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1月16日公布了2006年社会语文生活中,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差错: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2.
《出版视野》2009,(2):44-44
在表述2008年重大事件时.作者极易落入哪些语文“陷阱”?《咬文嚼字》在岁末公布了“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3.
1月中旬,《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06年我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十大差错中,名列第一位的差错是将“像”错为“象”。该杂志负责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10,(2):77-77
日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5.
业界资讯     
《咬文嚼字》公布2010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错据《新华网》报道: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010年12月27日公布了2010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0,(4):13-13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7.
《出版视野》2007,(2):43-43
近日,各报纸纷纷报道《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十大语文差错,彰显纠正语文差错的决心,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堪称刚刚开始的“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8.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08,(3):3
《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102家发涉性广告网站被“通缉”已有54家被关闭,央视天气预报女主持人起诉《羊城晚报》乱点鸳鸯谱.  相似文献   

9.
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专电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10.
《咬文嚼字》杂志在公布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时,认为涉及标点符号的唯一差错是: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窃以为这有点想当然,缺乏科学的统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上海12月21日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21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这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一、社会影响最大的语文差错:"捍"误为"撼"。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捍祖国强盛"错写成"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12.
蔡维藩 《今传媒》2008,(3):37-37
2007年年末,<咬文嚼字>杂志社隆重发布<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据报载,该刊编辑部负责人指出,"这十大差错出现的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而且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3.
误的病根     
就像报纸上常常会有文字差错一样,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也常常有口误。像央视某著名主持人在节目中称别人的父亲为家父的解说事件,甚至被《咬文嚼字》杂志推选为200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首。如果说这位主持人的口误,暴露出其语言素养不高的弱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14,(3):96-96
2013年,全常犯得十大语文错有哪些?著名语文看物《咬文嚼字》对此进行了盘点。这十大语文差错是:1.王立军“服法”并非“伏法”。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  相似文献   

15.
荣辱榜     
《青年记者》2016,(4):3
百度公司负责人被国家网信办约谈最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百度贴吧存在违法违规信息及商业化运作管理混乱、部分搜索结果有失客观公正、百度新闻炒作渲染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的突出问题,约谈了百度公司负责人,并要求北京市网信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法依规对百度予以处罚。《咬文嚼字》公布2015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27日,《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如下:一、美轮美奂。这一成语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二、黄浦江。相传和战国春申君黄歇有关,浦义为水滨或水流交汇处。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5,(1):92-93
《咬文嚼字》杂志社每年年底都要例行"咬"一下——发布十大语文差错,今年评出的十大语文差错8个来自于媒体报道。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相似文献   

18.
业界关注     
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公布日前,《咬文嚼字》编辑部向社会献出了一份耗十年心血完成的厚礼《: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该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先后组织全上海的力量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刊,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  相似文献   

19.
知识走廊     
《出版视野》2008,(1):41-46
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呆若木鸡高境界,汉族姓名拟限六个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点击天下     
《新闻前哨》2008,(2):4
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2007年10大语文差错;商品警示语让人乐翻天;另类流行语流行大学校园;小区内乱停车最高罚一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