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杨 《考试周刊》2011,(72):111-11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言语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完成特定交际任务时对语言的使用。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区分的理论在现代语言学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探讨了"语言"和"言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范畴的划分,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释"语言"和"言语"理论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同质异构"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和"异"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研究这一现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现实和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更好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语言暴力"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怪病,其危害性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说服"中的语言暴力现象可以概括为三点表现特征:"颐指气使,咄咄逼人"、"政治定格,无限上纲"、"语词重复,信息低劣"。认识这些特征,可以提高人们对"语言暴力"危害的认识,自觉摒弃语言暴力,努力提高语言交际的效果,使语言说服真正做到以心换心,达到创造和谐、改变结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技能"模式是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校企合作办学探索的一种新模式,在"语言+技能"模式下探索英语语言教学改革,引入RICH教学法,解决语言与技能"两张皮"的问题,以实现语言与技能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一书中的一个观点是"使英语这样的语言结构复杂起来的一个因素是暧昧的符号的流行"。艾耶尔认为正是因为诸如"是"字这样的暧昧符号的盛行,才导致了一种语言的复杂。文章主要论证了他的这种观点是对语言的层级性特征的违背。诸如"是"字这样的字的多义性不是造成语言复杂的原因,却是语言的层级性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风骨",历代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是一个很难诠释清楚的概念。立足《文心雕龙》之《风骨》篇,笔者认为刘勰的"风""骨"均指语言而说,情感说或内容说是后人敷衍的结果;"风"是语言的简洁精要,"骨"是语言的质朴刚健,"风骨"是二者整合后对语言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语言伤害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语言伤害问题既要靠和谐社会大环境,也要靠语言文明习惯的养成和教育。西方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间接言语行为"是语言和谐交际的经典范式。学习和研究西方语用学理论对分析语言伤害成因,找出解决语言不和谐问题对策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存在着以"语言工具论""语言符号论"和"语言本体论"等为代表的种种传统的认识及新近出现的"语言实践表现符号论"等崭新的认识。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学术界新近出现的立足于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基础上的"语言实践表现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无疑是建立在洞悉语言与人、社会之间关系基础上具有很深的哲学基础与丰富的理论开拓意义的一种崭新的语言本质观。  相似文献   

9.
关于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理论的比较是语言学重要的课题。将以两者中的二元论为基础,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理论进行比较。虽然乔姆斯基的"语言运用"与索绪尔的"言语"基本相同,但是"语言能力"与"语言"还是有所差别的,所以乔姆斯基的理论是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种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0.
付小明 《考试周刊》2011,(49):47-48
语文教学须以语言为本,这是语文的特性使然,也是语文教学回家的路。在"语言为本"的旗帜下,平面、机械式的语言训练泛滥成灾,致使语文失去固有的情趣、情怀,于是"人文"之声愈呼愈烈,结果却是极"左"滑向极"右"——不少语文课处于游离语言、丢失语文汁味的边缘。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占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其哲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该文探讨了"语言游戏"说的提出背景、"语言游戏"说的性质内涵、"语言游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震宇 《培训与研究》2010,(9):38-39,46
从逻辑上理解"隔与不隔"是为进一步说明"境界"提出的美学范畴,诗要"不隔"才是有境界。从整体上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现代的思维特征,但是在解释"隔与不隔"的时候还是以诗评诗的方式。王国维的诗学语言观是"语言工具说",从"文学语言中介论"来看文学作品都是"隔"。从"语言本体论"来看,文学作品都是"不隔"。  相似文献   

13.
孔华 《学语文》2014,(4):51-5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和其他文学品种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宋代的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诗家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一般语言一旦成为"诗家语",其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面对这样"精致的讲话",我们要指导学生深入诗心,读懂"诗家语"。  相似文献   

14.
朱义新 《考试周刊》2010,(54):69-70
小说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是从作家灵魂深处流出来的,是作家感情思想的结晶,思想的升华。一篇优秀的小说离不开优美而传神的语言。因而,语言鉴赏成为小说鉴赏的重要内容,品评语言独特的魅力和功效是小说教学的"重头戏"。"品读""品析""品写"是鉴赏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占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其哲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该文探讨了"语言游戏"说的提出背景、"语言游戏"说的性质内涵、"语言游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表达和交流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要关注数学语言的培养,以"说"促思,以"说"促学,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洪堡特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洪堡特注意到了语言的开放性、创造性特征,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人类的语言习得能力,语言的层次性等问题也有新的认识。洪堡特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世界观"理论,认为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的差异性会引起认识上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洪堡特还就语言和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模仿"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而"英文电影配音"就是语言模仿的特殊形式,也是帮助英语口语学习者收效最快的手段和方法,因为它融视、听、说、演于一体。通过在电影中模仿各个角色,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尤其是一部好电影更能刺激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借助多媒体开展的"英文电影配音"将是口语教学和口语学习非常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9.
"洋味儿"汉话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应运而生,通过以"洋味儿"汉话作为着眼点,对中英语言风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语言风格的时代性,得出"洋味儿"汉话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符合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应对待语言接触有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荆建锋 《文教资料》2011,(12):67-68
作者认为"语文"实为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教与学和文学的教与学是"语文"的两个层面。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尽其所能,传授知识;在文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和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