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美哉酸梅     
酸梅,酸酸的梅子,寒冷腊月开的花,纯沽无瑕似瑞雪,清雅芬芳缀枝头,待到他日花谢去,青色果实结满枝。看那饱满心形的玉坠子,沉甸甸地缀挂在树上,满目尽是清冽新绿闪烁。青春期的梅子,用它浓烈的酸涩向世人展现着无畏无惧的冒险精神,然而这一点青涩华年一眨眼便如流水般逝去,一层薄薄的淡黄色逐渐爬上梅子的脸颊,在浅黄色的辉映下,梅子变了,不再只是青春时期那么不管不顾一味往前冲刺的酸了,而是有了点清甜包容成熟淡定的甜美,像成熟的女子,有种说不出道不明耐人寻味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望梅止渴     
《科学与文化》2005,(3):19-19
1三国时,曹操带兵征战,长途行军使士兵们口渴难耐。曹操心生一计,往前一指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口生唾液,烦渴顿消,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2从生理学来看,这是“条件反射”所致。吃过梅子的人,知道梅子的酸味,所以一听说梅子,就会引起对梅子酸味的联想,口中唾液大量分泌,口渴的感觉就大大减轻了。3古代一位皇帝心火旺盛,口干舌燥,众医皆束手。一位太医画了两张图,一为“梅林”,二为“雪景”。皇帝终日把玩观赏这两幅画,口中津液渐生,心火消退,逐渐康复。4现代医学在做胆囊造影检查时,医生也会与病人聊起他最爱吃的食物,使…  相似文献   

3.
外包企业的增长速度,是3年10倍速。“三年后我们要扩充到3000人,这很难让人相信。但实际上3年前我们也只有40人,现在却已经400人了。”  相似文献   

4.
会调温的玻璃 英国科学家发明出一种能起到空调作用的玻璃,它能平衡温度,让人在室内感到冬暖夏凉。  相似文献   

5.
一个100多年来传说闹鬼的旅馆,最近真发生了让人毛骨悚然的闹鬼事件。更让人恐惧的是,“见鬼”的人竟然也变成了“鬼”。日前,一名科学家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与分析,基本解开了这个恐怖事件的谜底。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一直都比较欣赏“埋头苦干”的实干型的人,对于“能说会道”往往不屑一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说”越来越重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理念更为明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始重视起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克服各种障碍,明确“说”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说”的兴趣,让学生敢说,自觉养成口语训练的习惯。我们还要在教学中精心准备,认真策划,坚持各种常规训练,创设模拟情境.逐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学家捷诺曾讲过一则有趣的故事,读来颇有启发。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你所掌握的知识比我的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用教鞭在沙土上画了个大圆圈,又画了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捷诺的话揭示出一个让人深思的哲理:已知的东西与未知的东西往往成正比,“让人觉得无知…  相似文献   

8.
张宁静 《知识窗》2006,(7):50-51
最近,英国科学家们就有关“快乐”的5个话题展开讨论,让人们在寻求快乐的同时了解人为什么快乐,快乐是否保持长久等。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是极为有限的,但快乐有限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9.
“百变女神”的诞生如果向100个人询问:“是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许没有一个人会想起“她”。让我们来猜猜?是衣服?是汽车飞机?是电脑?还是赫赫有名的互联网络?很遗憾,都不对。其实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被“她”包围着:从儿童玩具到仪器和容器,从计算机到电话机到汽车  相似文献   

10.
人类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 人类一直在想办法让自己能够真正做到"死去活来".如人类眼下就在进行这样的尝试:用冷冻的办法先让自愿者"死去",等一段时间过后,再通过科学解冻,让"死去"的人复活,这样,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死去"几十年或上百年后再活过来.  相似文献   

11.
警告:变异小鸡可能咬人。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遗传变异,这种变异能够使鸟类胚胎长出初期的牙齿。该发现让现代人有机会亲眼目睹鸟类这一数百万年来从未出现的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5,(1):34-35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面临着许多次的选择。绝大多数人在做这样选择的时候,都会以他自身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所以当我们听到,有的人说他一生当中,所有重大的选择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有一丝的不相信,但是假如您坐下来,静静地听钱伟长讲他过去的故事,也许您会发现,正是因为他始终坚持了这样的选择,钱伟长才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七月的上海大学,假期的校园没有了平时的人来人往,在校园一角有一幢学校招待所,看上去十分的普通,但在二楼长年驻守的警卫却又让这里显得不同寻常。我国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就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100年前,一个名叫李约瑟的英国人在其编著的15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一个引发世纪之争的命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相似文献   

14.
欧李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36-36
欧李,学名Semen Pruni Humilis,别名山梅子、小李仁。欧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蔷薇科樱桃属灌木树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山西、河北、陕西、内蒙等13个省和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文化》2008,(3):18-19
要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男孩子,哪个不是看武侠小说长大的。不论是金庸老先生,还是温瑞安,或是古龙大侠的武侠小说里上至武林泰斗,下至走江湖的人都离不开一种著名的功夫——点穴。书中对点穴神功的描写亦入木三分,能让人动弹不得,让人忽而哭,忽而笑,或是神经错乱。但现实中到底有没有点穴这门功夫呢?  相似文献   

16.
苏婷 《科技新时代》2007,(10):59-59
刚从日本横滨抵达北京的谷口梅子快步走出机场。她有些着急——今天下午她的弟弟将参加“好运北京”小轮车世界杯的比赛,但由于飞机晚点,比赛很快就要开始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你是否愿意在身体里植入芯片,遥控家用电器,并让另一个“芯片人”接收你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我是退休公务员,也是一个搞过十多项发明、申请过六项专利的非职务发明者,我在经济上既没有致富,也没有致贫,但在发明的活动中,遇到过因发明而“致贫”的一族,也常见到因搞发明而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报道。特别是看到《发明与创新》杂志刊登的两篇文章讲到的95%的非职务发明人处于贫困状态和在非职务发明人中形成的丐帮,这种状况确实不能让人平静。国家要富强,  相似文献   

19.
也许不尽然,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一口气说出对人类进步产生贡献的众多伟人和先辈。或功勋显著、或高深莫测。凡成大业者,总是让人敬佩的。而敬佩本身就是一种神秘的距离。也许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在作祟,第一次面对李杨瑞,他的随和与平实让人感到有些愕然,距离感瞬间消然。对他的了解也渐如他那磨砺的艰程与那份“甜蜜的事业”,不由得化为一种欣然与敬佩。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澳大利亚科学家运用大脑磁脉冲刺激技术,并借鉴了用这种技术治疗心情沮丧和精神分裂症的经验,研制出一种被称为“思想帽。的特殊帽子,试图用来激发人的大脑潜质,使人们的智力水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结果让人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