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亚甲基蓝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5ug/mL,线性范围0.1 ̄0.6ug/mL,本方法可用于水及蔬菜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茜素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4ug/mL,线性范围0.2 ̄0.5ug/mL,本方法可用于雨水、自来水及雪水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新合成的化合物2,6-吡啶二甲酰(氨基酸)胺与部分过渡金属离子及稀土离子的配位性质.发现在pH=2.0-12.0以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该化合物可以和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310nm和420nm,组成比为21(铜离子配体).当铜离子的浓度介于1.1μg/ml-32.0μg,/ml范围时,配合物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0.44757+3.98388Ccu2+(10-3mol/L).通过新化合物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初步考察了新试剂的配位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测量了亚硝酸正丁酯分子在266nm光照射下光解产生初生态产物NO碎片的光谱,理论上拟合了该光谱,拟合光谱与实验光谱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制备碳纤电极的新方法,并研究了盐酸氨溴索在铋膜修饰的碳纤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实验表明,在0.5mol/LH2SO4底液中,用示差脉冲伏安法进行扫描时,发现盐酸氨溴索在1.10V(vs.SCE)处出现一阳极峰,且峰电流与盐酸氨溴索的浓度在6.26×10^-8~4.64×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出下限为4.0×10^-8mol/L。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范围为92.8%-102%,RSD为2.9%。将此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罗丹明B与硼钼蓝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其最大吸收波长573nm,摩尔吸收系数为1.0×105Lmol-1cm-1,硼量在0-1.6μg/25mL。此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的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8-羟基喹哪啶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为8.0的氯化氨-氨水缓冲介质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8-羟基喹哪啶与铁反应生成3∶1的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W aters Plus-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介质中,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5 nm,ε=7.82×103L.mol-1.cm-1.铁含量在0.1~5.0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pH=5.9的缓冲体系中,Zn~(2+)与二甲酚橙(XO)形成的络合物可使XO褪色.在434nm处出现负吸收,573nm处出现正吸收.两吸收值之差与Zn~(2+)含量符合比尔定律.线性范围为0~1.3μg/mL Zn~(2+),检出限为3.24μg/L.建立了以XO为显色剂,利用双波长测定牡蛎中锌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51%~0.66%(测定次数n=6),回收率为98.7%~103.1%.  相似文献   

9.
建立荧光光谱法测定贵州开阳产富硒茶中硒含量的方法,采用2,3-二氨基萘与亚硒酸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的4,5-苯并苤硒脑络合物,其荧光强度与硒的含量成正比。采用所建立方法对采自贵州开阳县多个茶场茶叶样品中硒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10批茶叶样品的平均含硒量为177.9μg/kg。所建立方法灵敏、准确,对贵州开阳富硒茶的质量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可见光(非X射线)作入射光,观察康普顿效应.利用荧光光度计,将波长400—550nm的可见光,通过一定物质散射后,观察与入射线方向相垂直的散射线及其相对强度.以可见光作为入射线同样可以观察到康普顿效应,即观察到波长大于或等于入射线波长的散射线.除此,还出现了逆康普顿效应,即观察到波长小于入射线波长的散射线.以上两种情况尚未见诸报道.通过该实验设计,在一般实验室可以较为方便地验证康普顿效应和逆康普顿效应.如果使用波长更大或更小的电磁波作为入射电磁波,来观察它们的散射电磁波及其相对强度,将有助于电磁波最大波长最小波长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胶束电动色谱技术分别检测猪饲料、猪肝、猪肉和猪尿中的5种β2受体兴奋剂.获得优化后的分离缓冲液为15 mmol/L SDS、15 mmol/L硼酸钠、p H=10、以及毛细管温度为25℃.在优化条件下,5种β2受体兴奋剂在18 min内完成分离,在0.1~40μ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其检出限(S/N≥3)在0.05~0.08μg/m L范围之间.西马特罗,莱克多巴胺,克伦特罗具有较好的回收率(n=3),分别为95.8%,93.1%,95.0%;而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的回收率较低,分别为52.3%和69.4%.被测物的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4.86%和1.25%.利用该方法对5种不同猪饲料、猪肝、猪肉和猪尿样品中的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西马特罗,莱克多巴胺和克伦特罗进行了筛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0.1mol·dm-3的柠檬酸介质中,I-催化碘酸根氧化灿烂绿褪色的适宜条件与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优化的催化氧化组合,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I-的新方法.该法用于环境样品、生物材料、食品等实际样品中的I-测定,多数常见离子无干扰,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以草酸共沉淀法制备(Y,Eu)2O3为前驱体,对比六种沉淀条件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其中在沉淀过程中添加氨水并用双加料的方式可制备出形貌上优于商用前驱体,其粒度呈正态分布;通过调节草酸过量的量、沉淀过程中添加氨水的量、合成温度及草酸浓度等沉淀条件可控制前驱体D50在2.5~8.0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山竹壳中存在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对脂肪酸合酶(FAS)全反应的抑制作用,发现具有不同官能团和取代基的化合物抑制FAS的能力不同,其IC50从1.24 μmol/L至1000 μmol/L以上不等.分析这些化合物抑制FAS能力和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一系列的构效关系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UV9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甲酯、共轭亚油酸三甘酯在不同浓度时在 200~ 300nm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用MicrocalSoftwareOriginVersion 4.0做回归分析,由线性回归给出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利用PEAutosystemXL TurboMass测得样品中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准确浓度,结合回归系数给出了测定样品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六盘水水城河的污染情况,对该河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干物质重(TSS)及pH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取样的10个样点当中,COD含量在(10~1000)mg/L范围内波动;pH维持在5.0~7.0之间,水质呈弱酸性;干物质含量为0.02~8.75g/L,且从河流上游到下游TSS总体呈上升趋势。显示了水城河水体有机废水浓度较高,污染较为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次逐增强度运动血氨(BA)、血乳酸(BLa)浓度变化规律,旨在研究它们是否可以敏感的应用于监测不同强度的运动性疲劳。方法是对3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渐增负荷运动,测量安静时、每一负荷后及恢复期心率(HR)、吸氧量(VO2)、BLA、BA。结果显示:渐增负荷运动中HR、VO2、BLa、BA都有显著上升的现象;各级负荷时的BA浓度都与安静时浓度呈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当BLa为2 mmol/L时BA浓度为33.8umol/L,BLa为4 mmol/L时BA浓度为40.1 umol/L,低强度负荷时BA先于BLA出现明显的堆积。提示:监测较低强度的运动BA比BLa更为敏感;BLa结合BA指标能更科学的反映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在茶叶提取物染真丝的过程中,使用丹宁酸和姜黄两种天然媒染剂,通过改变媒染方法、媒染剂的用量、染液pH值和染液的质量浓度,探讨媒染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媒染剂更适合前媒染工艺,在丹宁酸质量浓度为5 g/L,姜黄质量浓度为0.025 g/L,染液的pH=5的情况下,上染效果最优,且在茶叶提取物稀释5倍时,染得的织物颜色更加饱满。在最优媒染工艺下,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日晒色牢度能满足日常服装需求,且媒染对茶叶上染真丝的上染和色牢度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