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李东升  李贵民 《物理教师》2003,24(11):55-56
密封容器内装有液体,液体将不断地进行蒸发,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容器内蒸汽的密度不断增大,因而返回液体中的分子数也不断增多,直到单位时间内跑出液体的分子数等于单位时间内返回液体的分子数时,宏观上看蒸发现象就停止了.这种与液体保持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蒸气,它的压强叫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的密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蒸气的密度越大,即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返回液体的分子数,只决定于蒸汽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中的核心部件--平衡管,在实验中得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设计实验时,为保证实验科学、安全、成功,需注意以下几点:a.防倒吸。①在吸收易溶于某液体的气体(如用水吸收NH3,HX)或蒸气(如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蒸气)时,为防止因气体大量溶于液体,而造成装置内压强减小,液体倒吸,使实验失败,常需设置防倒吸装置,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有图1所示的装置。②在用酒精灯加热制气时,若有导管插入液体中净化或收集气体,在熄灭酒精灯前,一定要先把导气管从液体中取出,以防熄灭酒精灯后,装置内温度下降,压强减小,液体倒吸,也可在前面加防倒吸装置(图1e或图1f)。b.…  相似文献   

4.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实验是一个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本文介绍了其实验装置的改进,使缓慢降压幅度易于控制,提高了测试速度。  相似文献   

5.
蒸发是液体汽化的一种方式.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看,蒸发是处于液体表面的液体分子的动能大到可以克服液体表层分子的引力做功,而脱离液面成为气体分子的过程.液体蒸发时,若单位时间内脱离液面的分子数大于返回液面的分子数,蒸发可以持续进行.如果液体装在密闭容器内,从液体表面蒸发的分子数不断增加,使蒸气分子数的密度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纯物质液体饱和蒸气压作出明确定义的基础上 ,提出开尔文公式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并与两种《物理化学》教材的作者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新型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对原有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的全新改造设计思路和方案,使用该装置以静态法测定了水在60~100℃内不同温度的饱和蒸气压值,并根据测定的数据计算得到了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汽化热和平均摩尔汽化熵。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设备运行稳定,实验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简易动态法替代平衡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易观察等特点,数据重现性好。可大大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9.
离子液体通常具有高粘性,其粘度是影响物质在离子液体中传质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离子液体吸附有机溶剂后或温度上升,其粘度显著下降。基于这一现象,采用对粘度有敏感响应的硅酸镧镓晶体微天平,实时检测1-甲基-3-正辛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粘度-温度曲线以及吸附四氯化碳蒸气过程中的吸附量动态变化,为研究离子液体粘度及吸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将乙醚染色的方法 乙醚是无色液体,能见度较小,在完成有关未饱和汽与饱和汽等实验中,为了判定乙醚蒸气是否处于饱和状态,需要观察液态乙醚的存在与否,最好将乙醚染色,具体方法有: (1)将紫草根(治疗烫伤的中草药之一,中药店有售)浸泡在乙醚液体中,可使其呈红色;  相似文献   

11.
三、现象 a试管中橡胶熔化成棕褐色液体,液面上方有白雾状蒸气。b试管出现黑色沉淀。c试管收集到可使溴水或KMnO_4溶液褪色的无色液体。 四、原理 硫化橡胶受热可分解为分子量较小的产物(解聚作用)和H_2S。H_2S可用CuSO_4溶液检验,H_2S+CuSO_4=CuS↓+H_2SO_4。冷凝所得液体中含有不饱和烃,故能使溴水或KMnO_4溶液褪色。a试管内液体呈棕褐色是由于橡胶受热分解生成了碳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一、试剂、药品使用规则1.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的瓶塞时,瓶口不能对着眼睛,以免瓶内蒸气喷出造成伤害. 2.使用危险药品要特别谨慎小心,严守操作规程,遵从教师指导.实验后的残渣、废液,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内部有一个被称作汽油发动机的马达,有时又被称为内燃机。发动机依靠汽油运转,因为这种液体可以很容易地变为气体,或者说蒸气。空气和汽油蒸气的混合气体很容易被点燃,比如电火花。这种混合气体燃烧得非常快,可以使热气体膨胀后爆炸。在一辆典型的小汽车里,发动机有6个或8个小小的腔室,或者叫汽缸。这些汽缸中轮流发生爆炸并推动活塞,活塞又轮流推动长长的曲轴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14.
通常情况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时,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当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时,发生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气化的过程.例如纯水在1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沸腾.由于表面能的存在,引起了各种过饱和现象,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过热液体即为其中之一.例如纯水在1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常难以沸腾,必须继续加热,超过正常沸点100℃时才能沸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的改进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该实验各部分的装置进行改进后,不但使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变得简单,易于学生掌握,而且还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实验结果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课本(甲种本)第一册第9页,以碘为例作“固体、液体跟气体的分子间距离比较示意图”。第42页,教材又安排一个碘的升华实验,再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导出升华韵定义:“碘在常压下加热,不经过熔化就直接变成紫色的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这种固态物质不经转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学生对照两处内容便产生了疑问,既然固体碘在常压下加热不  相似文献   

17.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热力学部分的"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中,采用无水乙醇取代传统实验中的苯或环己烷,既可以保证实验精度,降低实验消耗费用,又能够避免环境污染。文章对实验装置中的各个部分作了分析,并对不同的实验方法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苯的发现与应用 苯是芳香族化合物的基础,又称“天那水”,是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它易挥发、易燃烧,它的蒸气一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苯在医药、染料、椽胶、国防(烈性炸药三硝基甲苯,简称TNT)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9.
巧用投影仪     
投影仪除能增大投影片的可见度外,也能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巧用.巧用之一:人教版物理第一册第45页有个“压缩体积使气体液体”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让注射器吸进少许液态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小孔堵住后,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观察到器壁上有液滴出现.  相似文献   

20.
图4“倒吸”是由于密闭装置中内部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引起液体倒流入“反应装置”中去的一种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有气体(或蒸气)产生或参加反应的实验装置一般都是密闭装置,因此,防止液体倒吸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常考的实验考点。那么,哪些实验会引起“倒吸”,如何防止“倒吸”?化学实验又如何合理利用“倒吸”呢?a.要防止引起“倒吸”的化学实验。会引起“倒吸”的化学实验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把气体导入到极易溶解的液体中的实验。由于气体的溶解,使气体发生装置及导气管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从而引起液体的倒吸。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