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成性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而非被动地接纳教师灌输的信息,生成性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创设情境或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分析信息,构建自我对信息的理解,体验学习的过程,对信息进行整合最终做出合理的推论.  相似文献   

2.
据新课改精神,教学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而且更应该是生命体悟有生成性的课堂.通过余弦定理证明时数学情景导入思考一题多解,体现高中数学课堂学习应该是慢悟的过程,有师生积极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从而让学生幸福成长着.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重视的依然是课堂的教学本质,但教学方法的变化使得教师可以更便利、直观、具体地设置恰当教学情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强大助推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将数字化教学手段更高效地结合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以《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为例,在概念课探索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理解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本质和合理性.在课堂上,加强信息技术对课堂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理科人才,尤其是高中数学基础优秀的学生需求量特别大。高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高中数学知识比较繁杂,不好被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有效的解决方法无非就是建立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让高中数学教学更生动化。只有构建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改变学生高中数学知识不扎实、不爱学习高中数学的现状。每个老师都应该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对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重,学习任务大,往往给学生和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负担.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也被不断地提出,本文就针对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动态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过去强调教育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动态生成性是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努力创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数学也是如此,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探究、生成的过程.那么数学知识如何生成呢?教师在生成性课堂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就高中数学这个学科如何开展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转变观念,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示范者传统的教学活动把“教学”和“教研”彼此分离,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成长为专家学术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学科,是高中教育教学的主要科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比较大,且在新课程目标推动下,为推动数学教学有效性而开展的生成性课堂也开始得到不断的提高。本研究就高中数学生成性课程的构建概况进行详细分析,旨在让更多有需要的同行以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贯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学会学习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预设,又要合理对待生成,及时敏锐地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并通过合理开发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探索、分析、抽象、概括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数学本质,提升思维品质,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出现较大困难.作为教师需要通过融入信息技术,运用微课、智能课堂等技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助力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科中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数学学科中的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都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高中新课程改革更关注数学概念的过程性学习,要求概念教学应围绕"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而展开.概念的生成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步呈现、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学案导学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如何体现数学概念的生成、促进学生掌握数学概念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是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重点学科,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要重视,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以及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生成性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对这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关注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必须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同时关注数学知识的静态形式和动态形式,合理重组、拓展数学知识的生成点,并在课堂上捕捉和提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推进学生数学经验的自我生成和数学知识网络的自我构建。通过对数学知识生成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的定位、生成性内容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捕捉、生成性评价的构建等环节的思考,可以构建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执行力”是指他们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主动学习能力,是通过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体现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动”起来,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获得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对教师解题思路的模仿和对数学习题的记忆不能促使他们实现在数学中的创新能力。只有让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展现学生思维的场所,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才能让学生不断探索数学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力主要是指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和能力及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构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知识、态度和能力的总和.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力,而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学力发展型课堂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构建学力发展型课堂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整合开放的、生成的、发展的教学内容,在“自主、讨论、引导”中创设自主、合作的情境和积极创造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是一项关于现代教育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活动.这一学习理论倡导在教育中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是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开展的重要探索方向,以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创建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的重要探索成果.文章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与具体应用策略,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时都会产生很多新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它是一种动态性的资源,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对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进行开发与培养,从而从根本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许多学校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关注度不高,或没有充分地利用.教师经常采用“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非预设性生成"是学生不满足于课程学习目标而对知识做出的一种自主性探究,是课堂中的宝贵资源.正确处理好"非预设性生成"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高中数学教师应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促进课堂预设生成的同时,善于捕捉学生的动态生成,并因势利导,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与发展创新的平台,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落实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独立型、自主型人格的培养.教师作为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建造者及引导者,应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教育智慧,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综合实力提升创造条件.与此同时,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帮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限制,为学生创建更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改革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提出的要求,对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等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这就要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实现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了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本文探讨指导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六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