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彤高 《教育文汇》2003,(1):38-40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  相似文献   

2.
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民 《中学生物学》2004,20(2):11-12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类尚未克服的疾病有多种,艾滋病无疑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该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先被发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呈球形,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完全一样的单链RNA。病毒粒子进入细  相似文献   

5.
何为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1983年法国学者和美国学者相继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这种病毒;1986年将其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并将该传染病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俗称艾滋病。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因此,凡是长期发热、消瘦、盗汗、乏力、慢性腹泻,并有不明原因的多处淋巴结慢性肿大者,都可怀疑是否得了艾滋病,应立即进行血液检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从根本上说只有两个要素,第一是病毒携带者排出了体液(血液、精液和唾液等其他分泌物)…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美国诊断出首例艾滋病以来,在人类医学史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病种——艾滋病,从此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艾滋病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对待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特效的治疗药物,还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地预防。只要我们认识其传染途径,懂得科学的预防知识,洁身自爱,就可以达到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爱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爱滋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爱滋病病毒(HIV)通过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造成人们的抵抗力极度低下,最终致全身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8.
<正>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类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7,(4)
大家知道艾滋病是什么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Im 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 ,1 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 ,其病原是一种能对人免疫系统产生破坏力的逆转录病毒 ,1 983年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 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现已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确认。HIV感染人体后 ,病毒特异性地侵犯并损耗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损伤 ,临床初始表现为无症状病毒携带状态 ,继之发展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PGL)和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RC) ,出现发热、倦…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音译,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该病于1981年在美国首先被发现.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疾病.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呈球形,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完全一样的单链RNA.病毒粒子进入细胞后,其核心破裂,其中携带的酶被激活,病毒RNA逆转录成双链DNA,并进入细胞核中.HIV存在于人的血液中并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侵入T淋巴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使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人体感染HIV后,经过2~10年潜伏期,可发展成艾滋病,患者一般在2年内死亡.AIDS症状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腹泻、面容衰老和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最终导致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之友》2010,(12):4-13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这种病毒终生传染,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类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目前,艾滋病仍为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 (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 ,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 ,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简称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 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大量吞噬、破坏T4 淋巴细胞 ,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 ,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天生具…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7,(4):25-27
大家知道艾滋病是什么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一、艾滋病是1种严重的传染病:艾滋病是近20多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病毒破坏人的免疫功能,致人死亡,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避开传染途径预防。二、艾滋病有2种表现形式:1.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感染者。2.艾滋病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是近20多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病毒破坏人的免疫功能,致人死亡,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避开传染途径预防。艾滋病有两种表现形式:1.艾滋病病毒(简称 HIV)感染者。2.艾滋病(简称AIDS)病人。感染艾滋  相似文献   

17.
自1981年第一份艾滋病报告问世至今,艾滋病大有肆虐全球之势,人们谈“艾”色变,称之为世纪瘟疫.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侵入人体而引发.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使机体逐步丧失基本的防御能力.艾滋病患者最终可能患上由各种病毒和细菌引发的伺机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疾病,而健康的免疫系统却是伺机性感染的天然防线.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的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症(Acquired Immundeficency Syndrome.缩写为ADI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m Immunodeficency Vines缩写为HIV)感染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材料一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方式传播。到目前为止,今年世界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已达500万,同时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目前全世界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已达4000万左右,其中包括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在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84万人,居亚洲第二位。据分析,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累计总数的68%,经采血(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  相似文献   

20.
盲点激活     
《成长》2006,(11):12-13
艾滋病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被发现,早期病人都是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因此艾滋病一度被称作“同性恋病”。1982年,它被正式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1986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被统命名为HIV,它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