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5月7日,美国宇航局(NASA)天文学家们在距地球2.4亿光年的茫茫太空中发现了一颗正在猛烈爆炸、迄今为止最大最亮的超级新星,并预期类似的"太空烟花汇演"会在距地球不远的星体上演。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就像是卫星的"大巴车",开启了卫星的"群发模式"。运载火箭由"专车"变"大巴"起初,1枚运载火箭只能将1颗卫星发射到太空。那时,运载火箭相当于卫星的"专车"。因为是坐着"专车"升上太空,所以发射卫星的成本很高。1981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地用1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人地球轨道。1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3  相似文献   

3.
猩战前传     
剧情1961年1月31日,俺爷爷汉姆,蒙美国宇航局(NASA)征召,乘坐"水星"二号进入太空,在距地球240千米的高空漫游18分钟后,安全而健康地返回地面,成为美国太空探索先锋!够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吧?错!身为航天英雄后代,俺,汉姆三世,打小就立定志向:打死不和美国宇航局来往,从今往后改混马戏团。你还问我为啥?!知道俺爷爷当"太空第一猩"有哈好  相似文献   

4.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把微型的磁气圈制造为太空运输的新型工具。这种新型宇宙飞船可能会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所制造出的飞行速度最快的物体,并帮助人类实现对太阳系以外宇宙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14,(3):9-9
为了能够实现地面与太空探测飞船进行快速、安全的连接,美国宇航局正在将以往的无线电通信方式转变为新型的激光通信方式,并进行了为期30天的“月球激光通信演示”任务(LLCD)。  相似文献   

6.
在太空中的火焰和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吗?人们早就知道,太空中的火焰是球形的,但除此之外,太空火焰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现象,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最近揭示了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7.
2001年,美国富翁蒂托支付了2000万美元之后,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游览了国际空间站,开创了太空旅游的先河。至今,全球已有5人实现了太空旅游的梦想。然而,这几次的太空旅游都是依靠国有企业完成的,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也都是国有企业研制和生产的。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8.
海外传真     
<正>加拿大科学家发明可充气太空电梯加拿大透特科技公司近日成功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太空电梯"。据悉,太空电梯高约20千米。将来,宇航员和运载火箭将先搭乘太空电梯进入位于平流层的电梯顶端发射平台,然后再点火起飞进入太空。如此一来,未来太空飞行的花费可能将减少1/3。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宇航局是个热爱创新的航天科研机构。最近,它通过电子邮件给国际宇航员发了金属扳手的设计图,根据这张图,宇航员利用3D打印机,在太空里造出了第一个太空3D扳手。尽管此前,美国宇航局已经在太空中演示了3D打印功能,但这次是第一次打出实用的物体,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打印。未来,宇航员将可以利用3D打印机轻  相似文献   

10.
正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落,瑰丽地球和深邃太空之间的一去一回,勾勒出一幕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丽图景,也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航天时代——空间站时代。椰风碧海,巨箭耸立;驯火牧天,撼山动地。看!长征火箭再度出征,中国航天以奋进的姿态走到一个新的历史坐标。这一幕,似曾相识。几个月前,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飞天,"胖五"再度叩响太空之门。这一幕,又倍感新鲜。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下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接过"哥哥"的"接力棒",带上"新乘客"——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下称"新飞船")再度出征,以探索太空的勇者姿态,扶摇直上九天。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宇航局的詹德拉X-ray太空望远镜(Chandra X-ray Observatory)以其优越的解像力,从星系团Abell 2125里数个正在合并的高温气体云中分辨出个别的星系。其中一个气体云笼罩了数百个星系,其铁原子密度特别低,显示可能仍处于星系团发展的初期  相似文献   

12.
个重大的负担。如果有一个永远不停的循环系统使宇航员不用愁吃喝,氧气永远新鲜,还能处理人造垃圾,那岂非妙事?这就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太空船上的水上生物圈。失败的太空植物圈美国宇航局早就做了建立太空生物圈的实验,不过最终的结论是:在太空中想建立一个与地球一样的生物圈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生物圈主要以地球植物为发展平台,然而,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会使植物发育不正常,例如植物从根部传输营养到叶子的毛细管就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没有植物,那么建立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一切免谈。就这样,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类似地球生物圈的想法失…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4,(8):F0002-F0002,F0003
《地心引力》是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以宇航员为主角的好莱坞大片。下面这组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图片与影片中场景惊人相似,它们全都是由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们拍摄的。真实的太空景象更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1958年成立以来,美国宇航局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为了探索宇宙,他们发明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也提出了很多怪异的想法,而其中很多新奇的科技发明并没有作为机密封锁起来,而是"逃到"民间,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涉及的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家居、娱乐等等。那么,从美国宇航局的圣殿走到百姓生活中的技术都有哪些呢?奶粉中的太空技术"人是铁,饭是钢",尽管宇航员们吃不到美味的食物,但营养均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 WEY号)成功完成了"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海上发射优势多海上发射模式是除火箭陆上发射场发射、特种大型飞机平台空中发射之外,又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发射方式。火箭为何要进行海上发射呢?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行政指挥高磊说:"与常  相似文献   

16.
十月二十四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它的发  相似文献   

17.
《百科知识》2015,(5):2+65
<正>"猎户座"飞船的处女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宇航局曝光了这艘飞船的试飞情况和它的内部构造。2014年12月5日,"猎户座"飞船搭乘德尔塔IV型重型运载火箭升空,进行了首次试飞。"猎户座"上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这艘飞船经受了2200℃的高温,这对其重要系统和组件,如隔热板是个考验。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宇航局说,近期出现严重故障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经过地面遥控抢修已重新恢复工作。美宇航局当天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哈勃"病愈"后发回的第一张星系照片。照片出自哈勃的2号广视野行星照相仪,拍到的是一对通过引力作用相互绕行的星系。这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托举下,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就。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了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太空正在离中国人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20.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台空间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从此,“哈勃”太空望远镜就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源源不断地把窥视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因此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