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地区高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就业难除受传统的性别歧视、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社会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受自我认同、能力、职业价值观、智能结构等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当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社会应当为女大学生就业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与就业指导;女大学生应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就业结构失范、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高校部分专业设置等客观因素外,还存在智能结构上的性别差异、女性生理特征的高劳动成本、自身就业观念的偏差等主观因素。政府应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给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社会应积极提高女大学生的社会期望值,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高校应与时俱进,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女大学生应转变观念,积极寻求自身就业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应该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及其家庭的命运,也关系到高校、发放助学贷款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由于我国目前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自身陈旧的传统就业观念、不健康的就业心理、较低的综合素质、高额的就业成本以及匮乏的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较非贫困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要改变此局面,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将帮助贫困生的就业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女性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女大学生就业难哲学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不容忽视,主要原因体现在思想理论根源、社会根源、高校扩招和女大学生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解决思路:在思想认识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内源上不断改善社会就业环境;在教育上要求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与就业紧密联系;在根本上引导女大学生加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扮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系统工程,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殷切期望,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理应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自身作用.基于当前辅导员角色多重、责任不清的状况,提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扮演好五个角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督促者、大学生生涯的全程引导者、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者、耐心的心理疏导者、贴心的就业服务者.  相似文献   

6.
王常兵 《成才之路》2023,(15):37-40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检验。文章分析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现状,探讨高职财经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研究高职财经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的策略,指出高职院校要抓好日常思政工作中的就业教育,提升学生内驱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确保思政育人质量;加强校企合作,强化社会实习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大学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意识,提升自我能力;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大学生求职应聘能力;高校还应规范和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就业途径,或选择深造再就业;开阔自身就业视野,把握就业求职机会,保持良好心态,最终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而就业率却呈现下滑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社会就业歧视现象增多、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及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善。对此,应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社会等多层面进行改革,形成合力,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而就业率却呈现下滑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社会就业歧视现象增多、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及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善。对此,应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社会等多层面进行改革,形成合力,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在择业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自我认识不清、期望值过高等,严重影响着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工作,也影响着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因此,要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从微观来看,要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转变择业观念、提升择业技巧;从宏观来看,社会应加以引导,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择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需求、高校教育、大学生素质等诸多因素综合匹配的过程。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社会环境、高校教育、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就业和用人机制,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方式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受自身成长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诸多就业限制因素.针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应健全农村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高校应建立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培养机制,农村大学生自身应加强自我调适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毕业班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效的对策,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高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以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方法为研究重点,提出重视与大力发展学校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对于学校和学生均具有现实意义,在现实的高校就业与创业教育工作中,需要改进工作方法,以先进的方法来做好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具体可以采用: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机构,配备专门负责就业创业的教师;将就业与创业教育,贯穿于基本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就业与创业指导;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中应注意理论与就业创业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更新就业和创业的观念;为更好的社会竞争,高校应适当做出改革以更好地的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以为国家和社会负责,为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负责。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共青团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思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义与优势,并提出了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群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经济发展承压前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弱,大学生群体存在慢就业、不就业等择业观念误区,使高校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与新的挑战。高校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整体性构建就业协同联动体系、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全方位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团委作为联结共青团和大学生的基层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学生处等其他职能部门相比,高校团委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校团委应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就业。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面,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调整其就业意愿,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就业机会,从大学生就业市场匹配方面,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就业意识不成熟、所学专业与市场脱节、面试能力较差和实践能力较差。从原因来看,一是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二是就业制度方面的原因,三是高校扩招方面的原因,四是培养模式方面的原因,五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鉴于此,可以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丽萍 《文教资料》2009,(36):223-225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分析探讨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在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应采取的举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个人收益突出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程度与起薪及定薪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越来越趋于实际,高校毕业生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就业政策、政府管理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因此,政府应强化促进就业的宏观调控职能,高校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应致力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社会应营造有益于毕业生就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