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节省篇幅,本期不再刊发《集邮博览》2004年总索引。《集邮博览》2004年总索引将和其他集邮类报刊索引联合编排,收入《2004年全国主要集邮报刊文章索引》,在《集邮博览》2005年增刊1《中国集邮年刊·2005年版》发表,读者届时可向本刊邮购。上述索引不收录的收藏类文章索引现予刊发。  相似文献   

2.
资讯     
贵州协会与《集邮博览》举办读者座谈会本刊讯8月4日,贵州省集邮协会与《集邮博览》杂志共同举办读者座谈会,贵阳当地部分集邮者就杂志的内容、风格、形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贵州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魏成康主持会议,贵州协会副秘书长邓曦,集邮博览杂志社社长吕兴华等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集邮博览》三十余载的忠实读者,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集邮博览》伴随着我的集邮生涯;同时,我也是看着它诞生和不断发展的。从1981年正式发行的《北京集邮》,到更名的《集邮博览》。它见证了"文革"后中国集邮从复苏到高潮起伏的过程。我热爱她活泼、朝起蓬勃,充满青春活力;她勤奋、信息丰富、治学严谨;她面向读者,  相似文献   

4.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8,(6):9-9
收到《集邮博览》第5期,感觉特别厚重,取出一看多了一本增刊,因见过上期预告,不然肯定喜出望外。向订户赠送增刊,《集邮博览》堪称国内集邮报刊第一家。近年来集邮报刊出版增刊较多,但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都得自己掏钱购买,不但耗费时间,还得搭上汇款、邮挂等费用,稍不留神增刊就擦肩而过。《集邮博览》此举无疑拉近了杂志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我等订户、读者和作者倍感温暖。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一册在手,品味一个"邮"字。《集邮博览》的生命力,也在"集邮"这条线上,就像轮船不能偏离航线一样。《集邮博览》的个性和魅力在于耳目一新的文章奉献给读者。宗旨体现出"博览"二字。集邮爱好者与《集邮博览》连接的桥梁就是信息传递。第10期《奥运邮品永恒  相似文献   

6.
汪庆元 《收藏》2001,(6):82-82
《中国集邮报》与中国集邮在线网站联合评出2000年中国十大集邮新闻如下:  相似文献   

7.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0,(3):3-3
一点建议我是《集邮博览》的老读者,从创刊号《北京集邮》到今天的《集邮博览》一本也不缺。我喜欢这本杂志的内容。这是一本资料性、知识性俱佳的杂志。特别是近年经常刊登的一些介绍、分析邮集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自筹备复刊以来,不断收到全国各地集邮爱好者的来信,字里行间流动的殷切之情让编者动容。众多富有建设性的创意亦令人耳目一新。为更贴近读者,聆听读者的声音,《集邮博览》开辟了"读编往来"一栏。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的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与我们一同创造、挖掘,记录和耕耘,共续《集邮博览》的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9.
《林氏邮票新闻》是名的集邮周报,除了每周用60页的篇幅报道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重要集邮新闻、发表集邮评论、公布集邮信息、刊登集邮广告外,主办还出版发行了许多优秀的集邮书籍。其中,按年度发行的《林氏美国邮票年鉴》(Linn’s U.S.Stamp Yearhook)(以下简称《年鉴》)受到资深集邮的普遍好评,成为美国邮票的永久性档案和研究美国邮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2016年版《中国集邮年刊》刊出"各省市区主要集邮刊物",笔者拜读后有以下看法,供编者及读者参考。首先,作为年刊,应介绍2015年的省市区主要集邮刊物,不宜介绍早已停刊的刊物,如《辽宁集邮》《山西集邮》《天津集邮》,而且没有说明《辽宁集邮》已停刊。目前《时代邮刊》已不是集邮刊物,不应收录。其次,应该介绍仍在发行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邮协会刊《北京集邮》《上海集邮》《南粤集邮》《中州邮苑》《内蒙古集邮》《宁夏集邮》。而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12,(1):2
2012年《上海集邮》征订工作已经开始了,欢迎广大读者到当地邮局或本刊发行部订阅。"读者俱乐部"2012年度新会员发展工作和老会员注册工作亦同时进行,时间从即日起至2012年1月底止。一、新会员入会凡自愿加入《上海集邮》"读者俱乐部",请准确工整填写下列"会员登记表"(可复制),连同2012年《上海集邮》全年订阅收据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不登交友信息可不寄),寄至上海市四川北路18号《上海集邮》"读者俱乐部",邮编:200085。经本刊审核后一次性(不是每年)发给带编号的会员证("马踏飞燕"加印邮资片)。  相似文献   

12.
校园集邮汇     
谢刚 《集邮博览》2014,(5):65-66
本刊上期刊登了《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五年工作要点》,有读者说,希望这7个要点不要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吸引青少年集邮,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小编深表认同。为加大青少年类文章内容,给青少年集邮提供一个专门的平台,本刊《校园集邮汇》栏目把青少年活动资讯等聚集在一起。话不多说,一句话,《校园集邮汇》,邀你来聚会。  相似文献   

13.
杨金海 《集邮博览》2012,(9):M0002-M0002
《集邮博览》第8期“报道”,介绍了2012呼和浩特第15届中华全国邮展的相关消息,并刊发了获奖目录,读者在第一时间知晓了邮展信息。作为贵刊忠实读者,仔细阅读这些内容,感到《集邮博览》在重点集邮活动的报道工作中,还要多方位挖掘信息内容,获奖目录只登到镀金奖感觉不过瘾,全部刊登虽然多占一些版面,但完整的资料会给读者检索带来便利,如能将获奖者所属的协会也加上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邮漫画"议题,已见有四川陈春雨《用作广告的集邮漫画》、黑龙江霍国维《试述中国集邮漫画的由来与发展》、王平《介绍「邮乘」上的一幅集邮漫画》、蹒跚、南初《我国最早的集邮漫画专刊——「邮坛画刊」》等多篇文章述及,然而对于早期部分则着墨有限,现将更多相关资料汇集并奉献读者。一、邮刊上的集邮漫画国内最早出现的集邮漫画确实见载《邮乘》,但首刊并不是1927年6月版那期。  相似文献   

15.
在广大读者的陪伴下,《上海集邮》杂志已经在集邮文化推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41年,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和严谨的办刊风格。我们深知,杂志的成长离不开广大读者的认同、关心与支持。为回馈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也为了便于“读、作、编”三者之间的互动沟通,2022年度《上海集邮》读者俱乐部招募即日启动。  相似文献   

16.
读编往来     
正稻花乡人:今天是1月28日,我早晨从大街报刊亭就买到了第2期《集邮博览》,回家翻阅一遍,感觉确实不错。从开篇说年,到专题谈吃,年味十足。看来我这个春节有博览陪伴,可以一饱眼福了。谢谢各位编辑的努力!一稿两投对读者不公平《集邮博览》2014年第2期和《中国集邮报》2014年第9期,刊登同一作者的文章,所附插图及文章内容一样,只是开头一段不同,这种做法对于同时订阅《集邮博览》和《中国集邮报》的读者是不是很不公平?(福建叶玉桂)  相似文献   

17.
本刊欢迎读者评选1993年我国集邮活动十大新闻。凡参加者请在本刊总第66期《要闻录》中挑选最重要的10条,在相应的序号右侧空格内画“○”。选好后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办刊30年中,曾于2006年12月后一度休刊,2007年8月又复刊。当时在集邮界引起了热议和极大关注。这一停一复,让读者由惋惜变成欣喜。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难得而又颇具收藏意义的两本杂志:《集邮博览》总第224期停刊号和《集邮博览》总第225期复刊号。其中《集邮博览》复刊号。作为五年前国内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全彩色印刷的集邮期刊,尤为广大热心读者、特别是文献集邮爱好者所追逐和青睐。  相似文献   

19.
我与《集邮博览》从相识、相知到相处快30年了。 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1年10月30日。翌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即《集邮博览》的前身。我是市邮协成立时的第一批会员,有幸在第一时间成为刊物的读者。还记得第一期有32页,设有“集邮百科”、“邮学研究”、“邮票与北京”等栏目,内容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20.
10月20日晚8点在高邮西苑宾馆会议室,召开了集邮界一报四刊编者、读者、作者、发行者见面会。《中国集邮报》记者王爽、《集邮》杂志主编刘劲、《上海集邮》主编邵林、《文献集邮》主编葛建亚和《集邮博览》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次会议是集邮行内媒体的一次重要会合亮相。会议由文献集邮研究会会长葛建亚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