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春秋时期,晋国和吴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结成了强大的联盟,共同对付称雄于中原的楚国。楚国两面受敌,使吴国的军事实力得以不断加强,扩大了政治影响,以致逐步称霸中原。而晋国由于对外战争的减少,客观上促进了国内新兴势力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智慧的厨子     
如茵 《良师》2011,(4):62-62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他执政时使晋国成为诸国中的强国。晋文公英武果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下面这个故事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相似文献   

3.
晋献公是春秋晋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只要对晋国历史做深一步的考察、分析,就不难看出,由晋献公开始创立的晋制,在春秋时期整个晋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对于“献公晋制”,史学界一般认为:它废除了宗法分封制,在晋国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推动了历史前进。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一制度沉重打击了宗法分封制,但没有能在晋国建立中央集权制。而且,此制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可以说晋国的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也与此制有关。下面针对这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唇亡齿寒     
1.春秋时期, 晋国的邻邦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相似文献   

5.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著名战役之一,史籍和史学界对于这场战争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和意义都有详细的记载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晋国军队如何自今晋西南到达今鲁西南进行战争,尤其是对晋军从晋都绛至卫国北鄙五鹿的行军路线记载和研究有所缺失,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霸主迭兴的时代,对于哪些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学界对其至今尚无定论。明晰地界定春秋时期的霸主对于正确理解春秋时期的大国及大国间关系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在梳理前人关于春秋时期霸主的论述前提下,整理出郑国、宋国、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这8个所谓春秋时期的霸主。然后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对这些霸主进行明晰地考察,最终界定出齐国、晋国和楚国这3个国家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否认"春秋五霸"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晋国县郡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郡县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精神在地方政权方面的体现,也是古代官制文化研究中的一个课题。晋国作为春秋时期的北方大国,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其郡县设置如何呢?文中从晋国灭国拓土,置县邑郡的时间谈起,进而论述了晋国置边县而内县的层次变化趋势、以至发展为赵、魏、韩、三氏的基本布局。  相似文献   

8.
我校历史系李盂存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晋国历史,并于十年前就与常金仓教授合作出版了20余万字的《晋国史纲要》。近年来,李盂存教授等根据最新发掘的考古资料和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经过对《纲要》的充分修改、补充和完善,终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部50余万字的《晋国史》。该书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晋国史》是一部记述西周、春秋时期晋国历史的地方史,从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同母弟叔虞被封为唐(晋)君开始,到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为止,前后约600余年。晋国的辖域以今山西为主体,又包括河南、河北…  相似文献   

9.
城濮之战,是我国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进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关于这次大战的战址地望,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笔者所知,共有十几种不同的说法,现分别记述于下,供研究和教学参考: 一、‘山东濮城’说(翦伯赞:《中国通史》)。二、‘山东濮州’说(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三、‘山东濮县’说(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尚钺:《中国历史纲要》、林汉达:《春秋五霸》等)。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果不笼统地把战国时期的战争简单地说成是兼并战争,而把它分阶段说清楚,更有利于中学生理解,也更贴近历史实际。战国初期晋国丧失统一机遇,中期属于七强对峙下的兼并战争,后期属于秦国优势下的统一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