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生筠的《戏剧艺术论》(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92年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戏剧理论专著。全书包括戏曲理论、戏剧理论、剧本研究三方面内容。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戏曲理论部分。毋容置疑,由于中国戏曲表现形式的自身特点,因而长期以来不少人对戏曲艺术形成种种偏见,在这种情势下戏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甚至有断档的危险,而对戏曲表演理论的研究也显得十分寂寥。张生穷先生能步入戏曲理论的研究行列,并有《戏剧艺术论》一书出版,确实是像冯刚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遭受严重挑战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南京图书馆典藏《玉梅香》传奇残本,为孤本戏曲。作者凤凰山民为清乾隆末年之后的作家。该剧创作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之后,受到《西厢记》、《红楼梦》等传统戏剧、小说的影响,尤其以《红楼梦》为最。该剧继承了文人剧作家文词化的创作倾向以及浓郁的抒情特征等传统,突破了文人传奇剧一生二旦的结构模式,在戏曲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陆林研究员长期从事元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主要学术方向是古典戏曲理论和文献研究、明清文学史实和实证研究、明清文言小说整理研究等。已出版专著《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省社科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党银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唐代文史,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唐朝与古代朝鲜半岛文学关系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崔致远研究》(韩国翰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韩文版)、《桂苑笔耕集校注》(中华书局2007年)与《唐与新罗文化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等专著。目前正在从事亚洲古代汉文学及唐代笔记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美林: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研究系列陈美林教授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迄今已出版关于古代小说、戏曲、诗文的研究著作36种,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以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系列研究成就尤为杰出。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吴敬梓研究》,是陈先生1977年  相似文献   

6.
背景链接 罗烨,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不详。《醉翁谈录》是他编纂的宋代笔记。此书保存了大量关于古代(主要是宋代)的小说、戏曲和其他通俗文学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剧论是以“曲”为本的戏剧本体论,它受传统诗学理论影响较深,晚明曲论家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中突破传统剧论观念,论剧以“事”(剧戏)为本,抓住了戏曲作为叙事学的本质特征,祁彪佳的戏曲理论具有朴素的现代戏剧美学意义,对以后戏曲研究模式的转换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我校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冯俊杰教授撰著的《戏剧与考古》一书已于2002年1月由文化艺术 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冯俊杰教授集多年田野调查之所得完成的一部专著。全书共计32万字 ,分引论、神庙考古报告、神庙舞楼的创建和普及、神庙剧场的改革与完善、碑刻与戏曲、 神庙戏曲碑刻考、神庙祭礼与戏曲民俗等八章,含有珍贵的文物图片100张,完整碑文73通 。书中多数章节已在《文艺研究》、《中华戏曲》、《戏剧》、以及韩国《中国戏曲》、台 湾《民俗曲艺》等学刊上发表,本书考述和立论均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尽可能地弥补了以 往戏曲学家不太懂文…  相似文献   

9.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全国有名的优秀出版社,她以精品迭出而闻名于世。近日又影印出版了广西桂林图书馆珍藏近半个世纪的孤本原作《陈宏谋家书》,这不仅是我区古籍整理出版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在近年内抢救孤本原作使之能公诸于世,更好地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明服务的重大学术成果。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历一六九六年)九月,是)一西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他于雍正元年(公历一七二三年)考中进士,直至七十六岁高龄去世(乾隆三十六年,公历一七七一年),为官四十八载,历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师大中文系审美文化研究室主任孙铭有教授主编的《文艺理论研究丛书》,近日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丛书计有八部学术专著:《马列文论新探》(孙铭有)、《中国古代文论概要》(秦德行硕士、王安庭副教授、全国著名学者徐中玉教授写序)、《中国古代诗话风格论》(张一平博士、副教授)、《西方小说形态论纲》(亢西民副教授)、《西方现代戏剧艺术论》(杨文华副教授)、《20世纪中国美学四家论稿》(张天曦博士、副教授)、《汉语美学》(王有亮硕士、讲师)、《电影语言现代化再认识》(裴亚莉博士)…  相似文献   

11.
《语文知识》2008,(4):F0002-F0002
王英志男,1944年生,吉林长春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生,1979年考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攻读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留校工作。现为《苏州大学学报》编审、副主编,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明清诗学研究,出版《清人诗论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礼,1986年)、《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江苏古籍m版社,1990年)、《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南京m版社,1991年)、《性灵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袁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随园性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等专著14部,  相似文献   

12.
王海明教授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4):F0002-F0002
王海明教授,1950年生,吉林白城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原理和应用伦理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台北)、《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等刊物发表伦理学论文140余篇。主要学术专著有:《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哲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相似文献   

13.
魏南江教授主要致力于电视理论及历史、影视美学研究。近年出版的著作有《影视声音造型艺术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优秀电视节目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节目主持艺术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相似文献   

14.
戏剧篇目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中国现代话剧有《雷雨》《茶馆》和《三块钱国币》;中国传统戏曲有《窦娥冤》(节选)《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牡丹亭》里的《闺塾》,还有《桃花扇》里的《哀江南》;外国戏剧有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和现代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节选)。这些戏剧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由于戏剧的篇幅都比较长,所以在课本中往往以节选的面目出现。这也决定了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明显表现为需要纵深和拓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梁化日:教授,湖南涟源人,64岁,1949年参加工作,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员,省级先进教师,全国教育学院系统古代文学研究会会员。近年来,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②③④》(编委兼撰稿人)、《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委兼撰稿人)、《先秦诗歌鉴赏词典》(编委兼撰稿人)、《古典戏曲名著鉴赏词典》(主要撰稿人)、《陕西省近百年大事记》(撰稿人);在各类刊物发表的论文有《简析(诗)以前的诗》、《略论我国远古文学…  相似文献   

16.
刘立志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诗经》学研究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已经出版《汉代(诗经)学史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和《诗经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两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近年来先后承担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研究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曹萌教授运用这组关系实现了他多年的学术理想。从2002年发表《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到2006年出版《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传播研究》和4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资料汇编》,可以明  相似文献   

18.
戏剧戏曲学是我校独具特色、蜚声海内外的优势学科,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该学科有四个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1.戏曲史研究:本方向以综合戏曲文物、戏曲民俗、少数民族戏剧、傩戏的研究成果为主要特色,突破戏曲史研究一般以朝代历史为线索,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旧有模式,别开立体、全面、多学科、互相交叉的新格局,突出中国戏曲原本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的基本特性。关注民间戏剧,注重傩戏、小剧种调查研究也是本方向的一大特色。学科带头人车文明教授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出版专著4部,参编6部。其博士论文《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获得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此外,他还在《文学遗产》、《考古》等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十篇。2.戏曲文物研究:戏曲文物研究足本学科的重要特色。在方法上,主要通过文物考古与田野调查手段,把地下文物资料、田野调查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研究中国戏曲的发生、发展、繁荣与演变情形,尽量立体地展示中国戏曲的历史面貌。学科带头人冯俊杰教授出版专著6部,参编5部。其主编的《山西戏曲碑刻辑考》是山西戏曲史料的新发现,获山西省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他与黄竹三教授主编的《六十种曲评注》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此外,他还在《文艺研究》、《戏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19.
朱崇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词学与美学,出版有《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l995年)、《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年)、《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词美学研究。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话理论研究,是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出发,参考和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民族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论精华,深入剖析历代词论家的主要观点、理论成就及其不足,探讨其词学理论的环境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蒋松源,男,上海市人,1942年生,1962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学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94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6年5月作为“人才引进”调入福建师范大学任教,2000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本校学院中囱古代学教研室教授,中国古代学博士点元明清戏曲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艺术类戏剧戏曲学硕士点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