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做记者十几年来,我已经去过近30个国家,收集到五花八门的记者证已经有200多张,但是我在阿富汗采访了一个多月,却没有收集到一张记者证。然而,这次采访却最令我难忘。我得到了独家新闻我曾在瑞士和美国任新华社常驻记者,出差去过的国家也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到阿富汗这么艰苦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这里不仅仅生活条件非常差,工作环境也一塌糊涂。这里的绝大部分记者都是轮换制,长的呆到2个月,短的住一个星期就溜了。喀布尔只  相似文献   

2.
我在埃及任常驻记者的几年里,跟美联社记者接触最多,曾在多次重大事件采访中与他们“真枪实弹”地较量过。尽管各为其主,胜负难分,但我在潜意识里时时将美联社记者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认识和研究美联社成为我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3.
6月2日至19日,赵紫阳总理对英国、联邦德国和荷兰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去年他访问西欧六国和欧洲共同体的继续。访问完全达到了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维护和平的予期目的,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我作为《人民日报》的随团记者,与我报常驻记者合作,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外交活动进行了自始至终的连续报道,文章已见诸于报端。《国际新闻界》主编姜克安老师邀我写些采访中的感受。我搞过较长时问的副刊编辑工作,习惯于“精雕细刻”地编写文章,此类突击性的大型采访任务,我还是第一次承担,因此,有一种新鲜感。采访中一些零星的感受在老记者们看  相似文献   

4.
庄电一 《今传媒》2006,(4):50-51
当记者20年,我有过多次异地采访的经历。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我珍惜每一次异地采访的机会。每次出去,我都如饥似渴地捕捉新闻。因此,几乎每次异地采访,我都有大量收获。当事后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我都会高兴地在心中感叹一句:不虚此行!而采访中的艰难困苦,都  相似文献   

5.
留心用心开心——采访冯志远老师的难忘经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电一 《今传媒》2009,(6):71-72
当记者20多年,我还没有为采访一个人花费过这么多时间、投入过这么大精力! 冯志远老师从上海到宁夏支教40余年、在双目失明后仍然坚持上讲台并为学生义务辅导的感人事迹,自2005年12月以来曾被一些地方媒体报道过,中央领导同志就此做出了重要批示.这些信息,令我激动.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我应该抓住这个题材!为此,我在3月初就专门给报社打了报告,提出初步设想,并开始收集素材.  相似文献   

6.
庞大的国外记者团从1980年12月到1986年8月,我作为《光明日报》常驻记者,在开罗工作。开罗是中东的新闻中心,有一个庞大的外国记者团。我到任时,正值埃及同以色列签署和约后不久,在阿拉伯世界处境最为孤立的时候,但仍有250来名外国记者常驻开罗。随着埃及同阿拉伯各国关系的改善,黎巴嫩内战又使许多驻贝鲁特记者迁往开罗,到我离任时,驻开罗的外国记者已增至400余人,中东的其他任何城市,包括内战前的贝鲁特都难望其项背。埃及政府认为新闻中心地位是政治中心地位的一种反映,很重视确立开罗在中东的新闻中心地位,采取措施欢迎外国记者常驻开罗。除少数敏感国家外,外国记者只要持有所属新闻机构的委任书,即可在埃及新闻中心登记领取记者证。有关部门还给外国记者以购买免税烟酒,使用免税汽车,免税进口新闻器  相似文献   

7.
5月7日,我在纳米比亚首府温得和克得到了南非办事处给的一张旅游签证。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获得南非签证的中国大陆记者,我十分高兴和珍惜这次采访机会,5月10日乘南非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去南非工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开始了对南非16天的访问。作为记者,我从1972年开始在非洲先后常驻了12年,采访的国家有20多个。报道中,涉及南非的题材也不少,但没有任何第一手材料,有关南非的大多是摘发一些国际会议的发言,或是转述西方通讯社的报道。 16天跑遍了南非的5个城市,所以只能是走马观花。虽然如此,我还是亲眼观察了南非,眼见为实,得到了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纠正了我过去对南非所形成的若干片面看法。我愿把这16天采访生活中的点滴见闻奉献给记者同行和《中国记者》的读者。我相信,在我之后去南非采访的中国大陆记者,定能写出  相似文献   

8.
巡回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回采访,这种采访方式,现在已不大采用了;与一些年轻的同志谈起,都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可是在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开头几次采访,恰巧都是巡回采访.现在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都按报道的内容,有固定的分工.如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文教记者,政治记者,等等.有些大的新闻单位,记者分工就更细一些,如文教记者中,又有教育记者、科学记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记者各有一个摊子,各有固定的采访对象和联系单位.如按记者的活动方式分,则有常驻记者,蹲点记者,机动记者……,活动的范围和采访的内容,一般也是指定了的.巡回采访则不同,出去跑一次,周游几个地方,巡回观察一番.没有具体采访范围,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都要看看;也没有具体的报道要求,一切由自己瞧着办.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在新闻采访领域 ,我国很多机构有常驻世界各地进行日常采访的驻外记者 ,跨文化的采访活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如何把握好跨文化采访的心理接触点问题 ,即如何很快地拉近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心理距离 ,顺利完成采访任务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在评介国际新闻稿件中发现,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同志写的通讯、消息以及花絮新闻,都具有浓烈的现场气氛,我很想当面向他求教,探讨一下驻外记者采访写作的经验。但他常驻国外,不便直接叙谈。然而机会来了,去年8月,应前苏联《论据与事实》周报的邀请,组织上决定派我前往参观访问,趁此良机也实现了我的愿望。在莫斯科的“萨律特”旅馆我同盛世良同志畅谈起来。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一些常驻第三世界国家的中 国记者来说,采访驻在国总统不算太难,有的可能相当容易。但要采访世界超级大国的总统,这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碰到非常特殊的情况。在中国常驻美国的记者中,我们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们有机会在白宫采访了当时正受莱温斯基性丑闻困扰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发生在l998年6月。克林顿总统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消息公布后,我们立即向白宫提出采访克林顿的要求。但我们得到的答复是“不可能”,因为克林顿在这以前几乎没有接受外国记者专访的先例。一位政府官员还私下对我们说,蒙…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写作》2008,(11):6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公布 据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签署第537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条例》规定,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  相似文献   

13.
赛前报道的热度之高已经初现端倪:国内媒体纷纷开设"奥运专刊",而今年起施行的《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使得国外记者的采访更加方便,报道量和报道范围不断扩大。其实,自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一些欧美媒体常驻北京的记者站就纷纷开始调整策略,增调得力人员,进一步扩充实力,一些记者站首席记者或站长甚至相继换成专业体育记者。可以说,奥运赛场的竞争尚未开始,媒体大战早已硝烟弥漫。那么,作为从1984年才开始持续关注奥运的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日,中国政府颁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取消了1990年公布的<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中对于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在华采访活动的限制(指外国记者在中国大陆采访,应当向有关外事部门申请,并得到同意),规定外国记者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即可在华采访.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我在新华社巴黎分社担任常驻记者,主管科技报道。我虽然是一个不称职的科技记者,但不管如何,总还是尝到了采访中的一些甘苦。边干边学“难”字是科技报道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因为科技报道涉及面很广,即使是科研人员也会遇到重重困难,更何况我在大学里是学外语的。我在法国的科技报道主要是涉及到医学,遗传工程、航空与航天技术、核能、信息技术等。所有这些方面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困难是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6.
我初次到国外当记者,几年时间,都是在非洲的战乱中度过的。其间,有冒着枪林弹雨去采访的险情,有捕捉不到新闻的苦恼,也有抢发重大的消息后的庆幸与欢欣。迎接我的是战争1978年10月底,我被派到乌干达担任常驻记者。一下飞机,只见机场上布满荷枪实弹的士兵,旅客被严加搜查。我惊问其故,来接我的同志不无幽然地说:“阿明总统在以军礼欢迎你。”原来,早已搞得天怒人怨的阿明政权,为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延缓其覆灭的命运,就在我前来乌干达的途中,突然派兵入侵邻国坦桑尼亚,挑起了一场国际战争。离北京前,我还担心来乌干达这样一个非洲小国无事可干。岂料,刚一抵达,就遇到战争报道这样严峻的挑战。仗,起初是在离首都坎帕拉较远的西南边境上打的。当局规定,外国记者一律不准前去采访。那怎么报  相似文献   

17.
业界聚焦     
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记者采访条例公布【本刊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7日签署第537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奥运会前夕采访布什总统,是中国十多家媒体常驻华盛顿记者的共同心愿.于是,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首席记者的牵头下,我们开始与白宫联系并提交了采访申请,等待着白宫的答复.我们知道,中国记者集体采访布什总统不容易,因为这次他不是单独访问中国,所以通常会把几个国家的记者拢在一起接受采访,而且每个国家只有一两名记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采访,难免会想到前辈们的一些谆谆教诲。比如,“脚板底下出新闻”;“生命在于运动,写稿在于跑动”。穆青同志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记者不到采访中去锻炼提高,只坐在办公室、蹲衙门,是培养不出来的。离开了采访,或者说很少采访、懒于采访,这样的记者绝不会有多大的作为……我认为一个记者除了必要的学习开会、处理日常生活事宜之外,一年中应该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在采访中度过,而不是坐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在战区采访     
我从事新闻工作30年,曾随团采访报道过国家领导人的国事访问,在国外分社,多次出入驻在国总统府,深入非洲腹地茂密的原始丛林在茅草棚采风。但我感到,最能体验记者生涯之艰险的,还是今年4月中旬到扎伊尔(现称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地区的一次采访。 以前的历次采访,从交通、食宿到采访对象,大都是事前做好安排,而且往往是他人帮助做的,自己不必过多操心。而这次去扎伊尔东部地区采访,情况则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