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让我猜一猜,当你看到“博物学”三个字时,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了什么:达尔文目光深邃的肖像?法布尔《昆虫记》不同版本的封面?亚里士多德大堆头衔中的一个——“博物学家”?或者是博物馆里丰富而生动的动植物标本?  相似文献   

2.
钱维 《科教文汇》2014,(7):144-145
“过程写作法”作为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所熟悉,但该怎么将“过程写作法”融入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将牛津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的Task与“过程写作法”结合起来提高写作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奥德赛》是荷马于公元前8世纪创作的伟大史诗。除诗中英雄们所使用的兵器外,荷马根本没有在这部史诗中提到那个时代的技术。但诗中一个奇特的段落则是一个例外。在这段诗中,荷马对奥德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好的发明是一首诗》,诗的本质是美,好的发明当然很美。不过,反过来,要搞出好的发明,发明者的审美趣味,在发明创造中则起着很大的作用。法布尔说:“简单便是聪明,复杂便是愚蠢。”19世纪印度哲学家辨喜也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整个生活中,似乎只有昆虫。他走在路上,忽然看到一群蚂蚁搬动一只死苍蝇,就掏出放大镜进行观察,他一动不动地躺在野地里,农民上工时看见他躺在地上,收工时看见他仍然躺在原地不动,实在不能理解,都以为他是“中了邪”了。他为了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粗气跟着虫子到处奔跑。有一次,他为了不碰坏一只小虫子的腿,宁愿自己摔一跤,差点跌断了自己的腿。 晚年时,他得了重病,躺在床上。他看到几只小虫快被冻僵了,便把它们放在自己的怀里。后来昆虫苏醒了,法布尔高兴得不得了,自己的病也慢慢地好了。 …  相似文献   

6.
通俗读物出版社从一九五四年一月起,陆续出版了一套工业常识小丛书。我所看到的已经有八本:“煤的故事”(郭以实写)、“钢铁”(郑子良写)、“电气化”(郭以实写)、“水力发电”(常珏写)、“石油的故事”(张焱写)、“造机器的机器——机床”(王一平写)、“铜的故事”(袁翰青写)和“钢精——铝”(刘佩衡写)。这八本小册子是比较浅显通俗的,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人,基本上应当可以看得懂。我想,这套丛书是值得介绍给渴求科学知识的青年们阅读的。在近年来翻译的和编写的通俗科学读物中,一类是采取了半文艺形式,多少倾向於趣味化。这类读物有吸引读者的力量,并且灌输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但是,这类读物一般  相似文献   

7.
蝎子和蚂蚁     
<正>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曾对朗格多克蝎子非常感兴趣。这种外表令人恐怖的多足纲昆虫由于拥有毒针这一有力的武器,对于胆敢冒犯自己的对手,总能毫不费力地将其置于死地。为了解蝎子的毒性到底有多大,法布尔特意为它找来一些昆虫对手,为它制造作战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中考语文卷在名著考查上,不仅分值占比高、考查范围广、考查能力层级高,命题更是指向考查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与策略,充分彰显了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本篇将以名著《昆虫记》为例,详细梳理《昆虫记》的重要考点并对典型中考题型进行解析。《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被誉为“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文学经典”,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而适当写一点议论文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可以锻炼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的本领。学生如何写议论文?有人说,“文无定法”,怎么想就怎么写。其实“文无定法”的本身就说明文章是有“法”可循的!对于一个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先遵循一些法则。笔者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总结出了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三十二字法则”。  相似文献   

10.
《奥德赛》是荷马在公元前8世纪创作的伟大史诗。诗中有一个奇特的段落。在这段诗中,荷马对奥德赛国王的妻子佩涅洛佩为了找到她的硬弓,而将宫中保险库打开的过程,作了一番描述。她手持"用青铜制作,手柄用象牙制成的弯曲钥匙",将门打开: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但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在工作生活中,“听说读”的行为要比“写”的行为多。而“听说读写”之间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读是吸收,写是表达,读为写之基础,写又对读产生促进作用。从写可以看出读的能力,但不能以写来代替读。所以,我们更要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的实践中,落实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自然之怪异     
大海旋涡与吸水深洞“一道光洁平滑、黑如煤玉的水墙……不断飞快旋转,摇摆起伏,看着但觉头晕目眩。它向风喊叫、向风尖啸、向风咆哮,闻者心胆俱裂;即使是震慑天地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最汹涌狂暴时也从未向天地发出过如此凄厉的呼号。”美国著名恐怖大师爱伦·坡对大海漩涡的描述抒发了人类对其的畏惧之心。过去,船只体积较小,而且不大稳定,水手难免对漩涡格外恐惧,一些传说和神话也由此而生。最早记载漩涡神话的人,大概是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诗人荷马,荷马在史诗《奥德赛》中把大海漩涡描写成海里的怪兽,不断吸水喷水,吞噬来往的…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小学生普遍有厌恶写、害怕写的心理倾向。这严重妨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根源:一是没东西可写,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有材料可写,但不知道如何去写,真正是“眼前有景不能道”!为解决这两大问题,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4.
古代锁具的发现   <奥德赛>是荷马在公元前8世纪创作的伟大史诗.诗中有一个奇特的段落.在这段诗中,荷马对奥德赛国王的妻子佩涅洛佩为了找到她的硬弓,而将宫中保险库打开的过程,作了一番描述.她手持"用青铜制作,手柄用象牙制成的弯曲钥匙",将门打开:……  相似文献   

15.
茫茫云海 ,思索之舟出没其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因为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 ,如暗礁 ,似恶浪。思索之舟 ,使我们从容自如。驾驭它 ,人生便化险为夷。孩子一生下来 ,就充满了好奇心 ,他的嘴巴就是一个问号。思索 ,这是人类天性与乐趣。瓦特烧茶壶 ,爱迪生孵鸡蛋 ,法布尔观蝉影 ,贝多芬听鸟声……思索造就了一个个名人。歌德说得好 :“谁不用脑子去思索 ,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古人云 :“俯而读 ,仰而思。”读书离不开思索 ,华罗庚先生称此为“带着问号读书。”他每看一部新书 ,只有开头时翻几页后合书关灯 ,在黑暗中思索书里的…  相似文献   

16.
高杰 《科教文汇》2008,(22):97-97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识字太少,必然拖阅读、写话、习作的后腿。而识字多则学生负担过重,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的新教材在编写“识字与写字”时,采用了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做法,确定了识字教学的目标定位,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考作文是语文总分的五分之二,可见作文在中考中的分量之重,从1997年至2013年的中考作文题分析:每年中考作文所有题目的素材都源于的点点滴滴,都源于生活的丰富多彩,都源于生活的理解感悟。主题可归纳为:“成长”“爱”“感恩”。因此,中学生学会写生活化作文刻不容缓。本文就是从“学生要有浓厚的写生活化作文的兴趣。”“学生要有序列化的生活化作文的训练。”“学生要有写生活化作文读者意识。”三个方面指引中学生有效学会写生活化作文。  相似文献   

18.
“读”、“说”、“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读书看报能力、讲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要训练方式,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并由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经。语文教学中既要考虑“读”、“说”、“写”三者的特殊作用,又要考虑三者的整合功能。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大家听说过法布尔的《昆虫记》吗?我就是那本书的作者吉恩·亨利·法布尔。你有没有爱好和梦想呢?如果有,那么坚持下来吧!就像法布尔一样,也许某天你会梦想成真。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上课了,到果园里拔草吧。好哇!太好了,可以帮老师忙啦!我最喜欢拔草了。这样也可以借机观察到好多小动物和花草。真奇妙呀,亨利!看,蜗牛的壳上有的有花纹,有的却没有!亨利!你长大不如成为学者吧!嗯?你头脑很聪明,很适合做学者!这主意不错,如果成为学者,我就可以每天都研究自己喜欢的昆虫和动物了!喂!别偷懒呀!但是……学者又不能变成金钱!所以,我还是成为老师比…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下午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一大群蚂蚁在搬东西。想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日记,我便来了兴致,决心观察一下他们到底是怎样搬东西的。我发现地上有不少细碎的干脆面,拣了一些,又捉了几只西瓜虫和蜗牛,堆在蚂蚁窝前,为了便于蚂蚁搬运,我还特意做了准备工作——把蜗牛的壳剥掉,再把西瓜虫放在一只空的蜗牛壳里让它们“四”脚朝天,拼命挣扎,然后蹲在一旁等待好戏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