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1953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科学家费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成果被刊登在当年4月的《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科研成果之一,它解开了遗传的秘密,引发了生物医学的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更成为遗传基因研究的顶峰。随后,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金斯成功结晶了DNA分子,并用X光衍射照片验证了沃森和克里克的双螺旋理  相似文献   

2.
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 )DNA分子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 ,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 ,形成碱基对。我处所用的DNA结构模型由江苏省沙洲县乐余模型厂制造 ,整体结构属于老式型 (见图 1 )。由于使用频率较高 ,再加上保管、使用不当 ,该模型在修复前已完全不能使用 :①模型中“碱基”件缺失 1 1个 (实际应有 32个 ) ;②32个“脱氧核糖”件中有 1 4个塑料棒折断 (塑料棒用来和“碱基”件相…  相似文献   

3.
1953年2月28日,在英国剑桥一家名叫Eagle的酒廊里。弗朗西斯·克里克一进来就兴奋地嚷道,他和詹姆斯·沃森已经“找到生命的秘密”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在过去两年里,两人不分昼夜设法找出DNA结构的秘密。这一天早上,他们终于解开了谜团,也结束了当时生物科学界对这项研究的角逐战。他们搭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充分显示了DNA是如何完成传递细胞遗传信息的使命的。也许沃森和克里克不一定是这场竞赛中最聪明的科学家,也不是最有经验的。在当时的科学界,默默无闻的他们没有最好的设备,甚至是没有很多的生物…  相似文献   

4.
根据DNA—钠盐结晶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分子模型的推论以及各碱基的性质,1953年J.D.Watson和F.H.C.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说明了DNA的二级结构。它的要点是:DNA分子是一个右旋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多核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即一条由3′→5′,另一条由5′→3′)平行地围绕着同一个轴,右旋盘曲成一双链螺旋,螺旋每盘旋一圈有10对核苷酸,高度为3.4nm;这两条多核苷酸链的骨架是由糖和磷酸组成的,糖和磷酸基在链的外侧,而碱基在链的内侧;这两条链通过它们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从而维持了双螺旋的空间结  相似文献   

5.
正要点一,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结构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2.DNA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1)DNA双链反向平行:一条走向是5′→3′,另一条走向是3′→5′,有规则地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外侧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A)通过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通过  相似文献   

6.
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是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在 195 3年发现的 .在逐渐深入了解 DNA之后 ,有科学家开始着重研究其特殊的结构变化 .瑞士洛桑大学医学研究员乔瓦尼·迪耶特莱说 ,结构变化是研究 DNA等长链分子的关键 .为此 ,他开始尝试用其他一些物品缠绕成类似的双螺旋结构 ,然后用外力改变其状态并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以进行研究 .最初 ,科学家们用尼龙钓鱼线进行尝试 ,但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 ,它们会突然绷断 ,以至于根本无法将其摄录下来 .之后 ,科学家们想到了面条 .尽管头几次由于面条煮得较硬而效果仍然不理…  相似文献   

7.
在教科书或不少教学参考资料中都有如下表述:由n个碱基对构成的DNA最多有4n种,翻阅有关教材也有类似表述,但这种计算存在着误解,先从一道高考题谈起。【题目】(2011·上海高考题)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  相似文献   

8.
DNA分子的化学结构并不复杂,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连接成长链,两条长链通过A—T、G—C配对原则,形成双链结构,在此基础上螺旋成为特殊的双螺旋结构。但是DNA双螺旋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的半保留复制又是如何进行的?这很难一下子讲清,即使教师说得有条有理,学生还是难以获得完整的印象,这就必须借助于教具。市场上虽有各式DNA模型出售,但苦于不适用于教学,由它获得的印象是肤浅的。许多老师也自制过DNA  相似文献   

9.
回眸生物学发展的历史 ,人们不会忘记 ,195 3年 4月 2 5日 ,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两位年轻的科学家沃森(JamesDeweyWatson)和克里克 (FrancisHarryComptonCrick)撰写的一篇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的论文 ,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从此诞生。半个世纪过去了 ,生命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克隆、转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已家喻户晓 ,人们自然地会想起沃森与克里克为生命科学所建立的丰功伟业 ,他们在探索DNA结构的过程中所表…  相似文献   

10.
1.碱基互补配对类试题此类试题可通过画两条横线表示DNA分子的两条链,或用其中一条横线表示RNA分子的链,并在横线上标出相应的4种碱基符号和已知碱基的含量,然后分析简图,便能轻松地得出答案。例1.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占该链的比例是多少?  相似文献   

11.
李欧  徐维波 《中学生物学》2006,22(10):39-42
1遗传的物质基础【例1】(全国卷Ⅱ)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 N A、单链D N A、双链R N A、单链R N 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  相似文献   

12.
一、何为D N A分子杂交所谓D N A分子杂交,是指把不同来源的D N A分别加热到100℃或调节pH到大于13时,D N A会变性解离成单链,再把两种来源的D N A单链放到一起,在60℃保持相当长时间,互补的D N A单链就会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我们把它叫杂合双链。这即是两个D N A具有相同碱基对排列顺序的部分;而不互补的则仍为游离的单链,即具有不同的碱基对排列顺序的部分。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检测出其中单、双链的多少,从而比较两生物D N A碱基对排列顺序差异的大小。一般地说,杂合双链区越多,D N A碱基对顺序相同的越多,反之则越少。二…  相似文献   

13.
50年代,Chargaff运用纸层析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多种生物DNA碱基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腺嘌呤与胸嘧啶、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子个数相等的结论。1953年Watson及Crick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认为两条核苷酸链上碱基依靠氢键维系结合成碱基对。由此人们对碱基互补配对的研究,不断推动着遗传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58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者之一、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综合了分子遗传学和结构化学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篇颇具影响的文章:《论蛋白质的合成》(On Protein Synthesis)。在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合成了两种新的碱基X和Y。它们的诞生在科学界引起了一番轰动,因为虽然数十亿年来,生命一直在进化,但蕴藏着生命本质的DNA始终只由四种碱基构成,即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和鸟嘌呤(G)。  相似文献   

16.
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很多教辅书对基因突变时间和原因的总结为:基因突变是由于间期DNA复制出错引起的。所以学生会认为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发生的,这样的认识是否准确呢?1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互补配对,这样,一条链的碱基限制着另一条链的碱基,碱基不能随意改变。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以前弗朗西斯·克里克与沃森发现的生命的秘密,让生物学家成为了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几乎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2003年4月,全世界都在庆祝科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英国皇家学会、医学研究理事会和《自然》杂志在伦敦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但是主角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却没有出场,他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不能让他再参加这样的公开活动了。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记住他对20世纪生物学做出的伟大贡献:和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一起发现了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今天,即使是高中生也大致知道生命代…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第五章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节中提到:“作为遗传物质分子结构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如何正确理解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呢?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与这种稳定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DNA分子由二条脱氧核着酸长链组成,两条长链互相盘旋成粗细均匀、螺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空间结构。正象二根稻草搓成绳子后,其牢度(稳定性)大大提高一样,不难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就是其稳定性原因之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与碱基之间形成氨键。氢键的力虽…  相似文献   

19.
1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并于4月2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文章“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DNA结构的发现是科学史上最传奇性的“章节”之一。这两位幸运天才的成功奥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 1 碱基互补配对类试题方法:画两条横线表示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一条横线表示 RNA 分子的链,并在横线上标出相应的4种碱基符号和已知碱基的含量,然后分析简图,得出答案。例1 若一个双链 DNA 分子的 G 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的27%,并测得 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 A 占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