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畜民”一词出自《尚书·盘庚》“汝共作我畜民”。范文澜先生认为:“畜民是说民贱同牲畜”(《中国通史》第一册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郭沫若先生说:“‘畜民’是奴隶主污蔑奴隶大众的称呼”(《中国史稿》第一册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要之,两说均认为“吝民”就是象牲畜一样的奴隶。当然,“畜”字是可训为“牲畜”之畜的。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中的  相似文献   

2.
六尺之孤     
<正> 六尺之孤,湖北大学语言研究室编纂的《汉语成语大词典》释曰:“尺,指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市尺的六寸。孤:幼年失去父亲。指尚未长大成年的孤儿。”这个解释大体不错,但给人一个疑问,尚未成年的孤儿为何仅以六尺来衡量?考《周礼》卷十三云:“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贾公彦疏曰:“七尺谓年二十知者。《韩诗外传》‘二十行役’与此国中七尺同”。“六尺谓年十五,故《论语》云:‘可以托六尺之孤’,郑注云:‘六尺之孤,年十五已下’,彼六尺亦谓十五”。《后汉书·明帝纪》:  相似文献   

3.
陈小宝 《学语文》2006,(3):47-47
“同仇”出自《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茅,与子同仇。”“敌忾”出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同仇”“敌忾”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成语。然而,各种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中的“敌”字的释义却很不清楚,对“同仇敌忾”这个成语的语法关系解释含混,导致整个成语的释义上比较模糊,影响了人们的理解,给教学造成了困难。请看:①《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张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仇:共同的仇敌;敌忾:对敌人的愤怒。指对共同的敌人抱着相同的仇恨和愤怒。②《新编成语词典》(赵晓红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相似文献   

4.
龙文余 《语文知识》2003,(11):18-18
梁延学《“镊刀”种种》(《咬文嚼字》2003年第4期)一文说:“杨澜女士有否误听误记,本人则无从考证。”人教社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第六册《作文训练·应用写作·小传》:“有否受过奖惩……”北京《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4期45页:“……有否借故寻找理由?”  相似文献   

5.
<正>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昌炳兰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正_在我省部分大专院校中文系全日制学生和函授生中广为使用.然而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汉代”和“魏晋南北朝”作品的注释和简析存在一些问题,特择出一二与诸同行试加探讨.一(一)160页“须臾,梁(目旬)籍曰:‘可行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166页(注释)[24]瞬(xu(?) n):以目示意即使眼色.《辞海》1980年版(下同1666页“(目旬)”为:x(?)n,即以目示意.《汉书·项籍传》:“梁(项梁)目(目旬)籍曰:‘可矣’!籍遂击斩守.”颜师古注:“(目旬),动目也,音舜,动目而使之也.”“瞬”读为xu(?)n通“眩”,释为“目摇”.故可知“瞬”注意“xu(?)n”为误,应读为sh(?)n.(二)16O页“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166页(注释)[28]慑(zhe折)伏:是说吓得拜伏在地,表示服从.慑:惧怕,惊惧.  相似文献   

6.
我们发现“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3本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上还存在一些缺陷,现分条简述如下。如看法有误,恳望编写者和同仁指正。一、《中国古代史》(1)第68页第11行“炀帝时,又令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城。”(请注意加点的字,点为笔者所加,下同。)“东京”应改为“东都”,才和下文一致。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1)封建经济解体问题教材第8页第3段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变化时说:“····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个结论是比较合理的。然而第9页第2行又说:“尽管这种现象(注:指洋布冲击土布…  相似文献   

7.
一注四错辨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必修本)《现代文选读·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周正逵主编·2000年6月第1版)有一篇精读课文《说“后生可畏”》,这篇课文的第94页有一个注释②[清新庚开府(信),俊逸鲍参军(照)],其释文如下:  相似文献   

8.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跟秦兵打仗,渡河以后把锅打破,把船弄沉,激励士兵不打胜仗绝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 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例如:“破釜沉舟,大干一场,不攻破这个技术难关决不罢休。”“孤注一掷”出自《宋史》和《晋书》。《宋史·寇准传》:在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亲自上阵,打败了契丹。此后,宋真宗更加器重寇准。参知政事王钦若很嫉妒,又跟寇准有私仇, 于是在真宗面前说寇准的坏话:“赌  相似文献   

9.
说起“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通常所说的牙齿。不过,“牙”在古语中还有作"牡"来讲的,《说文·牙部》上说:“牙,牡齿也。”牡齿即大牙,臼齿。后又用“牙”指称“牡”。牙,《汉语大写字典·牙部》录有:“牡,指雄性牲畜。”“牡”为什么会成为雄性的代称呢?《说文·牛部》记载:“牡,畜父也。”段玉裁指出它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说文解字注》二篇上,第五页)。“牡”字的右半部是个“土”字,在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殷契萃编》中,他认为:“土”、“且”、“士”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这就是“男根说”。许多与“土…  相似文献   

10.
“以夷款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本第 10页上有一注解 ,将魏源《海国图志·序》中的“以夷款夷”解释成“用外国的礼仪接待外国”。笔者认为这里的“款”不能解释成“接待” ,而应通“叩” ,可以解释成“敲”或“击”。现将意见阐述如下 ,以就教于方家。首先 ,“款”字解释成“叩”、“敲”、“击”是一种常见用法。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版《实用汉字字典》 ,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年联合出版的《汉语大字典》897页上都不乏其例。《吕氏春秋·爱士》中有“夜款门而谒”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款关请见” ,唐朝诗人孟浩然有“有客款柴扉 ,白云巢居子”…  相似文献   

11.
“天汉二年秋,弍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这是《史记·李广传·李陵附传》的文句.对于这一句的解释,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以下简称《资料》)375页注(28)说:“祁连天山,即祁连山.中井积德说:‘胡人谓天为祁连,故祁连山或称天山.此文祁连与天山重复,宜删其一.《汉书》单云天山,得之.’王伯祥也说:‘胡人呼天为祁连,展转传译,遂混合音义并称之.’今按祁连山有南北之分;南祁连山在甘肃,即此处所说的祁连天山;北祁连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八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编写的《汉语成语词典》第四八二页是这样解释“轻裘肥马”这个成语的: 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 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剥削阶级的豪华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一 +V”的语义问题 (这里的“Verb”也包括部分“adjective”)。数词“一”直接出现在动词之前 ,是常见的。“一 +V”的出现 ,须有一定的语境 ,并且不同语境下的“一 +V”,产生不同的作用。(一 )先行句语境里的“一 +V”这里讨论“一 +V”的语义问题 ,涉及的是复句。首先看先行句里的“一 +V”:(1 )我们·一 ·到 ,那歌声便戛然而止。(《散文》1 980年第 3期 5页 )(2 )春灌 ·一 ·过 ,活就轻松了。 (《人民文学》1 995年第 9期 90页 )(3)这么 ·一 ·来 ,我与他们共同语言就少了许多。(《读者》1 997年第 3期 2页 )(4)四下 ·…  相似文献   

14.
当前,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为世人所瞩目。为促进这一研究,特向国内读者介绍两本国外出版的有关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著作。一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系教育学讲师彼得·庞弗雷和盖詹德拉·维尔马主编的《教育的成就: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讨论和成果》,英文版,1988年由泰勒和弗朗西斯集团(在美国费城)成员法尔默出版社出版,大32开,176页(以下简称《成就》)。另一本是美国教育家彻里·A·麦吉·班克斯和教育学教授詹姆斯·A·班克斯主编的《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讨论和前景》(以下简称《问题》),英文版,1989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艾伦和培根出版社的西蒙和斯库斯特分部出版,大32开,337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其中《阮籍》一节说到:“(阮籍)有些诗的主旨,刘宋时颜延之已经说‘难以情测’。”按,“难以情测”一句出自《文选·咏怀诗注》,但这一句究竟是不是颜延之说的是一个问题。钟嵘《诗品》(卷上)评阮籍的诗时指出: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03,(9)
本期竞答题: 1.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朋友,也比喻乐曲美妙动听。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说俞伯牙很会弹琴,( )善于欣赏。  相似文献   

17.
童趣漫画     
.les月司.........王刚,你也放学了、扁么汽什么是懒惰 老师让同学们以《什么是懒惰》为题写了一篇作文。 第二天,班上所有同学都把作文交给了老师。老师打开皮皮豆的练习本:第1页上一今天好像不高兴··…尸要片扮找,.曰尸与一11训口一一一一目当了班干部,了不起,摆臭架子了··一个字也没写,第2页上也是空白,第3页上才写了一行字—“这就是懒惰。” 选自《小桥猴》2002年第10期“将”了父亲选自《少年先锋报》2002年暑假谁O黔好消息坏消息。靴昏 下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同学们都在做准备。突然,班长跑来了,说:“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  相似文献   

18.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管中窥豹”出自《晋书·王献之传》:王献之小的时候,有一次看到别人玩一种“樗蒲”的赌博游戏,王献之认为形势对那人不利。那人说:“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意思是,从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中国历史》课本第一册提到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夜袭匈奴营帐。班超对部属36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辞海》“不”字条持同样说法。但查《后汉书·班超传》和《资治通鉴·汉纪》,班超原话均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那么,“焉”字从何而来?近查新出版的《汉语大词典》一卷,  相似文献   

20.
《辞源》第四册第2923页“[护前]:袒护所为,绝不认错。《三国志·吴·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辞海》上册第1551页“护前:回护自己从前的错误。”也引《朱桓传》为例。两书解释“护前”,与“护短”相近,但是与它的本义相违背。“护前”这个词,《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也用过:“羽闻马超来降……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