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能方程是近代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教材对质能方程的介绍并不多,许多学生试图从对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角度来理解质能方程,结果造成对其理解上的一些错误.本文简单归纳并解释一些学生容易产生的误区,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2.
质能方程是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教材对质能方程的介绍不多,许多学生试图从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角度来理解质能方程,结果产生了许多困惑,本文归纳并解释这些困惑,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质能方程E=mc^2是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质能方程揭示了物质的两个属性,即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能量间的本质关系,它是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对于质量和能量间关系的理解,在平常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甚至出现错误的理解.下面笔者谈谈对质能方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质能方程是原子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但是有的学生由于理解不全面,对此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现将其列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教材关于质能方程的介绍是十分简洁的,人教版2007年版《选修3-4》"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一节中对其的描述如下:相对论另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E是它具有的能量.人教社2019年版教材对相对论的内容进行了整合,质能方程只是出现在《选择性必修三》"核力与结合...  相似文献   

6.
质能关系的发现成为近代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中学物理教材从认识原子核能的需要出发,对质能方程作了简要介绍.由于质能关系与学生对物质世界的传统认识相矛盾,从而造成了他们对质能关系的理解上的诸多障碍.对此,本文以问答形式对疑点较多的问题给予解答,以期对学生能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质能关系有所助益.问 质能方程给出E=mc2,能不能说质量就是能量?答 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两种属性,质量是物质惯性的量度,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度,任何物质都有质量和能量.在质能方程提出之前,人们认为这两种属性是相互独立的,即物质所…  相似文献   

7.
质能方程是原子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但是有的学生由于理解不全面,对此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现将其列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赵永诚 《甘肃教育》2009,(13):43-43
在校本研究活动中,有些教师认为,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是原子物理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但由于教材对质能方程的介绍并不多,当其用经典理论来理解质能方程时,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在核反应中有质量亏损,物质消灭;有核能释放,能量增加;在此过程中质量变成能量,质量、能量均不守恒等。其实,这些论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物理有关“质能关系”部分,教材只给出了质量和能量间的当量关系式,即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没有对该方程作明确的解释,所以学生除了把质能关系误解为质量可以变成能量外,最容易形成的错误观点就是“物质消灭,能量创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理解及时加以澄清,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用一个由于核反应出现的“质量亏损”问题作为例子来进行详细的剖析。当两个缓慢的氘核(d)相碰后发生的核反应式为 d+d—→t+p(1)反应产物是高速飞出的氚核(t)和质子 (p)。经计算发现该体系反应前后的静止质量不相等,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了Δm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  相似文献   

11.
"用方程解决问题"是义务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它,需要经历"排除干扰"、"区分异同"、"寻找联系"、"返璞归真"四个层次.一、排除干扰义务段教学刚开始出现解应用题时,用的是算术法,从七年级开始才正式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由列算式改为列方程,有些学生一时间不适应这种改变.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常受到按算术方法列算式的思维方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参数方程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导致学生在平时解题中很少想到应用参数方程.函数、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用参数方程就显得十分方便.运用参数方程不但可以快速得出问题的结论,还能简化计算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参数方程,理解和领悟参数方程的内涵,把握其实质,增强参数方程运用的意识,才能在解题中巧妙地运用参数方程进行求解.一、参数方程在多元函数最值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算法是对一类问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解方程是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它有较一致的方法和步骤,是算法思想的重要应用.因为方程求解的程序性,学生即便对算理不理解,套套程序,也能够获得方程的解,所以日常教学中,方程求解的原理多不受重视.重解方程的"操作性",轻解方程原理的"理解性",其后果往往是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简洁的解法,缺少对解法合理性的批判能力,从而也就难以形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深刻内在联系,实现了质量和能量的统一,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质能观念.因此,笔者认为质能方程的教学重点应落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质能关系,深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上.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提高科学复习课有效性已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实,复习课是取得中考胜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为,有效的复习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可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理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2.能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在系统地梳理知识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17.
在不少著述或教材中,学者们往往在对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的阐述上措词马虎或含糊,常常导致学生或读者的怀疑甚至错误理解,本文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予以辨析,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质能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物理》(必修本 )第二册“核能”一节中 ,教科书中叙述了质量亏损和质能方程后指出 :“物体的能量增大了质量也增大 ,能量减少了质量也减少 .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的质量亏损 Δm,正表明它们互相结合过程中放出了能量ΔΕ=Δm· c2 ”.对这段内容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误解为 :“经过核反应以后 ,系统的质量因亏损而减少了 ,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 ,当 1 90 5年爱因斯坦从狭义相对论理论得出质能方程这一结论以后 ,不少物理学家也曾经对质能方程的本质有过错误的理解和解释 .他们把物质和质量混为一谈 ,把…  相似文献   

19.
质能方程与核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利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动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质能方程.质能方程是制造原子弹和核电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原子物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原子和原子核一共有9个考点,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原子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图、质量亏损、质能方程和核反应方程等.试题的特点:多数是以选择填空为主的识记理解题,兼顾推理分析,考查的能力要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