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术欣赏课程作为高中生必修的一门非文化课程,必然有其重要作用,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不重视高中生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将美术欣赏课程列为学习的重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美术欣赏能够提升审美趣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将学生塑造成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振东 《考试周刊》2013,(19):173-173
美术欣赏是高中学生所要学习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佳方法。利用美术欣赏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但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太乐观,那么如何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呢?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高中美学欣赏课程现状,总结美术欣赏课程的特点,探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美术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育人观,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把美术课程划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实践四大学习领域,打破了传统美术对各门类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分类,响亮地提出了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的美术欣赏课多数是被当做非美术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开设的,但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一接受”以及“如何教别人学会欣赏”所涉及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并没有因其课程的边缘性而有所减弱。笔者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切八,浅析美术欣赏课的一般教学模式,着重论述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欣赏视角的选择和美术作品的欣赏评价两个问题。并最终导向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独立的美术欣赏能力这一欣赏课教学目标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发展,美术学科在中学学校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开展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实际,并基于农村初中学校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开展农村美术欣赏教学课程的具体措施,为相关美术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指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打造全新教学形式,注重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增加艺术修养。为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学生欣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及诉求结合,创新授课形式。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依旧存在问题,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提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杜亚萍 《学周刊C版》2020,(1):153-153
新课改指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打造全新教学形式,注重学生思想品质教育,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增加艺术修养.为了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学生欣赏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及诉求结合,创新授课形式.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依旧存在问题,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提出提升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庞涛 《孩子天地》2016,(8):203-204
当代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不断推进,美术欣赏课程在学生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让学生了解美术与自身、与社会及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体会美术文化,培养人文素养。高中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阶段,对如何有效地进行美术欣赏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中美术欣赏课,一直被美术教师们认为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因为当前很多中学美术课除了初中开设了一点素描、色彩的临摹课程以外,类似书法、中外美术史论、美术欣赏等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很多学生对美术常识和美术史论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所以新课改把美术欣赏课作为高中必修课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程中,由于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应当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从以情境带动学生欣赏、以生活引导欣赏评述及以讨论交流欣赏感受等方面探讨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程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叶晓彬 《学苑教育》2021,(11):67-68
为促进美术欣赏教学的高效性,我们引入智慧课堂构建模式,以期深化小学美术欣赏教学。通过教师教学实践探索,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入智慧课堂构建策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教师在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创设媒体欣赏情境、推出艺术欣赏活动、延伸实践欣赏训练,都能够带来全新学习成长点。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提倡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美术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们对于美术欣赏的理解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了美术欣赏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程经历了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的转变。立足于美术新课程改革背景,中小学美术欣赏课程表现出一系列不确定性,重新构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人视角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为我们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间美术资源非常丰富,形式非常多样,极具艺术性和创造性,以及趣味性等,尤其适合在幼儿美术课程教学中运用。对于幼儿园来说,在实施美术课程教学时,应正确认识民间美术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精心选择民间美术资源,供幼儿学习欣赏,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审美体验与情趣。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聋人的美术欣赏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聋人越来越多选择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但就业前景并不十分看好,除了由于自身缺陷与人交流困难外,难以拥有与健听人水平相当的审美也阻碍了聋人与健听人在工作中的思想交流。美术欣赏作为启发聋人审美能力的基础课程,对聋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提高聋人的美术欣赏能力应当引起广大特教教育者的重视,如何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聋人的美术欣赏能力,也势必成为聋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是每一个美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新课标下小学美术课程的欣赏教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小学美术欣赏不受重视,小学美术欣赏教师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小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堂的兴趣低。教师应根据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分析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美术基础课程、美术欣赏课程、美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并对多媒体美术教学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美术欣赏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精神活动,美术欣赏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通过直观感受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真探索正确而行之有效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我特尝试提出以下几点美术欣赏课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聋生美术欣赏课程出现的问题,结合特殊教育的对象,按照特殊教育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提出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特征,以及审美价值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高中美术欣赏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高中阶段学生心理的特征,审美价值与评价成为教学过程主要实施手段,本文针对高中美术欣赏的教学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