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末,集得这枚“太平真宝”钱。此钱外廓5.2厘米,内径0.9厘米,重48.5克。钱文为篆书,铜质,见拓片和照片。此钱锈迹浓重,似为人们常说的“开门见山”钱。对于这枚“太平真宝”钱,我查阅了许多资料,未见  相似文献   

2.
孙勇 《收藏》2001,(5):50-50
洪武通宝折五光背钱,虽不属大珍,也属稀品。近日我于友人处换得一枚洪武折五光背钱,然与普通品有所不同(附图)。该品泉面径3.8厘米,背径3.85厘米,穿0.9厘米,重18克,单点通,老生坑属开门见山之品。  相似文献   

3.
帖忠科 《收藏》2008,(8):136-136
在我的藏品中有枚镂空撕子滚绣球大化钱,钱径5.9厘米,厚0.2厘米,孔径1厘米,重29.8克。钱的面背图案一敛,边缘与穿郭均为重轮。中心图案是舞动的双狮环绕媾戏,5师子脚下踩着一个方孔圆钱式的绣球。前后两狮子的头尾用绶带相连,雄狮有鬃,雌狮无鬃,双狮形象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4.
魏咏柏 《收藏界》2013,(12):92-92
几年前,我在古钱市场淘到一枚“唐国通宝”,此钱直径约2.5厘米,重约4.5克,钱面篆书“唐国通宝”四字,体正势圆,字迹工整,笔法秀丽。  相似文献   

5.
张建功 《收藏》2006,(6):101-101
我喜集古钱,尤其对新疆红钱情有独钟。2006年春节前泉友帮我收集到一枚喀局咸丰“当百”大钱,据原主人介绍,这枚大钱是在和田地区边远农村居民家中购得。此钱本来钉在房门上作辟邪用,可惜钱缘边被钻一小孔,内外郭也遭到人为磨损,但钱文清晰,锈色包浆自然,为传世之物。钱为红铜材质。其正面铸有汉文“咸丰元宝”,文字雄峻整齐,笔力稳健,楷意浓厚。背穿上下为汉字“当百”,穿左满文、穿右维吾尔文“喀什噶尔”。通观整体钱文,笔画粗壮不失雅致,是典型的新疆喀局“咸丰元宝”大钱风格。钱直径3.95厘米,穿径1.1厘米,厚0.21厘米,重20.4克(见图)。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在内蒙古包头市古玩市场,从一名泉友手中购得两枚西夏“天盛元宝”铁钱,一枚面星,一枚背月。面星钱径3.25厘米,重3.2克,厚0.13厘米(见图),背月钱径3.25厘米,重2.9克,厚0.13厘米(见图),两钱锈蚀不严重,基本完好,字迹清晰,可能是北方干沙坑出土的。两钱字迹有所不同,背月钱字体稍大一些,属于大字版的。听泉友说是从600  相似文献   

7.
“洪武天下太平”钱,背穿上下为“圣旨”;左右为“日月明,午人存”6字。直径2.7厘米,穿径0.8厘米,重9克左右。此钱采用明太祖年号,而形制怪异,与历代官铸钱币截然不同,而其钱文繁多,书写较为随意,且存世量极少,可以肯定不属于行用流通货币。  相似文献   

8.
雷生安 《收藏》2006,(4):99-99
清代咸丰元宝镇库木质呈样钱,原为河北省保定地区民间传世品,笔者于1986年在北京收藏。此钱样为黄杨木质,直径13.2厘米,内穿1.8厘米,重114克,正面楷书“咸丰元宝”四字,背穿左右为满文“宝泉”二字,穿上下为“镇库”二字。木质细腻,色泽红润,雕刻精湛,刀迹清晰可见;钱文书法精美,劲瘦刚健,具有周容斋太史所书钱文的风貌。此木样与华光普主编《中国古钱目录》中所载“咸丰元宝宝泉局镇库钱”字体风格一致,只是木样外缘较宽。  相似文献   

9.
孙家潭 《收藏》2006,(11):135-135
“壹钱合同”铜印,近似长方形,上端呈尖角,橛钮。印面无边栏,长4.5厘米,宽2.6厘米,高4.6厘米。印背凿刻上“上”字以指示正位。印台厚实,四周呈余坡状(图1、2)。印文“壹钱合同”朱文楷书直读,其中“合同”两字为合体(图3)。  相似文献   

10.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8)
尊敬的董老师:您好!近日我购得一枚清代宝泉局“祺祥重宝”当十铁钱。此钱直径3.34厘米,穿径0.8厘米,厚0.25厘米,重15克。细观此钱,文字别致大方,锈蚀斑驳凝重,包浆老陈熟旧,距今140多年,仍然风采依旧。据史载,“祺祥”为清代同治皇帝的前期年号。咸丰十一年(1816年)七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故,年方6岁的皇太子载淳即位,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决定改年号为“祺祥”。由于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  相似文献   

11.
仇志新 《收藏界》2010,(4):90-91
该币直径11厘米,内廓径2.7厘米,穿孔径1.7厘米,厚0.6厘米,重360克,系2003年我50元购得。该币表面原有一层黑褐色包浆,惜我当时不懂行,多次酸洗醋泡.将黑褐色、铁锈红及土黄包浆洗掉。  相似文献   

12.
荐珍藏宝     
《收藏界》2010,(1):149-150,F0004
作者:卢振秀 田黄项链《福财相连》 5厘米 重量12克 目前收藏价:RMB2.58~7.8万元 推荐理由: 上品田黄,粒粒天然形状,精挑细选,随形微雕蝙蝠古钱,十分秀美!作为孝敬母亲喜寿,祝福太太生日,宝贝女儿陪嫁,绝对是最弥足珍贵和称心如意之礼物!  相似文献   

13.
一件铜瓶     
王福生 《收藏》2008,(5):93-93
去年12月的一天,我在西安古玩城买到一件铜瓶。瓶高28.5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7.6厘米,  相似文献   

14.
俞祥海 《收藏界》2012,(3):69-69
去年我有缘收得一枚日本古钱“和同开珎”,此钱直径约2.72厘米,厚约1.6毫米,属小平大样钱,与泉书上的银质“和同开珎”钱大小差不多。  相似文献   

15.
珍币二品     
天雨 《收藏界》2010,(1):73-74
新发现的“大安通宝”西夏钱 最近在家里整理过去收藏的钱币时,发现了一枚珍贵的西夏汉文小平钱——“大安通宝”。此钱夹在一串明清两代钱币中,该钱币为青铜质,传世品,包浆熟旧,钱币表面呈现绿色并经风化腐蚀而显示出剥落的包浆。钱文直读,重4.3克,外径2.4厘米,厚0.15厘米,素背。“大安通宝”四字,字体笔划较谱微细,文字工整,  相似文献   

16.
郭洲 《收藏》2006,(2):122-122
我的“抗战”系列藏品中,有两件文房用品,系抗日名将高桂滋将军定制赠送友人的礼品。一件为正方形白铜墨盒,铜质精良,工艺考究,长、宽各8.3厘米,厚2.8厘米(图1)。墨盒正面用腐蚀方法印有北京前门,门楼的砖瓦、檐角清晰可辨,街上的行人、黄包车动态十足,工艺高超。  相似文献   

17.
段宝红 《收藏》2006,(12):101-101
2004年秋集得一枚回鹘(h&;#250;)文铜钱币,钱径2厘米,孔径0.55厘米,重2.3克,面回鹘文,背平素、青铜质。因钱文不识,曾写信求教于新疆钱币学会。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其为后期回鹘钱币,钱文译为“圣命准予通行”。  相似文献   

18.
孙玉堂 《垂钓》2001,(3):28-28
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幅鲫鱼拓,鲫鱼体长35厘米,体宽13.5厘米,重1.05千克,雌性。这是我20多年中钓到的最大鲫鱼。1992年4月1日,我吃过早饭,听天气预报说天气晴朗,北风2~3级,最高气温12℃,就拿起5.4米“欧纳”玻璃钢手竿,准备些大米饭粒儿和几条蚯蚓,步行到场区后面多年没有干过的黄泥泡子。几位钓友早已占好了钓位,我只好在北面地头垂钓。  相似文献   

19.
丁惠增 《收藏》2006,(5):112-112
我业余喜好收藏名人照片,其中有一套10张1923年11月《梅畹华及其家属摄影》。这套照片全为黑白,长16.8厘米,宽10厘米,保存完好。我曾复印赠送梅葆碉、梅葆玖姐弟。梅氏姐弟为了表示感谢,曾为我题词,赠我剧照、贺卡、挂历、京剧录音磁带等。  相似文献   

20.
袁华惠 《收藏界》2011,(7):85-86
笔者近期在坊间见到一本2010年6月出版的、戴志强先生编著的《钱币鉴定》。在该著的封面及第249页有一枚钱牌,书内在钱牌彩照下注:"明·同顺泰伍佰文钱牌,尺寸:高5.75厘米,成交价:RMB3850,拍卖日期:2006-06-04。"这使我惊喜不已,因为我也藏有此钱牌,而且是从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