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久的战略性经济政策,也是一次持续的社会变迁。它对中国的传媒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可持续报道的主题。本文拟论证这个主题内传媒可持续报道的若干话题,提出宏观、中观的报道规划。作者强调,中国的传媒有责任给予西部大开发以更多的理性和人文关怀;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种监督的重点,不在于由传媒出面解决具体问题,而在于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持续报道,使人们的观念逐渐实现从愚昧到理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久的战略性经济政策,也是一次持续的深夜迁,它对中国的传媒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可持续报道的主题。本拟论证这个主题内传媒可持续报道的若干话题,提出宏观、中观的报道规划。作强调,中国的传媒有责任给予西部大开发以更多的理性和人关怀;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种监督的重点,不在于由传媒出面解决问题,而在于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持续报道,使人们的观念逐渐实现从愚味到理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佩兰 《视听界》2001,(2):59-59
作为舆论先导,西部大开发的报道,目前已陆续见诸各大新闻传媒,然而,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前一阶段铺天盖地的,大多是介绍西部风情,这些介绍和报道,对内地人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特有的大自然风光,了解西部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历史和现状,是极有帮助的,但这样的介绍还只是初级阶段的,仅是面上的,还没有深入触及到西部的“经济开发”这个焦点上,倘要说有“经济”成分,最多只是提醒人们那里的旅游资源值得开发而已,然而如何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大开发,还未未涉及。  相似文献   

4.
丁波 《新闻界》2000,(3):20-21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是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是21世纪全国经济工作的一大重心。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对“西部大开发”的报道也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经济报道领域的重要内容。认清“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经济和制度环境 ,熟悉西部…  相似文献   

5.
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新闻事业所要报道的历史性主题,有“时代眼睛”美称的新闻摄影,理所当然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极大的热情关注西部,聚焦西部,为西部大开发这一宏伟事业的发展历程留下真实动人的形象篇章,这里,我想就如何加强西部大开发摄影报道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专家预言,对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新世纪城市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加速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城市化进程,不失时机地发展城市经济,将对西部各省区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党报的经济报道如何转换视角,适应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把经济报道的视角切入到这个过去涉足不深的领域,把推进城市化和发展城市经济作为西部大开发经济报道的重点,连续策划和组织了一批加速云南城市化的重头报道,并把“推动…  相似文献   

7.
据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结果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而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媒体已经从正面对这个“示范村”进行了报道,前来参观、取经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地方政府脸上有光,地方传媒报道有彩。然而,这些地方传媒报道却有下列几种错误倾向。为地方政府“形象”造势为地方政府“作秀”。我国的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理当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可有些地方传媒在新农村建设报道…  相似文献   

8.
向熹 《新闻采编》2001,(1):16-17
西部报道有三难,一是政策把握难,二是熟悉当地情况难,三是从常态中写出新闻难。克服前两难靠记者的积累与钻研,克服最后一难则要靠记者的战术创造力——在常态中寻找新闻,将常态转化为非常态,正所谓要在“平地”上掀起“风雷”。 对此,笔者在西部采访报道中实验了一些方法,取得一些效果,相信对其他常态报道也有借鉴作用。 “树林同现”法 踏足西部大地,配合大开发的口号随处可见,也遇到过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工,但若只就此进行报道,不足以传达西部开发的大态势。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是 21世纪全国经济工作的一大重心。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对“西部大开发”的报道也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经济报道领域的重要内容。认清“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熟悉西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报道的问题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报道的创新有许多条途径,例如新闻价值创新、写作形式创新、思维方式创新等等,最直接的创新途径应是认真地研究目前经济报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问题一:文章思想陈旧、肤浅、空洞、僵化。现在经济报道普遍存在思想不“深”、不“新”的现象,例如,有的文章报道了市场上的某个现象,最后却是吁请借助政府的力量加以解  相似文献   

11.
盛沛林 《新闻界》2000,(6):14-15
西部大开发,不仅会对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将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为军事新闻宣传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国防潜力的合理布局。国防潜力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即人力、物力、财力的总体配置和合理布局,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荣辱、人民的祸福。 60年代我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情况下,仍然斥资 1000多亿元,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利用“山、散、洞”来维持国…  相似文献   

12.
解维汉 《新闻知识》2001,(6):35-35,34
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西安晚报 2000年开辟了《西部大开发》专栏,每周一刊出,每期用稿 5000字左右。作为主要供稿部门,我们要闻部考虑到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要闻都会在一版及时刊出,在这块专版刊登动态新闻将很难保证新闻时效,且流于零碎,于是突出了做专题的报道思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选专题 延伸新闻   几乎在我国周围,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各种新闻事件随时发生着。有些事件以新闻快讯形式报道后,题材本身仍有文章可做,于是我们以这些发生不久的事件和在西安召开的大型会议为由头,围绕“怎么样”和“为什么”,及时筛选…  相似文献   

13.
亢平 《当代传播》2001,(1):11-12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立足当代、着眼未来的宏伟战略,也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系统工程.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定和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与方法,实现相对落后的西部与比较发达的东部在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经济的发展最为根本,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为此,作为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新闻宣传报道队伍应始终站在为西部大开发鼓与呼的最前沿,切实肩负起让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人心、把西部大开发变成西部大发展动力的舆论引导的神圣使命,尤其是要加大经济新闻的报道力度,真正突出西部大开发重在发展经济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据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集体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等一应俱全。结果“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而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媒体已经从正面对这个“示范村”进行了报道,前来参观、取经的单位、个人络绎不绝,地方政府脸上有光,地方传媒报道有彩。可见一些传媒在从事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中,多唯书、多唯上,少唯实,这种业已显现出来的倾向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地方政府“形象”造势(1)为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5.
李玫 《新闻知识》2001,(Z1):27-28
记得去年“两会”期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记者的经济采访和报道坦陈已见。当时有一位记者向吴敬琏提问说:西部开发,东部是不是就没有优势了?当时吴老认为:“这不是个恰当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西部开发?如果是用计划经济手段来开发西部,那么就要由政府来分配资源,西部拿到了钱,东部自然就没有了,发展势头就会减下去。但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来开发西部,一个地区的发展靠的是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其结果当然是东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起繁荣。” 随后,吴敬琏建议从事经济报道的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建设是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我国各地的各级新闻传媒每天都拿出大量的版面和节目时间来报道经济题材。不过,在当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内容不新,写法老套,不是“概念 数字 例子”,就是“过程’措施 效益”,缺少生活化、人性化的内容和情节,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报道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媒是社会的睛雨表,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闻报道视野空前开阔,经济新闻成为一枝独秀,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经济新闻摄影报道也成为各种传媒的重中之重。然而,“经济新闻不好拍”成为业内不争的事实,许多摄影记者对经济题材感觉到无从下手。那么,怎样使新闻摄影报道更“可亲”、“可近”、“可爱”,《深圳8.10股潮》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悦 《新闻前哨》2000,(10):37-37
现在,有许多经济报道篇幅不短,提出的问题也不少,就是打不响,为何?关键是记者只找准了某些领导的“够味点”,而没找到与受众的“共鸣点”。要避免这些问题,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报道要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经济问题包括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需要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观念,更包括人们共同关心的经济生活中的难点、焦点和兴奋点。要看到,现实经济生活无法回避的问题,经济报道同样也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现实经济工作中的每个问题,都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生活中的那些难点、…  相似文献   

19.
秦丽 《当代传播》2003,(2):24-25
社会经济敏感度的普遍提高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传播热潮。在众媒体竞相加重经济报道之时,西部各省区的电视媒体由于报道更多地偏重实证经济学范围,导致报道面延展不开,报道量不足。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并重,努力契合人们“不作经济旁观”的心理,这才是西部电视经济报道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20.
二战以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华人等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西方国家大多采取了多元文化政策,对少数民族及其文化予以宽容及融合。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华人在西方国家依然遭受着民族歧视,主流传媒妖魔化华人现象尤为突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对大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歧视行为对华人造成很深的伤害。西方国家有的政府官员或议员通过媒体攻击诬陷华人,这是他们歧视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一。1996年,《纽约时报》刊出了纽约市议员裘利亚·哈里逊的访谈录,诬蔑亚裔为“强盗”、“粗鲁的商人”、“入侵而不是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