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和认知工具之一,隐喻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认识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文试从上/下、up/down隐喻意义作对比分析,得出英汉两种语言在空间隐喻上的相似性与相异性。  相似文献   

2.
方位隐喻是隐喻中既常见又较重要的一种,它是人们参照空间方位概念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由“上/下”域(up/down)生的隐喻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位隐喻,它以uP/down的空间意义为核心拓展出一系列丰富的隐喻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和认知工具之一,隐喻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认识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本文试从英汉颜色词的对比分析,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揭示隐喻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重要的思维工具和认知工具之一,隐喻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认识了世界。本文试从英汉颜色词的对比分析,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浅谈隐喻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辞格,是雄辩术的一个分支,一种与明喻、借喻平列的比喻类型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认知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运用这一工具进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隐喻通过扩展我们的语言来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借助隐喻人们创造新概念,创制新词语命名新事物。隐喻造词是汉语造词的要法之一,其编码过程生成机理,蕴含了汉民族丰富的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6.
张静  吴陈颖 《考试周刊》2008,(48):74-76
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语言中的隐喻是一种以词和句子为焦点,以语境为框架的语用现象。隐喻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本文主要根据隐喻的句法和结构特点,从词类角度对隐喻的基本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描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隐喻本质和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辞格,是雄辩术的一个分支,一种与明喻、借喻平列的比喻类型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认知的工具,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运用这一工具进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隐喻通过扩展我们的语言来影响我们的思维认知,借助隐喻人们创造新概念,创制新词语命名新事物.隐喻造词是汉语造词的要法之一,其编码过程生成机理,蕴含了汉民族丰富的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8.
隐喻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以隐喻手法表达“比较”语义,在语用上就形成了含有隐喻机制的比较句.本文以隐喻干预的三个不同层次为切入点,初步探讨隐喻干预机制在比较中的运作.二者可以组合、渗透.对比较句的研究从语法句式切入,拓展至语用及认知层面,将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星 《考试周刊》2012,(25):74-76
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给学习者掌握词汇造成了难度。然而,从认知角度上讲,英语词汇中的多义现象很多都是从本意通过隐喻延伸而形成的。了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把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及其分类,然后以"up"为例,根据引申义与核心义的距离远近,从表层、中层、深层几个方面论述了其隐喻含义。论证隐喻分析是我们了解词义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丁龙松 《考试周刊》2012,(71):23-24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语言修辞,是为了装饰语言形式,是文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的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形式上的,而且是认知和概念的。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爱情"为例,对比英汉在爱情隐喻和转喻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于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传统的隐喻被归为修辞学范畴,被看作一种语言现象,研究的是语言自身。当代认知语言学则是在本质上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纵观隐喻研究发展的历程,隐喻的研究涉及了诸多领域,比如电影艺术。文章将从隐喻理论出发,分析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隐喻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萍 《陕西教育》2009,(12):22-2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并以此分类为依据探究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人类对隐喻的理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语境、隐喻自身的特性及主体的认知能力等,把握英汉文化的同一性,有助于我们对隐喻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且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的重要工具,它深深的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毫不例外,在新闻媒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本文将提供一种对新闻中隐喻进行分析的方法,并对新闻中的隐喻对新闻本身的影响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广告是商家与广告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行为,语言学家们也从各个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研究。名物化隐喻作为语法隐喻最有力的工具为我们解读英文广告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旨在探究广告英语中名物化隐喻的特点及其如何实现广告语的可信度及其劝诱功能,运用名物化隐喻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解读、翻译、设计英文广告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宋代词人常借助落花、流水、风雨、云烟等意象表达愁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宋词咏"愁"的隐喻,可以将其归纳为三大类概念隐喻。这些隐喻概念以我们的经验为基础,验证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系统性,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它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知。语言中普遍存在隐喻的现象。隐喻不仅是体现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语言性工具,而且是人们形成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所以最能体现文化的差异。我们能从隐喻表达中学习到文化,同时只有学习目的语的语言文化才能理解隐喻,提高使用目的语交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隐喻经历了一个从修辞到认知的转换研究过程.隐喻具有普遍性,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是有价值的认知工具.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的隐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利用隐喻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语言本质上是隐喻性的,现代隐喻观的主要思想包括认知心理学、多值法、原型说和概念隐喻等。结合实践分析隐喻,在外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用来理解和表达抽象概念的有力工具,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现代英汉流行歌曲是时代发展的见证,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深入分析三种概念隐喻在歌词中的体现,可以加深我们对隐喻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胡海涛  彭贝妮 《考试周刊》2015,(22):100-101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指出应重视英语基本词汇的教学,通过隐喻深入讲解多义词和构词,并且要注意隐喻反映在英汉词汇上的文化异同。积极借鉴隐喻的认知理论,必将推动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