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建青 《科教文汇》2010,(15):124-125
科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来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凸显科学的作用。为此,在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从生活到科学"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
科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来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凸显科学的作用。为此,在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从生活到科学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3.
生活资源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宝贵资源。立足小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挖掘、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小学生在很广阔的日常生活背景下实施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对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存在盲从心理,对权威的论断深信不疑,往往不去推敲其正确性,这种心理是科学发展的大敌。其实,“权威”也是相对而言的,任何权威也都会犯错误,因此对权威的论断也应科学地对待,否则科学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一个人只有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才能发现某理论的不足,去伪存真,进行创造革新,科学才有新的突破和发展。爱因斯坦在13岁时,首次碰到光速问题,从那时起这个问题就一直不断激励着他不停地思考:倘若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线跑,那将会看到什么结果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便产生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这么一条原理:一个运动的…  相似文献   

5.
江晖 《内江科技》2007,28(9):81-81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是一门生活科学;物理学的正确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物理知识的应用为科学家研究新的科学领域提供了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科学探究实验中逐渐实现,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探究实验才能使学生更感兴趣,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笔者认为生活才是发掘实验素材的最好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探究实验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英国公众理解科学专家约翰·杜兰特所建构的"民主模型"试图通过有效的科学传播来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实现公众与政府、科学家之间平等地交流,从而使公众参与科学决策."民主模型"从社会生活的现实视角将科学传播的有效性和科学决策的合理性统一起来.这样,科学研究理论中"公共领域中的科学"(the science inthe public domain)这一概念在作为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合理性基础的同时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诠释.所以,笔者以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为镜来反思"民主模型"的现实视角、理论前提、理论内涵和理论超越,以此来确认"民主模型"站在第三次科学研究浪潮的理论平台上对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倩倩 《今日科苑》2006,(10):19-21
动物能预测自然灾害?打哈欠会“传染”?人死后头发还会生长?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生活科学》日前评出了生活中流行最广的科学神话,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扑朔迷离、真真假假的科学神话的真相吧!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最终超越生活。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周祖汉 《知识窗》2006,(1):63-63
再加三餐 多吃香蕉 生活中,我们每天吃三顿饭.但是这种生活方式是不科学的。英国剑桥大学的营养专家根据人体新陈代谢的规律,制定了一个科学的进餐时间。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因而我们要上好科学课,应该将科学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实现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探究材料的生活化。课外研究的生活化。只有扎根于生活,科学教学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为人提供氧气,植物美化了周围的环境,请您谈谈植物和人们生活之问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乃是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存在样式,但是它的一种被扭变了的样式.早期海德格尔对科学的这种理解为他后来关于科学的论述奠定了基调.他的这种理解表明:科学的原初动机在于以理论化、客体化的方式,截断实际生活经验动荡不安的活生生之流,从而逃避艰难,寻求安宁.我们应该对此时刻保持警醒,并从科学的起源之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重新审视科学的意义和界限.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来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人很多,大多是看哪方面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15.
月儿 《科学生活》2013,(2):20-23
《科学生活》: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小儿马蹄内翻足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起,改版后的《科学生活》杂志将以全新的面貌和读者见面。创刊于1980年的《科学生活》杂志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惟一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也是为数不多的上海市重点科普期刊之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  相似文献   

17.
拉图尔的《实验室生活》被誉为STS,特别是科学人类学的奠基之作。既有研究却通常目的论地发掘其他工作与它的关联,或是试图片段地总结拉图尔此前经历对其造成的影响。研究借助博纳市档案馆提供的一手材料,重构了拉图尔对科学产生兴趣、初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以及1975-1977年拉图尔在索尔克研究所从事实验室研究的经历。研究发现,是一系列偶然的邂逅和回溯性转换让拉图尔放弃了跟随、引进美国科学社会学的执念,进而创立出独具特色的实验室人类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贺玲  王玲 《科协论坛》2010,(12):16-16
“大家知道什么是健康生活吗?”“健康就是身体好,不生病。现在,我们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所以,我们要注重健康,幸福生活。”这是笔者跟随由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组织的2010年“普及科学理论,服务群众需求”活动在云南省镇康县勐堆乡勐堆村进行农村健康常识讲座时,感受到的农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仔细观察,聆听讲座的都是衣村妇女,好奇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3,(6):5-10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科学生活》: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那么糖尿病和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密切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科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首先,科学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依靠科学,可以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传统、新习惯,起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作用。其次,科学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两个方面的变革,都是伴随着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发明而发生的。再次,科学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