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是由活细胞组成的。这些活细胞不像木材或金属那样容易腐烂,而是能自我成长和补充。既然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可以更新,为什么我们不能“长生不老”呢? 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位名叫多勒沃的生物学家偶然发现:我们变老是为了活得更久,变老是抑制癌症的必然代价。 生物体内一个迫使将要癌变的细胞“自杀”的细胞因子,是加快身体各组织老化的罪魁祸首。这一细胞因子是人体抵御癌症的第一道防线,是细胞活动的坚定卫士。哪怕只有一点点轻微异常,特别是对细胞 DNA的损伤,这个因子将会迫使细胞要么停止生长要么…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干细胞?我们每一个人的由来,也是每一个我们看得到的小动物的由来,从受精卵开始,早期的胚胎发育、卵裂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器官,这个发育的过程,对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很神奇,我们这样复杂的个体全部是从一个细胞来的,所有纷繁复杂的个体,所有不同的组织类型,都是按一个细胞发育来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样一个细胞,它能变成我们所有的人,也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10,(9):46-46
最近,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的豪勋爵岛附近发现了大量荧光珊瑚,从这些珊瑚中提取的被称为EosFP的荧光蛋白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癌细胞。从珊瑚虫中提取的EosFP可以融合在目的蛋白上,并且在活体癌细胞中表达,形成蛋白标记。之后,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细胞中的一些区域,这些蛋白标记就会发光。这使得在显微镜下研究活体癌细胞内的动态过程、观察它们的机理、研究癌细胞与健康细胞的不同之处成为可能。“这些荧光分子正在改变细胞科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方式。”参与研究的Anya Salih说。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人员利用32岁Ⅰ型糖尿病女患者的皮肤细胞产生了这个胚胎干细胞系的克隆。这项研究无疑也是糖尿病病人的福音,期待它早一天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为广大糖尿病患者造福。科学家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又实现新突破。美国纽约研究人员使用克隆技术,以糖尿病患者的DNA首次制造出胰岛素分泌细胞,完美匹配病人的DNA。这是继一周前公布的首次利用成人皮肤细胞克隆出干细胞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出现的克隆干细胞实验,但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将首先以治疗为目的,服务于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并讨论了玉米DNA分子标记的类型、特点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11,(11):24-24
日本科学家近期研制成功一种特殊的试剂,可以让脑组织变成透明。这种神奇的试剂被命名为“Scale”,它能将身体组织变成彻底透明,研究人员借助这种试剂甚至可以直接对器官组织内部事先采用荧光标记的细胞和其他三维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人员们表示这项技术的出现将有可能颠覆现有的医学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7.
问专家     
正你有多少个细胞?据估计,人体平均由大约37.2万亿个细胞组成。如果一个个数,数完这些细胞将需要超过100万年的时间。那么科学家是怎么得到这个数字的?来自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分类,然后收集人各个器官和各个系统的细胞总数,通过总数相加得到了这个数字。精确细胞数量可以提高人体计算机模型的精度。这能帮助科学家绘制疾病地图,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法。比较病患与正常人特定器官的细胞数量能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24):12-13
人类大脑的认识 本期封面是一张人类大脑神经信号传输过程中电子脉冲形成的想象图。神经生物学是建立在神经元及其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基础上的。如同生物的其他领域研究,神经生物学也依赖于数据收集,对人脑中所有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蛋白质组、代谢组、基因组及甲基化标记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8-648
<正>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樊春海和黄庆研究员合作,应用一系列先进的细胞显微成像技术并结合生物化学手段,清晰展示了一类自组装DNA四面体结构在活细胞中的摄取与转运过程,为其在药物载运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员利用全内反射显微镜、单粒子示踪等细胞成像技术,实时观察到了DNA四面体结构穿过细胞膜并在  相似文献   

10.
连通域标记是目标跟踪、检测、识别过程中的常用的处理方法,常用的一次扫描算法对于连通域的冲突标号处理过程较为复杂,影响标记算法的性能和代码实现,文章在研究已有的标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并查集的连通域标记算法,利用并查集的思想实时处理连通域标号冲突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连通域标记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梦雅 《百科知识》2022,(33):44-45
<正>我们是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物理属性上的身体在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是否也发挥着作用?传统认知心理学认为身体与心智是分离的,这一主张最早来源于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他把身体和灵魂对立起来,认为身体充满了肉欲、情色等使人分心的东西,因此成为认知的障碍。但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认识到自我和身体之间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例如当我们受到病痛的困扰时,情绪上总是消极的,而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和灵敏程度也会下降,影响正常的生活。具身认知理论的出现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提供了更为客观的科学依据。与传统认知心理学不同,具身认知强调的是身体与心智的紧密相连,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身体、认知和环境是和谐的统一体,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过程,并且这种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们的印象中,高大粗壮的树肯定比又矮又细的树更结实。但法国的研究人员指出,它们的承受能力是一样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直径和高度的山毛榉原木做了实验,他们发现无论大小、长度如何,在相同的风速面前,原木都会被吹折,通过计算得到这个风速为151千米/小时。原因其实很简单——矮树和高树各有优缺点,而这些优缺点会相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环境微生物学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FISH技术是利用有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细胞中相应的DNA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目的。这项技术是当前环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新知     
正美媒评出2015年十大科学发现,让我们对某些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发现和宣布进行回顾。1新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9月,科学家宣布在南非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前所未知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出土的化石代表了至少15个具备与小个子人类相似的身体质量和身材特征的个体。2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步今年,科学家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若干突破。中国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对一个无法存活的人类胚胎的DNA进行了改进,这是一种有争议的做法。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把灭绝已久的一种长毛猛犸象的基因插入了皮氏培养皿中的现代象活细胞中。3数百个新物种被发现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在东喜马拉雅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多吃含有番茄的食物可减少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细胞中的DNA损伤。研究发现,前列腺癌患者每天吃番茄酱,三周之后其前列腺组织和细胞中的DNA损伤水平就会降低。同时其血液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也降低。PSA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对于评价前列腺癌的发病危险具有特殊意义。研究人员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结为番茄酱中富含有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在此之前的一些研究已证实摄入番茄红素较多能够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危险。原因是由于番茄红素能够降低人体代谢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所带来的损伤。美国伊利诺大…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更新我们的细胞,修复我们的神经,恢复我们的肌肉……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其实已经更换了无数个崭新的自己,几乎没有一个细胞能伴随我们的一生。这种更新的意义不可低估,它不断地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使我们能够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健康。细胞的自我更新"你真的知道你的年龄有多大了么?"这是瑞典生物学家乔纳斯·弗里森应邀作学术演讲时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身体每年都会生产出足以创造或支持18个肝脏、200个幽门括约肌、8个气管和6个膀胱的细胞,但是,我们只有一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研究人员小保方晴子的刺激触发获得的多能性(STAP)细胞研究结果未能获得验证,这一造假被视为2014年最大的科学丑闻。由此,无论是围观者还是科学研究人员都会发出担忧的疑问?已经发表的科学研究结果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这个疑问不仅体现在目前有许多研究论文发表后被撤稿,而且也体现在并未撤稿的论文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多少真实性上面。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物理学指出,我们的宇宙是许多宇宙中的一个,是"多元宇宙"的一部分,多元宇宙的不同时空可能会有不同的特性(比如引力强度不同)。假如我们的宇宙是多元宇宙中一个技术更先进的文明所创造的,那么可能就是这个文明中的一位"设计师"引发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大爆炸。美国科幻作家格雷戈里?本福德的小说《宇宙》中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场景:粒子加速器里发生了爆炸,然后一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她手上捧着一个新生的宇宙,这个宇宙只有棒球那么大。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递     
《百科知识》2009,(24):9-10
为何只有人类会说话? 为什么人能说话而其生物学近亲黑猩猩却不能?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答案可能就在基因FOXP2上,这个基因的人类版本与黑猩猩版本仅有两点小小的不同,但却因此赋予人类独特的语言能力。FOXP2基因在人类语言功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个基因会指导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又会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吴春昊 《内江科技》2010,31(10):103-103
RAPD标记是一种基于DNA多态性的遗传标记,由美国杜邦公司和加里福尼亚生物研究所提出,具有快速、简便、多太性栓出率高等特点。本文对RAPD标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并讨论了RAPD标记的优点及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