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家电领域,是一个技术性名词,被应用到出版领域并引起重视,始于2009年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对其进行的定义:"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该定义出现后不久,"纸质出版将为数字化出版所替代"的提法出现在各大媒体.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等传媒巨头相继宣布关闭其纸媒业务.纸质出版的未来一时间颇受担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媒体"一词在业界频频出现。何为"全媒体出版"?目前业界尚未对其作出精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全媒体出版"就是通过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内容进行出版。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媒体、光盘形式,还包括互联网、手机、  相似文献   

3.
文心 《出版参考》2009,(14):1-1
2008年年底,在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刚刚上映之际,其同名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亦在京以全媒体出版方式首发,自此国内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也该穷人发财了》、《刘谦自传:见证奇迹的人生》等图书都宣布采用全媒体方式出版,各种媒体对全媒体出版进行了广泛报道,有关单位还举办了全媒体营销的研讨会,在日前举办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全媒体出版更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惊呼,全媒体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背景下,图书的形态大大延伸,知识的表达方式和传播体系越来越多样,"全媒体"复合出版的趋势日益明显。传统纸质出版在新媒体背景下积极拓展阵地,开发面向不同媒介形态的文化产品,建立跨越各种媒体类型的出版格局,发展纸质出版之外的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全媒体"出版的战略转型。出版环境的改变对编辑人员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清海 《编辑学报》2011,23(6):535-538
数字出版的本质是出版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出版的优势和市场的发展必将使传统出版引致跨媒体出版,而后至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全媒体出版的含义在于以经济的眼光看待不同媒体间的综合运用,以求最小投入、最优传播、最大收益,显然,它不是指同一内容资源在不同媒体问的翻版出版,而是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了适应性的编辑加工。立体化营销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对全媒体出版产品的全方位整合营销。全媒体出版的“全”并非仅指媒体类型要全盘考虑,还指同一媒体不同形式的产品也要全盘考虑。不同媒体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必须努力使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达到最小成本、最佳表现、最大效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整体规划经验可资参考。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的全媒体战略应各有不同,要各取所需。Springer以及《金属加工》《中国家庭医生》等的探索与实践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出版是指图书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质图书出版,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多种载体同时发布。近年来,全媒体出版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与热议。自长篇小说《非诚勿扰》开创国内全媒体出版的先河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的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也  相似文献   

7.
论全媒体出版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中文在线凭借电影《非诚勿扰》的影响力,将冯小刚的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全媒体方式出版。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图书的全媒体出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出版已由原来单一纸质图书出版延伸至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等,如《非诚勿扰》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阅读器、手机阅读等四种形式同步出版,其中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传统纸书出版,中文在线获得该书数字出版独家授权,并与汉王、移动梦网等共同实现多渠道的同步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8.
随着出版载体由纸质媒介向数字融合的发展,全媒体出版成为新常态,在大力倡导降本增效的今天,行业培训教材出版必然也要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也势在必行。本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热点培训教材》为例,分析了数字资源引入行业培训教材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字资源在行业培训教材中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出版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文化传播产业,当科技裹挟文化席卷全球,数字媒体冲击传统出版时,全媒体出版诞生了。面对我国全媒体出版"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却也看到了其文化传播的强大力量。透过利弊,通过解剖,立足时代主题,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特色的全媒体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10.
研究图书编辑的创新理念与角色转型,有利于使图书出版行业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得到更好发展,为此本文对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图书编辑的创新理念与角色转型方面进行了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出版物、移动传媒等媒介作为全媒体出版模式,在如今的媒体出版行业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优势,对纸媒造成极大冲击。此外,零散阅读的出现,也使纸质出版物、传统的图书出版概念不再受欢迎。数字阅读已在读者群体中广为流行,令图书编辑工作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出版市场的新环境,图书编辑必须在概念上进行创新,在角色方面上及时转变。因此在多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应抓住时代机遇,跳出传统角色,实现主体观念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的理解2008年至今,一个名为"全媒体"的词语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学术界对全媒体没有公认一致的定义,主要观点有"营运理念(模式)说"和"传播形态说"。前者的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她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12.
博客图书文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义及特性 1.定义辨析 将网络上的博客资源转化到传统的纸质媒介上到底是"博客出版"还是"博客图书"?这是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 在笔者看来,"博客图书"是个更加贴切的定义,指将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博客文本资源转化到传统纸质媒体上出版的图书,是新、旧出版方式的调和、互补与相互借鉴.而"博客出版"则隶属于"网络出版"的大概念之下,是网络出版的一种更加活跃的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数字出版活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出版活动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文章通过历史溯源和文献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理念坚守包括两个层面:出版物要坚持党性原则,受众传播要坚持出版的人民性,其中,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第一要义.百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融合创新包括:出版媒介已从纸质媒介发展到全媒体;监管主体经历了从"政治家办报"到"党管媒体"的发展;出版生产始终坚持联系群众,因时而变,尊重时代规律,结合社会实际.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全媒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8年以来,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然而,何谓"全媒体",学界至今还没有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这种卷入式的信息传播洪流中,传统图书出版从不以为然,到震惊恐慌,再到整合转型,其在时代变革潮流中经历着自身的重新审视、梳理和拓展。文章试以"冲击""机遇""共赢"三个关键词来阐述进入全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图书与数字出版的关系,为传统纸质出版的从业者如何应对时代变革,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喉舌和主流媒体,为了在全民阅读中更好地发挥旗手的引领作用,中央电视台顺势而为推出了《朗读者》。文章在阐释了作为文化新业态的《朗读者》之后,从跨界整合资源、全媒体营销和多项互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其热播的原因,并认为其对我国文学出版的启示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优质内容"的全媒体出版是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基石,以"意见领袖+新媒体"营销提升文学作品乃至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对目标读者展开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全  游苏宁  干岭  韩静  徐静  袁庆  宁田海 《编辑学报》2011,23(2):134-136
全媒体出版的出现,标志着出版业正发生着新的变革,必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的优势是高度的学术权威性、具有全媒体出版的基础、出色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劣势是全媒体出版的基础建设存在不足、杂志质量仍需提高,机会是政策的引导、市场的契机,威胁是国外出版集团的竞争、数字化出版势必导致纸质期刊发行量下降、终端数字设备的制约、目前对科研成果评价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出版时代到来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年底,在冯小刚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刚刚上映之际,其同名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亦在京以全媒体出版方式首发,自此国内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也该穷人发财了>、<刘谦自传:见证奇迹的人生>等图书都宣布采用全媒体方式出版,各种媒体对全媒体出版进行了广泛报道,有关单位还举办了全媒体营销的研讨会,在日前举办的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全媒体出版更是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惊呼,全媒体出版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9.
陈功 《编辑之友》2011,(11):41-4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球出版产业正式迈入数字时代,瞬息化、数字化、多元化成为现代出版数字出版产品的关键词。图书形态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阅读内容不再局限于地域之间,购书渠道不再局限于实体书店,表达渠道不再局限于口碑传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密集出台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和出版传媒行业发展诸多利好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出版传媒业跨越式发展的时代终于到来。另外,在数字出版、新媒体、新技术的冲击下,出版传媒业公司的转型也迫在眉睫。本文以新闻出版业上市公司为例,分析研究其转型路径和多元化投资之路,总结其在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从选取的案例来看,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采用投资、并购和重组等手段进入数字出版、在线教育、影视娱乐、互联网等领域,核心逻辑主要包括在巩固和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纸质内容数字化,全媒体传播,同时以内容和资本为纽带,探索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