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宋代宫廷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显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宋代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倾向于娱乐、观赏、体验与休闲,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主要代表有太祖武功、弹射、象棋、围棋、蹴鞠、马球、捶丸、相扑等.  相似文献   

2.
宋代笔记繁荣浩瀚,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城市娱乐及文艺发展的记录。本文主要通过《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宋代笔记对体育活动的记载,探讨宋代当时体育活动的情况。通过宋代笔记我们可以管窥到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高峰期中的体育娱乐文化的发展情况,在运动项目上多样繁盛,在活动形式上丰富多彩,民间市民开展的休闲体育活动极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是诗词文化和体育文化并盛的时期,宋代体育活动主要包括当时流行的运动项目、节令体育活动、女子体育活动以及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从宋诗词的体育活动描述中,可以窥探宋代体育文化发展状况,为当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突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简论宋代节令风俗中的市民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时宋代节夸风俗中体育活动的研究,阐明了我国古代节今风俗与某些体育活动项目发展之间的联系。在对宋代市民体育活动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纵向对比了其它几个朝代市民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发现出宋代市氏体育活动在中国体育史上更具独特的风彩。  相似文献   

6.
长时间以来,因受传统教育体制与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以及高中体育教学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这样一来,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其体育能力相对较差的弱点被完全暴露出来。特别是高校体育来说,既对终身体育有承前启后作用,又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内容。这样一来,可以使高校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本文主要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在终身体育论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阶段,应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摆脱出来,以增进健康、增加知识,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与终身体育习惯,以便将来健康地为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体育课的重要性也愈发体现出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快乐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增强。由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态度及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看,必须把"快乐体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只有这样,体育课才能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9.
当代的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并不是传统的包含关系,并且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应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两学科之间的联系,透视两学科在各个横向联系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逐渐剥离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根据社会需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作用,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阐述板鞋竞速运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并对板鞋竞速的教学进行分析,主要让学生了解板鞋竞速、喜欢板鞋竞速,并在学校里更好的开展板鞋竞速运动,吸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晚唐出现了以宋玉为题材的文人作品。历史的宋玉在这些作品中虽大多能本于宋玉原形,但也有部分作品对宋玉进行了文学的夸张、虚构,甚或异化,在这类创作中宋玉被艺术地加工为直言敢谏的宋玉、多情风流的宋玉、道家化了的宋玉,这种形象的塑造也与忠于原形的创作一样,表现出对宋玉充分肯定的创作倾向,共同反映了晚唐文人欣赏或颂美宋玉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蹴鞠社团在宋代诸多史籍中有零星记载,其中以南宋的"齐云社"最为著名。以"齐云社"为代表的蹴鞠团体主要担负着制定蹴鞠比赛规则、组织赛事活动等职责与任务,对宋代蹴鞠运动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蹴鞠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体育竞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观赏美体现于运动员的精神美、运动美、风格美、文化美和科技美之中。要欣赏体育中的竞技之美需加强体育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体育观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宋本《玉篇》楷书到标准楷书,有一部分文字在构件和笔画两个层次存在形体差异,其中笔画有差异的文字数量更多。这些形体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以《说文》为代表的正统字形对世人的深刻影响;追求书写的快捷、方便;审美观念的影响。总的来说,两种楷书都是既有保持理据的一面,也有消解理据的一面。宋本《玉篇》楷书对构形理据的保留程度更高,楷书在演变过程中丧失了一些理据。楷书形体演变具有三个特点:形体相近的构件在一定条件下非均衡混同;一些构件的几种不同形体之间持续的竞争:部分文字的形体进一步记号化。  相似文献   

15.
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中有大量以伦理为中心的体育思想,综合来说主要表现为顺乎自然、中和融通、身心合一的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体育理论特色,为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体育比赛欣赏能力,是保证大学生走入社会能够主动选择以体育的方式作为今后休闲生活主要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大学生今后完全脱离体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是中学生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体育运动素养、体育心理—道德素养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有机结合 ,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统一 ,是中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具体表现 .它具有兴趣指向性、身心投入性、群体互动性等特点 .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 ,有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  相似文献   

18.
论宋初百年士风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理学的光环往往误导了人们对宋初百年士风的看法,宋初士风承袭晚唐五代余风,道德节义观念缺位。宋初百年士风演进的过程,是宋代儒学复兴的过程,是道德逐步振兴、士风由颓废消沉逐步走向高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体育欣赏的概念及高校开设体育欣赏课的意义,通过对河南省部分普通高校开设体育欣赏课程现状的调查,论证了普通高校开设体育欣赏课程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开设该课程的合理性建议,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欣赏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