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新玲  徐薇 《新高考》2010,(3):24-28
一、与"解三角形"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的流程大致是:审读题意→设(识)角建立三角函数式→定向进行三角变换→求最值→检验作答.下面列举几例,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1.与面积有关的材料、场地等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障碍 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困难,表现为思绪的混乱,缺乏思维的程序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3.
三角函数应用题通常涉及生产、生活、军事、天文、地理和物理等实际问题,其解答流程大致是:审读题意→设角建立三角式→进行三角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列举几个具体例子,供读者参考.一、道路建设离不开三角函数例1如图1所示,某城市有一条公路,从正西方沿AO通过市中心O后转向东北方向OB.现要修建一条铁路l,在公路AO上设一站A,在公路BO上设一站B,铁路为AB部分的直线段,现在设市中心O与AB的距离为10公里.问:把A、B分别设在公路上距市中心O多远处才能使|AB|最短?求最短距离.解设∠BOC=θ(0°<θ<90°),则|AB|=|AC|+|BC|=1…  相似文献   

4.
就隐条件a^→ b^→ c^→=0^→的应用,分基本型、探究型、巧用型、综合分析型和巩固练习型五大类型进行了举例说明,旨在引起学生对a^→ b^→ c^→=0^→的重视及灵活应用,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总结步骤为: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写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方程的解→用方程的解对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但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中考试题中以“图表信息”为题材的应用题,用来考查学生通过审读表格、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即是:“从实际问题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解答原问题”.其中获取并分析、处理信息是关键的一步.由于现实生活中信息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中考试题往往用不同方式提供信息,考查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本仅举4道2002年的试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法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语言符号,构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其一般步骤是:分析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式→解数学关系式→回归原实际问题。其关键步骤是如何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理解轴对称,会利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能针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极值问题,建立几何模型解决问题.即实际问题→几何模型→几何极值问题→不等关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相似文献   

9.
<正>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实验探索、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一般采用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当然,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涉及全部,也可涉及部分,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不  相似文献   

10.
张琦 《广东教育》2014,(12):25-28
三角恒等变换问题在历年高考和自主招生试题中屡见不鲜。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和运算求解能力.主要是通过三角公式进行等价变换以达到化简、求值、证明的目的.其实三角恒等变换说起来就那么几个公式——虽然多,但是有规律:就那么几个套路一不是正用就逆用;但从实际考试效果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各类试题中有关三角恒等变换的问题,主要剖析命题切入点,以及围绕三角恒等变换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函数方程[(p∧q)→r]=[(p→r)∨(q→r)],在模糊集理论中的形式是I(T1(p,q),r)=S1(I(p,q),I(q,r)),其中p,q,r∈[0,1],T1为任意三角模,S1为任意三角余模. 给出了为QL-蕴涵时,满足方程[(p∧q)→r]=[(p→r)∨(q→r)]的解.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评价实施程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实验能力活动表现评价不仅能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初步探讨了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活动表现评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明确评价目的→设计实验活动表现任务→选择评价者和评价工具→制定评价指标→实施评价→提出改进计划。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后,要学会应用三角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关键是要善于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形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生活中找到与氯气相关的真实情境切入课题走近氯气,走进化学。从氯气溶于水得到新制氯水,过渡到对氯水成分的探究,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初步结论,增强了学生学科观念,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课的最后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化学走进生活,体现出了化学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数学题都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解题之前都要分析,然后拿出对策.对于三角求值题,由于我们都熟知它有如下三种类型①已知角→求值②已知值→求角③已知值→求值.因此,很容易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化的解法之中,甚至是繁琐的三角变换之中,而取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其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维因素和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实际应用题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题量有增无减,多数试题取材于国情国策、环保生态、市场决策、统计核算、生活生产等内容,既充分展示了数学应用的广阔空间,又可体现数学的价值.这类试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分析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关系式)→解数学关系式→回归原实际问题,其中关键的是构建数学模型.因此完成一道应用题的解答已成为从知识到能力综合测试的过程.现举例说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平面三角“渗透型”中考试题,是指与高中平而三角有关的问题。由于这类试题渗透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而对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适应新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均颇有裨益。现以一道中考题为例点评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也称为韦达定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它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联系极为密切,它们贯穿于教材的多个章节,可使教学中的许多知识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因此,也是中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的知识内容,这个知识点常与几何、三角等知识相结合,组成综合题型出现在各类试卷中,所以要学好这个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要明确知识间的联系 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作以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升华到二次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几…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坚持教学与教材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基础知识相结合、教学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能很好地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1.教材方便教师教,方便学生自学。由于课文前设计的学习要求包括语文知识、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为教和学提出了目标,为教与学提出了目标调控。自学程序与方法根据阅读规律和本课学习要求设计科学,体现了“全文阅读→分段阅读→全文阅读”和“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精读课文程序…  相似文献   

20.
知识小结 1.知识结构图 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