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习题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习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高中数学新教材无一例外地配备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蔡上鹤先生认为"教科书由正文、例题和习题三部分有机组成的".[1]余元庆先生认为"习题是中学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配备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2]波利亚(G·Polya)先生也曾指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道重大的题目,但是在解答任何一道题目的过程中都会有点滴的发现".[3]可见,习题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习题在《数学》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解答《数学》教材上的习题,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还可以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但是许多教师在审读教学教材上的题目时,总感觉不太切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所以经常会改动习题的内容与形式,想让练习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但是由于改编时没有研读教材题目的内涵,造成改过的练习题更加不适合学生,甚至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单元第53页中第6题的两次教学,谈一谈自己对改编教材练习题的看法.笔者在教学之前备课这一道题目的时候,总感觉这一道题目太简单了,所以笔者在备课时,决定对这一道题目进行改编.  相似文献   

3.
以顾泠沅提出的数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为依据,对中美教材"二次方程及函数"的习题进行比较,可发现:4个水平中,水平-1操作性记忆水平和水平-3说明性理解水平的题目,中美教材所占比例相似.水平-2:概念性记忆水平的题目,中国教材给与了充分重视,安排了更多练习.美国教材中水平-4的练习题类型较丰富,注重开放题、推理题、非常规题,也注意培养学生一般化(归纳)的能力.而中国教材不但在数量上很少,而且类型也较少.  相似文献   

4.
正一、教材习题特点分析1.习题数量较多,体现函数知识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纵观整个章节,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习题遍布在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以及复习参考题中,其题量统计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道习题为例,介绍几何图形中函数问题的特点和解法.一、解读课本题目例1(第57页第16题)如图1,△ABC中,AB=8,AC=6,BC=9,如果动点D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运  相似文献   

6.
<正>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都是通过筛选的题目的精华,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它们的解题方法和结论本身都具有广泛迁移的可能.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立足课本,充分发挥课本例、习题的作用,能有效地避免题海战术,不但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数学素养.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十八章《四边形》中一道习题结论在反比例函数中的应用来看这一类试题.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苏教版)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并出版,预计将于2005年秋季进入教学实验.读完苏教版教材"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一章,与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中的"函数"一章比较,发现有了不少改变.教材的改变必然会带来教学的改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将学习苏教版教材的感触写出来与大家一同研讨.  相似文献   

8.
正一、高中函数教学现状1.高中函数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一,是数学教材的问题.较之于传统的教材,高中函数新教材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高中函数教材进行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导入,且在部分章节后面增加"实习作业"、"阅读内容"等环节,有助于扩大高中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函数知识发现生活生活当中的问题,帮助高职生分析、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函数教材知识体系安排仍偏向于数学的严谨推理和形式化表达,缺乏知识渗透、背景联系、知识拓展;和教材相关的思想方法主要用于解读数学题目,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函数的对称性在解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函数的对称性解题,往往能避免烦琐的计算,简便快捷地解决问题。一、对称性函数的表达形式对称性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从题目抽象的数学符号中发现"该函数是否具有对称性",以及"具有怎样的对称性"。熟练掌握对称性函数的表达形式,能方便我们从题目中发现对称性。归纳题目中常出现的对称性函数形式及特点如下:1.轴对称的表达式(1)若函数f(m+x)=f(m-x),即  相似文献   

10.
正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期末复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教学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看似简单的题目,为什么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呢?【望闻问切究错因】学生出现的错误解答是:3+3=6,9-1=8,9-8=1。1.对题意理解不清晰教材中,解决问题常常是图文结合,有些条件在文字中直接告诉学生,有些则是在图中寻找,这对学生的读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11.
分段函数是指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 ,其对应法则也不相同的函数 .分段函数是一类表达形式特殊的函数 ,是学生学习函数的重点之一 .新教材中分段函数出现在函数的表示法一节 ,其中分段函数占了此节例题、练习、习题的三分之二强 ,可见新教材对分段函数的侧重 .近年高考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题目也不断出现 .在本地区 2 0 0 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数学评估试卷B(普高 )中有一道关于分段函数的简单解答题 ,题目如下 :已知函数 y =f(x)的图象如图 1所示 .求 :(1 ) f(x)的解析表达式 ;(3分 )(2 ) f(x)的反函数f- 1(x) .(3分 )根据对高一 60 0多…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重要教学素材.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典型性,是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材的使用,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典型例题习题,提升学生思维,渗透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第19章的复习题中一道几何题为例,谈谈对课本中习题进行多角度变式探究的做法与思考.一、题目和解法题目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为边BC的中点,∠AEF=90°,EF交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经历思维的发散和聚合,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有个顿悟于心、后发于行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将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渗透于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本文以一道习题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引领学生深挖教材、多角度探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一、挖掘教材,合理推广题源(苏教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和方程"第42页习题)在△ABC中,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本中,许多习题都具有典型性和可塑性,研究这些题型,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功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时对促使学生钻研教材,提高解题能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6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习题6):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取2019年出版的四版教材中“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这一章的习题为研究对象,对比四版教材数学核心素养类型和水平划分.研究发现,不同版本教材侧重的数学素养类型不同,四版教材习题对数学运算素养重视程度较高,对数学建模素养重视程度较低;习题的素养水平分布不均并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习题是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对教材中习题的处理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解”,还要着眼于让学生在会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发现习题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以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思维训练功能。如六年级数学教材有这样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17.
<正>合理地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挖掘和拓展课本中的习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必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以教材的一道习题为例,抛砖引玉,期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题目在△ABC中,D、E、F分别是AB、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内容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重要性质之一,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其研究过程渗透探索发现、数形结合、归纳概括等数学思想方法."函数的奇偶性"概念的建构过程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较高.2.教学目标定位《课程标准》给出本节教学目标: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奇偶性.现行苏教版《数学(必修  相似文献   

19.
正教材是教学之本,教材中有教师开发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文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3"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应用"中一道探究·拓展题,总结出求二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值的方法,并且提出应用该方法解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题目从函数角度看,Cr n可看成是以r为自变量的函数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中,涉及了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函数模型——分段函数.这一模型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但教科书中只以例题形式出现,并没有深入系统地介绍,导致不少学生对其认识肤浅模糊,解题中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本文就分段函数问题的特点和应用作一介绍,供参考.一、分段函数的定义及特点分段函数是指表达式分段表示的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