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0年,陈望道先生参照英文版,依从日文版全文翻译了我国第一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先生是在艰苦与危险的环境下进行翻译工作的,他于1920年三四月份在故乡义乌分水塘破陋的柴屋里进行翻译。为防备敌人的突然搜查,他在柴屋里摆放了几件用具,一块铺板,两条长凳,既  相似文献   

2.
卞之琳先生是新中国举足轻重的文学翻译家。本文梳理了卞之琳的文学翻译成就,以及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文学翻译思想,阐释了其为新中国英国诗歌汉译和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萧乾先生一生致力于英美文学的翻译事业,他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审视了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同时,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英美文学翻译中,其翻译的大量英美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中西文化交流及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 2 0世纪初的一位凤毛麟角的大学毕业生 ,沈祖荣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中国图书馆事业 ?沈祖荣先生是一位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他一生的理想是通过办理图书馆事业来实现教育救国和教育强国。 1910年 ,沈祖荣先生在文华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决定供职于文华公书林 ,以启迪民智 ,振兴中华。当时对于他的这一抉择 ,旁人不可理解 ,亲朋好友谁都不赞成。当面阿谀奉承者说 :“方今各处需才孔亟 ,以你大学毕业 ,何事不可为 ?乃作此招护书籍的事业 ,不其长才短驭 ?”背地里议论 ,不是说 :“毫无远志” ,就是说 :“学识平庸 ,不能充…  相似文献   

5.
施颖洲先生所译《世界诗选》已于1999年4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值得庆幸的一件盛事。施颖洲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菲律宾华人翻译名家。他从事诗歌翻译凡六十年,前三十年致力于把外国诗歌译成汉语,后三十年致力于把中国诗词译成英文。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诗歌翻译这一崇高而又艰苦的事业。他的译诗集在海峡两岸相继出版,在亚太地区广为流传,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6.
马博 《兰台世界》2017,(18):112-114
杨宪益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是我国翻译史上为数不多致力于典籍英译的翻译家之一,他一生译著等身,无愧为当代译界之泰斗。概述杨宪益的翻译贡献,并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以及翻译策略等方面阐述其翻译观有利于提高我国译者素质,促进典籍外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在他一生中不仅文学作品著作等身,其翻译活动也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值得进一步去探究梁先生对西方文学翻译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思想转变时,曾多次讲到他在1920年春第二次旅居北京期间,曾阅读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本人也曾回忆说,《共产党宣言》于1920年4月在上海出版.因此在理论界、学术界人们一直认为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于1920年4月或1920年春天.1975年,东营市广饶县发现了保存40多年的《共产党宣言》,经考察,这本出版于1920年8月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出版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从而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关于《共产党宣言》版本问题上的错误.本文作者曾有幸参加了当年的考察活动.现将他们对考察活动的回忆刊登如下,以此作为对建党八十周年的献礼.  相似文献   

9.
不读斋主王氏尝曰:世人不知何炳松久矣。到了80年代后,何炳松开始被人提起,因为30年代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宣言》,他是名列第二的一位。80年代末90年代初,今人为《何炳松论文选》写的编选后记中有如下一段话:何炳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著述等身,学贯中西,于中外史学多所抉发精微。同时为教育、出版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为一种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可以名家。作为出版家,他是1924年5月入商务印书馆的,其时他已经是史学名家。何早岁为浙江省公费留美生,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多所名校求学。1906年得硕士学位归来后在北京大学等高校作教授,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也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翻译家。他对翻译的独特见解以及丰富的翻译观点,成就了他一生中无数的翻译作品。本文仔细分析了郭沫若先生的翻译思想,并总结出其翻译成就。  相似文献   

11.
要有什么样的编委会一、顾问、先生、朋友主编并不万能,要编好一本杂志,他需要人来帮助,需要顾问、需要先生、需要朋友。这兼有顾问、先生、朋友三项职能的组织就是编委会。什么叫顾问?遇到困难去请教他,他总能热情相助;什么叫先生?先生不仅能“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每时每刻注视着学生的事业,及时地提醒你该作什么、该注意什么、以及应  相似文献   

12.
据榆林报讯 9月2日,前来榆林参加张季鸾先生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张季鸾的亲属及榆林各界人士隆重集会,纪念“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逝世50周年。会议指出,张季鸾先生(1888——1941)是著名爱国主义人士;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开拓人之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特别是抗战事业所做的显著贡献,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都曾给予高度评价。他青年时期为探求救国之路,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推翻满清王朝的斗争。武昌起义时回到祖国,一度担任总统府秘书,参加起草孙中山先生的《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宣言》。辛亥革命流产后,他主要以报纸为武器,同北洋军阀祸国殃民行径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往来京沪,6次办报,2次被捕,屡停屡办,愈挫愈坚。日本帝  相似文献   

13.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为近代中国科技进步事业翻译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其翻译主管徐寿,学识渊博,为翻译馆的科技文献翻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翻译领域的造诣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也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为近代中国科技进步事业翻译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其翻译主管徐寿,学识渊博,为翻译馆的科技文献翻译做出过诸多重要贡献。他在翻译领域的造诣得到了高度认可,也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编辑的责任     
何为编辑的责任?我认为有两句话就可概括:一要跟上时代,二要面向群众。这是前辈作家郑伯奇先生对赵家璧先生说过的话。当年,赵家璧先生还是一个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初涉编辑工作,当他向郑伯奇先生请教时,他(指郑伯奇)以忠厚长者和前辈作家的一片深情,既肯定我已有的成绩,也指出我对编辑出版事业应当具有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一要跟上时代,二要面向群众,出版有益于广大读者的书。  相似文献   

16.
杨宪益先生走了。许多人都称颂和怀念他在翻译领域所做的卓越贡献,赞誉他翻译了整个中国。对这些评价,杨宪益自然当之无愧。不过,从我与他近三十年的交往,我觉得,他博学多才,兴趣极广,在翻译  相似文献   

17.
三顾老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前辈,德高望重,他一生辛勤从事图书馆事业。他是怎么会和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的呢?顾老在《纪念袁同礼先生百龄冥诞》一文中曾说:"一九二九年北平图书馆新馆落成,其址与北海相邻,美轮美奂,藏书丰富,编目和管理等均采用新法,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应接,为我国第一所新型的图书馆。经过两年筹备,文津街新馆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开幕,举办展览会。时余负笈燕京,前往参观,洋洋大观,美不胜收,对  相似文献   

18.
1924年,法国诗人和评论家,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发表了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他在宣言中写道: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超现实主义鼓励人们在一种纯粹的自发的状态下摆脱传统美  相似文献   

19.
董乐山是著名的《西行漫记》的译者,在他数十年翻译生涯中为中国读者译介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可谓卷帙浩繁。董乐山的翻译事业曾几度受到打击,但每一次他都能坚强地站起来在翻译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是中国宣传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人。本篇主要从其最先向中国人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他在中国共产主义思想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