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第148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但关于勤勉义务的含义、内容与衡量标准、违反勤勉义务之责任等问题并未做出明确的具体说明,这就使得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文章拟针对以上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希望对公司法的不断完善尽一些义务。  相似文献   

2.
在“董事会中心主义”的驱动下,董事职权也越来越大,现代公司面临股东与董事利益难以平衡的困境,基于此,强化董事的义务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公司法》虽已规定董事负有勤勉义务,但是并没有对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做出进一步规定,导致实践中对勤勉义务的判断过于散乱与模糊,很难落实董事违反此义务的责任。唯有在法律中以客观标准为基调,辅之以章程的细化与商业判断规则的补充,才能在激励与约束之间做到平衡,激发董事的热情与创造力,为公司利益最大化高效决策。  相似文献   

3.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公司因某种原因怠于向公司利益的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赔偿责任,股东基于其股份所有人的地位,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的制度。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公司法上的完善,有赖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制度的完善以及经营判断准则制度的引入。这些规则能够在公司治理中起到日常性的规范作用,并在发生股东代表诉讼时成为裁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产生于英国,后发展于美国,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也为了更好的引进优秀人才进入各企业就职,我国也将该制度引进我国,但是该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还是面临很多的问题,我国公司法上对董事的注意义务以及赔偿责任都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这就不利于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那么如何进行完善规制,使得该制度更好的为我国使用呢,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小方面的讲解为问题的解决寻得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董事的注意义务及我国公司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仅对董事的忠实义务作出了原则规定,而与之密切联系的注意义务则缺乏相应的反映,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更是无从谈起。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督促董事勤勉工作,有效维护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借鉴国外公司立法及司法判例完善这一制度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公司董事责任保险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新《公司法》的颁布,加重了董事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保证了公司董事、经理在进行决策、经营的过程中,更能勤勉自律;另一方面也会压抑公司董事、经理的创新性,在具体业务操作中会影响到其才智的发挥。因此加大力度,引入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势在必行。董事责任保险能合理地降低因可以理解的经营过失而导致的责任,发挥董事经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公司资本筹集过程中,发起人和董事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对公司和股东承担信义义务。尽管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有关发起人和董事的信义义务的规定上存在一些差别,但却有很多一致或相似之处。英美法中发起人负有不得谋取秘密利益和完全信息披露的义务;大陆法中,发起人负有忠实、勤勉、谨慎的义务。董事应正确履行披露信息义务,在非货币资产评估中履行忠实、注意、审慎义务。我国需结合本国实际,借鉴国外法律,对《公司法》中关于这方面的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对破产管理人的民事责任进行认定相当困难但极为必要.从责任性质上讲,破产管理人的民事责任应以侵权责任为主、违约责任为辅.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条中的忠实勤勉义务并不明确,应借鉴其他国家认定破产管理人责任的分析框架,区分信义义务与非信义义务.对基于信义义务的民事责任,应在借鉴董事信义义务责任的基础上区分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  相似文献   

9.
竞业禁止义务是规范公司董事行为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则。判断董事的行为是否构成竞业禁止义务之违反,首先必须明确竞业行业的认定标准。竞业禁止制度的意义重大,但绝对的竞业禁止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因而,公司法应设置程序性的规制措施,以实现各方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叶敏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120-123,128
公司重整时期对公司事务的控制权从董事会向重整管理人转移,明确重整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和权责对正确适用相关法律规则具有积极意义。由于重整制度价值目标的多元性,管理人不是对债权人会议负责的机构,也不是债权人的利益代表,而应当是一个中立的机构。在债务人自行管理和管理人管理的不同情形下,重整管理人具有不同的角色和职权,但总体上管理人都应承担起信息披露义务、中立义务、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对违反义务者可参照董事责任进行追究。  相似文献   

11.
陆家豪状告中国证监会一案是中国首例因独立董事被追究行政责任而状告证监会的案例。本案中,陆家豪是否是独立董事、陆家豪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是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陆家豪是独立董事,他应当尽诚信与勤勉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独立董事的责任应当小于董事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董事责任限制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一个新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英美法系国家已颇为完善,并在许多国家的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详细分析了董事责任限制的法理依据,对国外董事责任限制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从确立我国董事注意义务,借鉴和引入经营判断规则,合理引入董事责任意免除规定,完善我国董事保险制度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的董事责任限制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董事的义务和责任制度对股份公司具有重要作用。依照公司法理论,董事的义务主要有以下几条:一、忠实义务;二、注意义务;三、竞业禁止义务;四、不得利用公司机会的义务。这些义务在我国《公司法》中有的做了明确规定,有的未做规定,有的虽然做了规定但存在不足之处。《公司法》关于董事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突出了董事个体的民事责任,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责、权、利一致”原则的要求,但其没有规定董事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则是一个立法缺漏。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董事和美国高校董事会是两个权力和责任都存在很大差别的法律主体。尽管董事会是美国高校的法定代表机构,作为董事会组成人员的单个董事却没有在法律上可以代表高校的任何地位。尽管如此,每位董事都对高校负有忠实和关注义务等受托责任,一旦违背这些受托义务,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或董事会的决策承担个人责任。美国高校董事责任制度的这些特征有助于在确保董事会集体决策权威的同时避免董事滥用职权,值得我国在高校董事会制度建设过程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独立董事制度与独立监事制度分别予以阐述 ,对比美、日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指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进而引出对于独立监事制度的思考 ,从而为解决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上提出新的思路 ,在我国引入独立监事制度 ,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董事的法律地位又称董事与公司的关系 ,它是公司董事权利、义务及责任产生的根据 ,正确界定董事的法律地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董事法律地位学说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公司法的实态 ,指出用任何一种单一的观点去解释董事与公司的关系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监督制度,有利于保证董事会独立于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经理阶层,减少控股股东和普通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为了正确认识独立董事制度,就运行相对完善的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任选机制改革、国有股权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分析,阐述了独立董事的概念、特点、职业要求,以及这一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在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沿革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了在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司的组织机构由股东会中心主义发展到董事会中心主义后 ,各国都出现了董事会形骸化的现象 ,因此 ,必须完善我国《公司法》,增加外部董事 ,改变法定代表人制度 ,改变董事会组织结构 ,限定经理权 ,设定董事注意义务 ,完善董事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信义义务内涵、董事传统信义义务的指向对象及其合理性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明晰了该义务的内在发展逻辑——公司形态、股东责任的承担、公司控制权模式以及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力量与地位的对比等各种经济运行因素的具体状态;进而论证了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的法理逻辑、现实支撑;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司法的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