展和提高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正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13.
刘晓婷 《江西教育》2012,(12):17-20
<正>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然而,众多教师常常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先通过基本训练进行知识梳理,再通过变式训练进行强化练习,最后做书上的练习题"。或者是重复知识点,"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冷饭重炒’,对学生反复强化训练"。在这样的复习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失去了复习的真正价值。那么,复习的目的是什么?单元复习课应该复习什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复习课充满"生长力"?对此,我在  相似文献   

14.
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他认为在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时,会获取新的收获,达到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然而,长期以来复习课存在着"炒冷饭"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采用"练习,讲解,再练习,在讲解"的机械重复方式,让学生在题海里鏖战,这样的复习教师累,学生也感到疲惫,但是  相似文献   

15.
刘晓婷 《江西教育》2012,(35):17-20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然而,众多教师常常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先通过基本训练进行知识梳理,再通过变式训练进行强化练习,最后做书上的练习题"。或者是重复知识点,"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冷饭重炒’,对学生反复强化训练"。在这样的复习课中,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失去了复习的真正价值。那么,复习的目的是什么?单元复习课应该复习什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复习课充满"生长力"?对此,我在  相似文献   

16.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整理与复习"课,有的教师与学生就会联想到大量的练习题,把单元整理与复习等同于练习课.这样,教师教得辛苦、批得辛苦,学生学得累、做得累.学生往往对整理复习课缺少兴趣、激情,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8.
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大都是这样的:教师先用框图罗列一章或一节的部分知识点,并且对相关解题方法给予归纳、提炼,再讲解一些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例题给学生作示范,最后再让学生跟进练习.从实际反映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弊端: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流程较为机械、呆板,对于学生的高层次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元认知的培养着力不足,教学效果也较为一般,特别是教学没能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觉得教学进度慢,思想开小差;有的学生反倒感到教学进度快,难以跟上;有的学生忙于记笔记,顾着听就顾不上记,顾着记就忘了动脑思考.  相似文献   

19.
1教学设计的思考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按照这样的流程操作,虽然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不难看出这种教学模式仍为"师传生受",学生还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培养.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三的复习中有这样一种复习现象,对于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一个题型,学生练习多次,甚至考了多次,学生总是不能有效突破,学习效率不再提高,学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难有突破,教师学生都很感到很无奈,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高原期"现象.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防止"高原期"现象的产生,促进学生复习效果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