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师批改数学作业,常常以“√”、“×”来表示正误,再根据正确率、字迹等给予适当的等级,但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能力等并不能从等级中反映出来.那么,如何改革批阅呢?这几年,我通过学习和探索,并借鉴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方法——点批、眉批、面批等贯穿于数学作业的批改中,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于一九八二年开始,在自己任教的高中班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进厅了改革。其方法是:学生在课内完成作文后任意请一位同学帮助批改,习作者认真考虑同学的批改意见,再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交老师批阅。我采取这种批改方法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通过相互批改,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勉励,共同提高;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的方法,力争在交给老师之前把作文修改好.在实行这一新的办法前我做了四项准备工作:一是认真批改每一学生的每一篇文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措施。但教师批改作文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大的班级,教师要将几十篇作文从字词、标点至句篇,从眉批到总评进行批阅,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种批改形式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往往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作文批改作了一些新的探索。按“自读作文——朗读评议——自改互改——教师抽批”进行评改,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经常采用故事诱导、巧设情境、成绩激励等办法调动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积极性。如讲述“推敲”“一字师”“王安石改诗”等故事.借以使学生理解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为他们创造条件。开展让学生充当“语病医生”做“攻堡垒”等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我一般不作时间限制,不管是批改前还是批改后。只要学生修改得恰当。便适当增加分数。学生由于受到故事启发。看到修改前后成绩的对比,尝到自改作文的乐趣。修改的积极性就高了,为自改作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燕 《山东教育》2008,(1):68-68
叶圣陶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作文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于小学生来说,面批这一批改形式比其他形式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口头面批作文崔华欣口头面批,就是师生在自然轻松的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面对面地批改作文。这样批改作文的好处是:一、收效大。面批与笔批相比,面批更直接、更具体,因此收效也更大、如对写字不工整的学生笔批时我常;评语“书写潦草,下次注意”,学生看后,下次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使作文批改摆脱传统方式的束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面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现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面批作文的一点认识。一、对传统批改方式的审视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发现绝大多数老师批改作文的做法是"封闭式"的,即学生完成习作后交给老师,老师在办公室里独自批阅,批阅过程中先是圈圈点点,最后再写上评语,  相似文献   

10.
吴晓梅 《江西教育》2001,(11):45-45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舍先生说得好:“删改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要紧的事。”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也曾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这些话都强调了修改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一、教给方法,引导上路。开学后的第一篇作文,我往往进行精批细改,发给学生后,专门用一节课,要求认真细心阅读批改后的作文,体会在哪些地方作了修改,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这是学习修改作文十分有效的方式。有时从学生的习作中,挑选几篇不同类型的作文,分别找出字、词、句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这种方法至少有两大弊害:一是教师疲惫不堪,二是学生受益甚微。用叶老的话说,叫做“徒劳无功”。鉴于此,我认为作文批改原则是“师生同批同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固有的和极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写作能  相似文献   

12.
作文批后抄     
作文批后抄作文批后抄是指学生把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在认真阅读、反复比较,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按教师批改后的作文体系、内容及文字抄写成文。这样做有三点益处:一是有利于学生效仿。学生初写作文,多数文章还属“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在教师的精心修改完善后,可为...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说:“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作文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于小学生来说,面批这一批改形式比其他形式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苦苦批改、评讲,但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习作问题依旧再犯。结果是教师没少受罪,学生没多受益。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文“所谓批,无非是向学生说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怎么写才好”!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眉批,是解决作文批改难题、提高作文批改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引导学生“他们自己去思考”、开展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眉批,又称旁批,是对作文进行字、词、句修改时所作的。通常通过简要说明、略加评论、启发提示、严词训诫等,或对作文中的修改作简要说明,指出…  相似文献   

15.
英语写作是近几年英语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其实,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因素很多,而我就作文批改方面来谈谈提高作文成绩的一点看法。基于目前高中阶段教师对英语作文的批改以笔批为主且无成效的情况,我发现面批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作文面批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1.面批作文可使学生及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每一细节问题,并且明白如何去修改。我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差,更谈不上英语语感。对于他们来说笔改作文就是"雾里  相似文献   

16.
冯萍 《教育文汇》2004,(11):37-37
“从来没有想到当了10多年学生的我,竟然也当起了‘老师’。在‘学生’(同学)的作文本上‘朱批’起来,太有意思了,这一年,我不仅批阅了十几篇作文,更重要的是认认真真地‘精读’了十几篇文章.学到了十几位学生作文的长处……”这是一位学生以“互批”“互评”作文为话题写的作文中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7.
武泉 《成才之路》2014,(14):17-17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和批改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才能。作文的修改和批改要经历一个过程:批改——自己批改——互批——修改——欣赏。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方式主要有全批全改、重点批改、面批面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等,它们各有利弊,因此选好一种评改方法,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我采用学生自改、互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作文中变得主动起来。我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是:一读,读读文章是否流利上口,  相似文献   

19.
一、“度与金针”法有两句古诗这样说:“鸳鸯绣取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于人,”说的是只让人看结果,而不教给具体“绣”的方法。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教师不能像那个刺绣女一样只让学生被动地看结果,而应该将批改的方法这根“金针”“度与”学生,让学生学会用教师“度与”他们的“金针”批改自己或同学的作文,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根“金针”的用法,将会终生受益。1.明确批改的要求。要教学生批改作文,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批改哪些项目。一般地说,一篇作文主要可从下几个方面批改:①字、词…  相似文献   

20.
<正>这几年的作文批改,我尝试分三步来进行: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在尝试中我收获了惊喜,减轻了负担,学生习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一、前奏曲——学生互批,借他山之石1.一丝不苟精指导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我先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在浏览了学生的作文后,我挑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或选一两段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为"病例"(描写不具体,句子不通顺,语言不够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