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通过研修培训等形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无疑,名师工作室是培养名师、造就名师,并依托名师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有效形式。近年来,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真正发挥了引领一方、带动一方、促进学科发展的功能。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名师工作室已经在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有的名师工作室则举步维艰,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作为中学政治教学专业刊物,关注、促进学科名师工作室发展实践,推广、分享学科名师工作室发展经验,从而推动学科教学、科研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刊见证了江苏省南京市李宝玉名师工作室成立、发展、成熟、壮大的过程,他们的实证文化、主题学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独行疾而众行远。在中学政治教学领域,一枝独放的名师工作室固然能令人眼前一亮,但我们更希望看到各地名师工作室的百花齐放。为此,本刊特约请江苏省南京市李宝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宝玉老师,撰文分享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希望能对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建设有所启发。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同仁能围绕名师工作室建设,探讨问题、探索思路、分享经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室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名师工作室是以主持人姓名命名,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它是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作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可在"引领"上做文章,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究""发展"为关键词,开展相应的研修活动。本文就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从九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设名师工作室,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上层次"等措施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名师为引领,以相互合作为路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实现工作室成员在现有基础上的提升,方能促进从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完成从教师到名师的蜕变。  相似文献   

5.
名师工作室是培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结合名师工作室参与、主持的经验阐述教师共同体建设策略,即文化引领,做好常规管理工作;目标导向,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跟进,让教学科研有具体抓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在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已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如何从理念走向实践却依然困扰着名师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以职业学校为例,厘清名师工作室的三个基本问题:一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把握其价值导向和功能尺度,名师工作室建设"为什么";二是要从学校的办学层面、专业建设层面和教学改革来解释其工作任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干什么";三是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构建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名师工作室建设"怎么建"。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童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8.
<正>"刘桂芹数学名师工作室"是南京市芳草园教育集团首批名师工作室之一,成员以芳草园教育集团的数学骨干教师为主。工作室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引领着团队成员做"大智、大气、大爱"的阳光教师。工作室主张在团队建设中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重将教师的个人规划与学校的培养相结合,目前,工作室队伍日渐成熟,并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赞许。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活动是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提升教育教学效能,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建设校本教研文化,是促进和保障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选择。名师工作室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既是校本教研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也将因其特有的资源和禀赋而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从校本教研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名师工作室建设,就要优化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形式,营造教研组织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做实常态教研,并搭建网络平台,以名师工作室建设带动校本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10.
名师工作室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港城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服务,汪燕名师工作室自2015年4月开始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比分析两批名师工作室类型、区域、学段、学科等分布情况;二是阐述首批名师工作室建设考核结果,分析首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三是对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在重庆市委、市教委、沙坪坝区教委、教师进修学院的支持下,王小鸥名师工作室于2015年底正式成立,由国家万人计划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正高级教师王小鸥老师领衔。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王小鸥名师工作室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带动教师成长、助推课程建设、聚力学科发展、服务学校教学的综合平台。王小鸥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操作平台间"和"价值提供者"的发展理念。为帮助成员提高理论水平、拓宽学科视野、增加学术底蕴,王小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纷纷启动。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网络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工作室效度最大化的平台。借助网络有效发挥名师作用,促进和带动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将起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和成就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建设网络名师工作室具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需要哪些准备?怎样建设?本文将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和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职教名师工作室是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的共同体,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教学交流及教育研究的平台。但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重申报、轻建设、重结果、轻过程,这些情况导致专业活动的缺失,削弱了名师工作室的功能,消减了名师工作室的育人价值,制约了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教师团队建设质量的提高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专业活动的开展,营造开展高质量专业活动的客观条件,以专业活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是名师工作室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教育发展产物的名师工作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在规范名师工作室建设、创新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以此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打造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亮点,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以教师自愿为前提,以"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合作"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教师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组织。名师工作室就是典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一个由学习者(骨干教师)与助学者(导师、主持人)共同构成的团队,具有协同与共进的内涵特征。2012年12月,渝中区名师王小毅工作室正式成立。三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工作室建设,努力探索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携手走过了艰辛而充实的研修旅程。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我们所在的地区教育局成立了由特级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名师工作室,当时设立名师工作室规定了四项任务:一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教师研究团队,促进教师研究群体的形成;二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解决我区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我区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三是组织教师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协助教师梳理教学思想,促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四是研究和探索优秀教师成长规律、发展模式,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但是,工作室运行近两年来,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名师工作室还形同虚设。为此,教师有意见,工作室的成员也有看法,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有效保证名师工作室的正常运作,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呢?以下的五个维度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界有个怪现象,就是喜欢赶时髦,新思想、好东西一出来,大家便趋之若鹜,变着法儿、赶着趟儿争相模仿。具备条件的要上,不具备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几年下来那些"好东西"遍地开花,但却已"物是人非"了。名师工作室当然是"好东西",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势必成为我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其在普教上已是风生水起,职教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如果沿袭惯例,也许过不了几年便会衰落;如果因地制宜,创新体制,真抓实干,一定可以创出一条具有职教特色的名师工作室发展之路。名师工作室建设忌"依样画葫芦"目前很多地方的名师工作室是因上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名师工作室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利于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为职业院校培养出专业教学技能精湛、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要秉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以及创新发展的理念定位,还要明确其功能定位,即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整合课程资源,支撑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等。与此同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工作室的目标定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主持人选拔标准、实施"影子培训"计划等方面,探索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些地方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组建了一批批区域性的名师工作室。由此,工作室的"内涵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建设,应该围绕团队特征进行打造,挖掘名师  相似文献   

20.
名师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和管理下,以名师带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愿景驱动、机制推动、实践带动"的"三动"策略,聚焦"团队感召力、团队牵引力、团队生长力"的"三力"模式,探讨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