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公文文种——密奏,它产生之后经历了发展和演进,是我国最为成熟的文书工作制度之一,也是清代统治者控制国家,强化皇权的工具;同时,对治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明波 《兰台世界》2011,(12):60-61
清朝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公文文种——密奏,它产生之后经历了发展和演进,是我国最为成熟的文书工作制度之一.也是清代统治者控制国家,强化皇权的工具;同时,对治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公文用纸等级的主要标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自西汉发明以后 ,到魏晋逐渐成为公文的书写材料。纸最初是不具有等级功能的 ,但封建统治者为了体现皇权至上与官员品极的高低 ,不同朝代在公文用纸上也制定出不同的规定 ,如以纸的颜色、图案、大小来作为区别不同等级的标识 ,使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4.
公文文种按照其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文种和专用文种.通用文种是指可供公方身份作者在各社会活动领域使用的公文文种,一般由政府公布的公文程式加以规定和约束.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政权交替频繁.而公文是进行政治、权力斗争的重要工具,统治者为加强国家行政管理和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都热衷于对公文程式加以修改和规范.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是一个身份等级社会.公文中的称谓,因为能够直接体现出官署之间的尊卑高下,契合了等级政制的需要,所以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形成格式规范而被严加恪守.发展至清,其格式之繁已臻于极致.及至民国,复杂的称谓格式却逆转而下:渐趋简化,甚至解体.这个演变过程折射出我国公文"礼仪"让位于"效率"的现代化精神.公文称谓格式的演变,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公文称谓词语的简化,二是公文署衔程式的进化.下文试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明朝是个封建政治和文官制度高度发展的时期.服务于政治的公文既继承了前代文体的宝贵财富,又根据实际政务的需要,改造或创制了一些新的公文文体.明代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公文文体,而且大大提高了公文办理效率.因此,对明代公文文体进行全面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即从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对明代公文文体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公文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我国历史上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文书工作制度,有的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张翔云 《兰台世界》2016,(5):118-121
过渡是指事情或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它是两者间起到了承上启下关键性作用的中间阶段。纵观中国公文发展史,民国时期正是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在此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成了古代公文的转型,使古代公文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皇权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向平等化、大众化、高效化的现代公文过渡。  相似文献   

9.
河南贡院,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风俗对封建统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宋代统治者深有体会,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与社会风俗的善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鉴于风俗的重要作用,纷纷谋划治理之策,移风易俗.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统治者谋划治理之策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的阶段,前后共经历了420多年的历史.汉王朝统治者自始至终懂得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建立和巩固封建政权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汉王朝在进行一列系的封建法制建设时,也从事对文书档案的立法.  相似文献   

12.
王铭 《陕西档案》2001,(4):28-29
一、公文处理法规中办理主体称谓混杂现象例析 从理论上说,公文办理是一种由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行为过程.所谓办理客体,指该行为所作用的对象,即公文.所谓办理主体,指行为的施行者,并存在个体(指参与公文处理的撰写、审核、打印、收发、分发、承办、传阅、催办等人员)与集体(指收、发文机关及其办文部门)之分.本文仅就集体意义的公文办理主体,剖析公文法规中的称谓混杂现象.  相似文献   

13.
侯吉永 《档案》2013,(2):20-22
20世纪初,晚清政府下诏新政,假立宪中却有真改革.宪政思潮随即席卷而来,铁板一块的封建公文出现新变化:效率意识抬头,清廷废黜题本,简化文法;议会政治出现,平等行文被迫提上日程;国会请愿活动掀起高潮,呈文新变,酝酿着传统公文大众化、平民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党政机关公文行文规则有宏观与微观层次之分.宏观上,指公文行文应遵循必要性、少而精、效用、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原则;微观上,指公文行文规划的具体规定.文章对党政机关公文行文规则具体差异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本文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公文,即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  相似文献   

16.
河南贡院,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公文作为通用办事工具,应有统一格式标准,以便于人们对之的识别、处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使作为行政机关的质检总局不宜发布直接规范党的公文格式标准,而应发布面向社会各种组织其中包括党组织的通用公文格式标准.大多数企事业组织党政行文,过去分别按国家党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办理,将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不仅可使该标准运行更名正言顺,而且,促进全国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秦亡汉立,为了维护王权统治,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制度,是当时统治者的首选,作为新兴的政权,要有更加进步的统治思想和治国之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秦亡汉立,为了维护王权统治,建立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制度,是当时统治者的首选,作为新兴的政权,要有更加进步的统治思想和治国之道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20.
陈菊 《青年记者》2012,(27):47-49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思想,是在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正值德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兴起,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了对人民的精神专制,在普鲁士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